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
维齐洛波主神的旗帜,在三层的塔型木屋上高高飘扬,像是坐在塔顶,舒展悠然的“佛陀”。实际上,这座纳瓦诸部从未有过的三层楼,正是按照汉传佛教的“三重塔”样式,所修筑出的第一座木质主神神殿。
“三重塔楼,供奉菩萨神旗。以八根内柱为骨,柱长三丈三(10.56米),径一尺(0.32米)。横梁二十四根,长两丈....起三层楼,一层一丈二高,二层一丈一,三层一丈,逐次减少。每层依托内柱横梁,铺三寸厚的木板...
除八根内柱外,还有支撑屋檐的十六根外柱,每面四根,比内柱短小...最后于三层顶上,再立两丈以上的旗杆,悬挂主神大菩萨的神旗...”
筑屋大匠屋筑次郎念念有词,与木工大匠木作吉郎一同,带着十几个普雷佩查学徒,仔细检查着这座刚刚修筑的“主神菩萨塔庙”。他们行走在纳瓦金字塔神庙一样的宽大底台上,背后部族学徒们的手中,则拿着各种墨线的标绳、竹子的丈尺、还有刻着尺度的大小木棍。众人脚下的土台,动员了大量的人力,是碎石粘土夯实而出,厚度足足有一丈,也把整座塔楼到旗杆,都托高了一丈。而此时和国、朝鲜营造建筑中所用的“一丈”,与明代的“一丈”相 同,都是3.2米。
“一丈的土台,三丈三的塔楼,再加两丈的旗杆。合计六丈三尺...”
筑屋大匠屋筑次郎对着正午的太阳,踏着塔楼的影子,用尺子一样的步伐检查了“影长”。随后,他再心里默算了会,终于面露欣喜,对木工大匠木作吉郎笑道。
“哈哈!吉郎,是六丈三尺,比最初的规划还要高三尺!如此一来,主神大菩萨的神旗,飘扬在六丈三尺(20.1米)之空,为信徒所注目祷告。各位僧官祭司、武家首领,只要从湖边行来,一眼就能看到我等所修筑的塔楼与 神旗!”
“主神大菩萨庇佑!筑次郎,半年的时间,我们终于把主神大菩萨的木头神庙修成了!眼下这座‘三重塔一成,我等虔诚的信仰与不俗的技艺,都能为贵人们所见所知,也算是勉强能对得起大僧官册封的‘工匠爵位,还有慷慨 赏赐的‘黄金信符啊!”
大匠木作吉郎同样满脸欣喜,满心虔诚的祈祷。他注目着眼前“高大”的三重塔神庙,望着那些伫立在石头柱础上的主柱,就像看到了一众东来的和国工匠们,在“胶人王国”中的初步立足!
这座主神的“三重塔”神庙,就坐落在阿托亚克湖边,靠近南造船厂。它是由博识者米基最初构想,由一众大匠们精巧设计,然后带着上百学徒与数百丁壮,耗时半年所修筑的“主神献礼工程”,也是第一座东亚与纳瓦风格融 合的三层木建筑。
毫无疑问,这座木头神庙采用了成熟的汉地技艺,用柱梁结构为骨架,再由中心主柱引导其余构架,由下往上,一层层修筑而成。而神庙木建筑的核心,当然是8根三丈三的内柱!这些内柱是整座塔楼的主要承重,贯穿三层 到顶,所使用的木材是墨西哥桃花心木,极为坚固致密,并且纹理美观。内柱连接的24根两丈横梁,则用的是中美洲黄檀,即墨西哥红酸枝,自带防虫的辛辣香味,是后世极为珍贵的高端木料。至于16根外柱,以及各种斗拱、
栏杆、木板与饰件,则用了破布木、松木与桦木,相对成本低上些,也更容易加工。
木楼的每层之间,都是用榫卯结构建造,看不到任何显露的铁钉。在几位大匠的亲自指点下,使用方形的“斗”和弓形的“”交错组合,斗间再加上插栓工艺,连接不同尺寸的横梁与垂柱。而当一系列的木构件楔合完成,如 同轻盈飞鸟一样的木头三层塔楼,也就从夯实的台上拔地而起。这种木头神庙修筑的工艺之巧、技术之高、速度之快,简直让湖中王国原本的建筑工匠叹为观止!
若是没有汉地两千年的技术传承,就绝不可能,孕育出这等高超的木建筑工艺!而眼下,随着西海航路的开拓,借助和国与朝鲜工匠之手,汉地的木建筑工艺,也终于第一次传入了中美的墨西哥高原!而当整个中美洲随处可 见的大木资源,出现在东来的匠人眼中时,同样的惊叹,也浮现在了他们的心中!这里蕴藏了数千年,从未被大规模砍伐的优良木材,绝对是所有东亚木匠们梦寐以求的乐土!
“哈哈!吉郎,从京畿到近江,我修了二十年的的大屋,见过的三重塔更是数不胜数。可唯有这座塔楼的用料,奢侈到不可思议!这其中用的每一根木料,都扎实致密,都是上好的贵木!这些木头要是放到近江,恐怕比同样 体积的铜钱还贵!而要是只论用料,哪怕是妙法院中供奉前代将军遗骨的三重楼,都没法和这座塔楼相比呀!我看,这座新修筑的塔楼,只要定时上漆好好养护,绝对能伫立千年不倒!”
大匠屋筑次郎抚摸着塔楼的红色内柱,眼中满是热切,比面对新的部族妻子,还要喜爱非常。他感受着桃花心木那抛光致密的手感,忍不住贴上自己粗糙的脸颊,嗅着天然的淡淡木香。这种桃花色泽、极为坚韧的绝世好 木,哪怕他是近江大匠,之前也从没见过一根。像是这样的红色贵木,若是能运到和国,恐怕一根就能价值百金,备受武家、公家与豪商的追捧!
而此刻,到了这东海的胶人之地,却有数百根、上千根、乃至更多的这种名贵木材,正等待着他的加工!而本地部族工匠,处理这些红色贵木的手法之粗糙,用料之随意,简直让他心痛到碎掉,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一“是啊!筑次郎,对我们这些木匠来说,这里简直是佛陀所在的极乐净土!这里的上好木头实在太多,甚至会有天然鲜艳的色泽与香味!就拿我们用作横梁的檀木来说,要是放在京畿,哪怕是给幕府将军制作御座和御榻,都 完全够格了。可放在这里,我们竟然能奢侈到,用这种清香的檀木,做大屋的横梁!更不用说,旁边的造船所里,正在建造的‘雪狼王号‘中,那根无与伦比的神木龙骨!”
“那根神木龙骨,据说原本有二十丈长,哪怕因为造船加工过,现在依然还有十八丈!甚至,为了那艘一千六百料(520吨巨舰所准备的大木,还有数十根,都有半丈以上的直径,十几丈长!这种豪奢的大木,哪怕是幕府 的将军,乃至于明国的皇帝,恐怕都用不起,更寻不到啊!...”
说起旁边南造船所中的好木头,大匠木作吉郎啧啧称叹,瞪大的眼睛里都放出了光来。作为榫卯连接的木作好手,他可不仅仅参与了这里的修屋工程,更同样在造船所的巨舰工程中,负责着龙骨和各种支撑的木料连接!那 些修筑遮洋大船的大木,才是真正的、无与伦比的豪奢!
“二十丈长的神木...”
又一次听到造船所中,正在缓慢修建的那艘巨船,还有那许多上好的大木,大匠屋筑次郎忍不住狠狠咽了下口水。他望向造船所的位置,渴望地浑身发抖,比遇到绝世美人还要渴望!没有人能比他这样的筑屋大匠更明白,大 木对于东亚汉文化圈的建筑,究竟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建筑工匠们能获得的木料高度,就决定了建筑骨架的木柱高度,决定了建筑的规模与极限!
为什么时代越近的大木建筑,会越修越矮因为高大的良木,早就被砍伐殆尽,仅剩下的少数大木,成本价格也高到不可思议!在这个时代,限制无数东亚建筑工匠的,从来不是早就成熟到巅峰的技艺水平,而是高大的木“佛祖啊!一百年前,三代将军修筑的鹿苑寺(金阁寺),之所以只有三层四丈高(12.8米),就是因为四丈以上,粗长又坚固的好木实在昂贵,成本太高!而在这胶人之地,四丈以上的坚韧贵却随处可见,甚至连十几丈 的巨木,都在旁边的造船所中堆积如山!”
“要知道,哪怕是八百年前,佛陀传法的奈良时代,奈良东大寺的大佛殿,也才只有十五丈(48米)高啊!超过十五丈以上的大木,在八百年前,就已经一根难求了!能营建大屋的大木,是如此的珍贵,无论是朝鲜还是明 国,都是一样,甚至还要缺乏!”
“主神大菩萨啊!若是能把那些造巨舰的大木拿过来...别说这三丈三的三重塔楼,就是十丈的法隆寺五重塔,甚至是十五丈的东大寺,都完全可以修筑出来!而若是能修出这样一座宏伟的寺庙...那我屋筑次郎,可就真正的死 而无憾了!能够欣慰的埋骨在寺庙的后院里,在众人的念经声中,去往维齐洛波大神佛的净土,享受来世的福报啊!...”
想到这,大匠屋筑次郎握住脖颈间的黄金蜂鸟护符,发自内心的祈求着。可惜,他始终没有获得这些大木的使用权。那些阴干多年,储备良久的大木,可都是为了南方造船所而准备的。它们原本是为了修筑大型的桨帆船,现 在则是要用来修筑更大的遮洋船。
此时此刻,若是从塔楼的高处放眼望去,周围数以千计征发的部族丁役,数百守护的紫草武士,连绵成片的各种工坊作坊,还有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与原料...都是围绕着中心的南方造船所而存在!
这座坐落在大湖边的南方造船所,几乎供应着整个王国水师的需求、供应着西海开拓地的所有大船。在神启所集中的人力物力武力,在王国的不断支持下,它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庞然大物”!比起勒曼河边负责内陆战船的北方 造船所,连通着大洋南方造船所,要兴盛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而所有西海运来的和国工匠,从铁匠木匠到绳麻漆染,也都优先围绕着南方造船所而服务。眼下,这座造船所中数十艘正在修建的遮洋船、沙船,以及那艘已经修了五年的“雪狼王号”巨舰,就象征着整个湖中王国对外开拓的 未来!
在三重的塔楼下,两位木工大匠的脑海中,闪动着纷繁的思绪,还有着更多期待与祈祷的未来。直到一队王国的武士,踩着崭新的“木屐”,从南方造船所的方向匆匆而来。他们脚下的这些木头凉鞋,非常适合湖中王国的热带 气候,正是源自汉地先秦时的发明,被新来的和国工匠所带来,并且教授制造。现在,这种方便的凉鞋,已经由于广泛的适应和实用性,最先在造船所下属的武士中传播开来。
“主神庇佑!两位资深大匠!”
为首的武士队长祈祷一句,接着恭敬行礼,拿出了面对贵族的态度。这两位被册封的“资深大匠”,在王国的地位,也确实等同于军功贵族,能够拥有传承的家族封地。
“主神庇佑!向您致意,尊敬的组头阁下!”
看到出现的普雷佩查武士队长,两位木工大匠也连忙低头行礼。在和国已经出现的乱世中,对这些武家“佩刀人”敬畏,早已刻入了工匠们的骨髓。而双方互相行礼过后,武士队长才握着精铁的长矛,肃然道。
“主神见证!世袭贵族、资深大匠,造船所副所长,请两位大匠过去一趟...巨舰雪狼王号的下层修建,已经初步完成,需要大匠们再仔细检查一遍所有的木料连接,再给些改进的建议!”
“好!我们这就带学徒过去!能够参与这种巨舰的建造,真是我等的幸运,无论去多少次都不会倦怠啊!”
闻言,两位木工大匠立刻点头,兴冲冲的带着学徒,就往不远处繁忙兴盛的南方造船所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