设置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灸一方

  春生堂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哪怕寒风阵阵这些人都没有任何不满。

  距离周超来洪都已经过去半月,春生堂的名气也渐渐传开,不少人都知道这家医馆有一位年轻中医师,医术高明的很。

  “哎呀,前面的怎么这么久还没有出来。”

  “急什么,春生堂看病可是出了名的仔细。”

  外面闹哄哄的,诊室内却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到。

  刚才还在外面喋喋不休的人,一踏进春生堂立马噤声。

  周超望着从外进来的大爷,穿着一件半旧棉衣,脚上套着站着红土的橡胶鞋,面色黝黑,沟壑纵横,眼里带着拘谨。

  “老伯,坐,你是哪里不舒服?”

  “我想看头痛。”说话时老者轻轻揉按右侧太阳穴,眼角露出丝丝痛意。

  “老伯,你这偏头痛有多久了?”

  “两年多,也吃过不少药,但经常复发,发作起来整宿整宿睡不着。”

  “嗯,除了太阳穴这边会痛,还有哪里会痛?”

  “额头,眉骨都会。”

  周超沉吟两秒继续问道:“平时会有头晕不?”

  “有时会,也怕冷。”

  “好,你坐着我给你检查检查。”

  周超走到老人身后,双手搭在他头颅两侧,发现对方颈脖子转动有些不利。

  “老伯,你脖子之前都是这般僵硬吗?”

  “这我没太注意,不过头痛的时候,肩膀那里就像有什么东西绑住,胳膊也抬不起来。”

  仔细询问过后,周超心有计较。

  “老伯,你这病不难治,只是治疗的时间稍微长些。”

  “这样啊,不知道这个医药费怎么算?”

  说着老者从深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包裹,打开后里边是一个小布袋,一张张叠的整整齐齐的零钱放在桌上。

  “医生,我身上的钱都在这里。”

  周超看着桌上的散币,心底一叹,微笑道:“老伯,你先把钱收起来,你这病用不了这么多。”

  “真的!”老者脸上露出一丝惊疑:“要不然您给我开点止痛药吧,头痛我不治了。”

  老者为了这偏头痛去过几次医院,住院的时候明明没有用什么药,却花了好几千。

  “老伯,你这头痛光凭止痛药只能缓解,况且吃过了后面效果会越来越差,到时候反而更难治。”

  “不怕,我得把钱留着给我孙女上学,老伴的身体也不行,她比我更需要,就麻烦医生您给我开点止痛的药就行。”

  周超沉吟两秒道:“老伯,要不然这样,我收你三百块,保证给你把这偏头痛治好。”

  “不行不行,我知道你是好医生,您开门做生意,我不能让你吃亏。”

  “老伯,你就放心吧,亏不了,你想想田野里到处都是的杂草能值几个钱,我们医生不过是将这些杂草搭配在一起产生了治病的效果,所以您老人家不用担心我会亏本。”

  “这…”

  老者还在犹豫,周超直接将拉着他躺在一旁床上趴好。

  老人的偏头痛乃是因太阳病表邪内迫阳明之头痛。

  因邪郁肌表,内迫阳明,病势偏于表,其症状既会出现项背强几几而恶寒、无汗、发热、脉浮紧等表证,又有前额及眉棱骨痛。

  虽然老人没有表现出阳明自下利的里证,但疼痛的部位乃阳明经循行所在,所以此病属于表里同病却偏于表寒。

  换作以前周超自然首选方剂用于解表散寒,不过自从学习热敏灸之后,对这类病症他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案。

  先是弄来事先处理好的生姜蒜泥,从大椎穴到腰阳关铺满,挖出凹槽放入艾绒,点燃后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激发生姜蒜泥的药性并传导至老者体内。

  燃烧过半,老者皮肤表面渗出细细汗珠,黝黑的脸也泛起丝丝红晕。

  趁此时间,周超去往药柜抓取三副葛根汤。

  这方出自《伤寒论》,正好对应老者病症。

  艾绒完全燃烧需要半个多小时,周超让下一位患者进入诊室。

  进来之人看到趴在一旁身上铺着一条似蜈蚣样的东西,心头一惊。

  “周医生,那是什么东西?”

  “哦,那是长蛇灸,属于热敏灸法的一种,能够快速补充人体阳气,驱散体内寒邪。”

  处理完第三个病人后,老者背上的艾绒也烧到了尾部。

  周超用镊子夹掉艾绒,在除去烧成焦黑色的生姜蒜泥。

  “老伯,你可以起来了。”

  “啊…哦哦”老者脸上带着迷茫,治疗的时候他一不小心睡着了。

  穿好衣服爬起来,他下意识摸了摸头颅右侧,眼睛蓦然睁大:“不不痛了,肩膀也没有那么紧了,感觉身体暖洋洋的。”

  “谢谢周医生,谢谢您!”

  “不用客气,老伯,这三包药你拿好,回去三碗水煮成一碗,分早晚服用,切记不能着凉感冒了。”

  “嗯嗯,记下了。”老者大力点头,颤颤巍巍掏出之前那个钱包:“周医生,诊费是多少?”

  周超从中抽了两张皱巴巴的五十晃了晃道:“这些就够了。”

  “这这就够了?周医生,要不您再拿点。”

  “呵呵,老伯,是真的够了,你赶紧回去吧,不然待会要下雨了。”

  老者万分感激的提着中药出了春生堂,离开前还朝大门深深拜了拜。

  候诊室等待的人听到里边的对话,相视一眼暗暗点头,这位年轻的周医生不仅医术高明,医德更好。

  “看到没有,这才是真正的名医。”

  “是啊,我县里也有一个医术不错的中医,可不仅每天只接待十个病人,还贵的要死。”

  “可不是嘛,省中国医堂的医生医术是没得说,就是人太多,看个病从头到尾三分钟就结束了。”

  六点出头,送走最后一名患者,周超收拾好诊台来到大门口,双手背于身后凝视远方。

  夜晚的洪都灯火辉煌,车辆川流不息,不少人沿着路旁两侧散步。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像他们这般闲散,吃过晚饭,带着妻儿欣赏城市夜色。

  “小王,挂个牌子在外面,明后两天我出去一趟。”

  “好的,周大夫!”

大熊猫文学    大医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