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四百九十二章.宝玉和如海的兄弟情

  玩笑过后,李宝玉脸色忽然变得很严肃。

  “哥哥。”李宝玉问赵军,道:“你要搬城里来呀?”

  “不得呀。”赵军如此说,李宝玉却追问道:“那你不来,你买啥房子啊?做啥买卖呀?”

  “买卖这不…”赵军随意抬手,往吉普车离去的方向一比划,道:“咱安排个会计,完了再让赵叔安排个经理。”

  听赵军这么说,李宝玉瞬间喜笑颜开。

  此时的李宝玉,只在乎他哥哥会不会离开。相比之下,他都不如刘梅考虑的多。

  “军哥,这能行吗?”刘梅有些不放心地说:“这没有自己人,时间长了不得差咱账呐?”

  “不能。”赵军笑道:“咱不卖鲜货,卖的那些东西,进前儿都有数的。卖多少、剩多少、卖了多少钱,这也都有数,他敢差我的吗?”

  “那倒是。”李宝玉闻言一笑,问道:“哥哥,咱都卖啥呀?”

  “咱过日子用啥,我就卖啥。”赵军道:“牙膏、胰子、洗发膏、蛤蜊油、洗衣浆、趿拉板儿…烂七八糟的,就卖呗。”

  赵军说的很随意,边说边往照相馆里走。

  当他们进门的时候,房主已经写好了收条。在照相馆老板的见证下,双方签好了手印,约定三天后来付房款、签合同。

  从照相馆出来,赵军四人又往百货商店。

  自从跟赵军处对象,马玲也算见过世面,这百货商店她都来过几次了。

  刘梅从没来过百货商店,一进门眼睛就不够使了。

  李宝玉一看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给刘梅一顿介绍,还带着刘梅往卖糕点的地方去。

  “宝玉,我跟你嫂子先上楼了啊。”赵军跟李宝玉说了一声后,便带着马玲往楼上走。

  走楼梯的时候,赵军忽然想起来,自己还答应马洋帮他买个日记本呢。

  上到二楼,最先看到的是家电区。

  赵军家不缺家电,一般城里人没他家那么多的家用电器。

  但小两口往里走的时候,赵军忽然停下了脚步。

  被赵军拉住的马玲,顺着赵军目光看了一眼,问赵军道:“你还要买啥呀?”

  “我寻思买几个电风扇。”赵军说着,就像柜台前摆着的电风扇走去。

  “你买它干啥呀?”马玲紧紧拽着赵军胳膊,道:“咱能用上吗?”

  东北尤其是黑省,一年也热不了几天,山里那就更不用说了。

  “那等下回来的。”赵军被马玲拽走,但口中说道:“开大车来,我买两个回去,完了搁仓房吹那…胆啥的。”

  听赵军这话,显然买电风扇是有用的,马玲就没再说什么。

  这时,小两口走到上次给赵虹她们买文具盒的地方,赵军过去对售货员道:“有日记本吗?”

  “有。”售货员手往柜台玻璃上一指,道:“你看你要啥样的?”

  赵军低头一看,有黄皮的工作手册,也有他要的塑料皮日记本。

  “要这种,塑料皮的。”赵军此话出口,售货员便弯腰从柜台里拿出一沓,平放在柜台上,道:“你自己挑,看你要啥样儿的。”

  八本日记本,塑料封皮都是不一样的。上面有山水画、有小猫踩球、有国宝熊猫,还有短发美女。

  只见那短发美女穿着红白格子衬衣,大眼睛、高鼻梁,笑容甜美、脸蛋微红。

  赵军刚将这日记本拿起,就收获了马玲异样的目光。

  马玲拿起那小猫踩球的日记本,递向赵军说:“咱妹人喜欢这样儿的吧?”

  赵军闻言,歪头看向马玲,小两口四目相对的一瞬间,赵军笑了。

  “嗯?”马玲一怔,脱口问道:“你笑啥呀?”

  “呵呵。”赵军拿过那个小猫踩球的日记本,道:“咱妹是喜欢这样儿的,那咱弟呢?”

  “啥?”马玲一脸懵,大眼睛瞪得溜圆。

  “呵呵呵…”赵军笑个不停,马玲忽然反应过来,从赵军手里夺过那大美人日记本,看着赵军问道:“你要给马洋买呀?”

  “啊!”赵军点头应了一声,马玲眼睛瞪得更大了,她转头看向售货员,一抬手中日记本,问道:“这多钱呐?”

  “两块。”售货员语气生硬地回了一句。

  “两块钱?”马玲声音都变了,拿着日记本问售货员:“这本儿卖两块钱?”

  “啊,两块。”售货员语气很是不好,还斜了马玲一眼。

  “两块钱可不要。”马玲把日记本往柜台上一丢,赵军却紧忙将其夺过,然后对马玲说:“这是咱小弟要送人的。”

  “他送人,也不能让你给买呀!”马玲这话说的,还真不是扶弟魔。从这点上,这小媳妇就比赵春强。

  “人家给我钱啦。”赵军跟马玲说完这句,然后拿着那美女日记本对售货员道:“这本我买了了,完了再给我来十把铅笔,铅笔要屁股上带橡皮那个。”

  赵军的形容有些古怪,售货员撇了撇嘴,将其它几个日记本收起,码进柜台里后,拿出一把把橡皮铅笔。

  一把铅笔是十根,家里孩子多,赵军买一次就多买点。

  “再给来十个铅笔拧子。”赵军说话时,手点柜台道:“都给我拿一样儿的,要不一样儿了,家里孩子该干仗了。”

  售货员闻言,从柜台里拿出一个纸盒,里面都是苹果外壳的卷笔刀。

  “还有本儿。”赵军道:“田字格、拼音,都多来。”

  “多来是多少啊?”售货员问,赵军道:“一样来一百本。”

  “你干啥呀?”马玲一把拉住赵军,道:“你要累死谁呀?”

  “哈哈哈…”赵军笑道:“那天进城卖菜,回去二妹妹不埋怨我,说我不给她买东西吗?”

  听赵军这话,马玲也笑了,她笑着拍了赵军胳膊两下,道:“人家让你买东西,也不是让你买这个呀。”

  “她也没说要啥呀。”赵军此话一出,两口子紧接着就笑弯了腰。

  柜台后的售货员也乐了,她一边笑,一边撇嘴斜了赵军一眼,心中暗道:“这人真咕咚!”

  “给我们拿本儿,完了算账。”赵军笑着催促售货员一声,随即从兜里往外掏钱。

  “干啥呢,哥哥?”李宝玉领着刘梅过来,看一摞子本放在柜台上,李宝玉诧异地问道:“你咋买这么多本儿呢?”

  “给咱家那几个孩子买的。”赵军笑道:“这一天,一个个跟活驴似的,我给他们找点事儿干。”

  “这行!”李宝玉说着,大手一按赵军胳膊,道:“哥哥你别掏钱了,我给,我给咱弟弟妹妹买。”

  李宝玉说话时,刘梅从兜里掏出钱来,问售货员道:“一共多少钱。”

  “那啥,弟妹。”马玲拦了刘梅一句,道:“有两块钱单付啊。”

  “那咋回事儿啊?”刘梅笑道:“我一堆儿给了就完了呗”

  “那是我小弟要的。”马玲撇嘴道:“一天念书不咋地,要这要那的。”

  “哎呀,嫂子。”刘梅笑道:“有个小弟多好啊,”

  刘梅付了钱,赵军、李宝玉将本、笔装在三角兜里,拎着往卖服装的地方走。

  四人在服装区买了一个多小时,两个堪比麻袋的大号三角兜被赵军、李宝玉扛在了肩上。

  从百货商店出来再到家,就已经快六点了。

  上班的都回来了,一屋子人就等赵军四人呢。

  屋外狗一叫,屋里人纷纷有了动作。

  “赶紧的,赵叔、老哥。”赵有财招呼赵老爷子和邢三,道:“咱上桌、倒酒,等得菜都凉了。”

  “这几个小子干啥去了?”李大智叨咕一句,就听李如海接茬道:“肯定是有啥好事儿不带咱们。”

  李如海话音落下,赵军四人进屋。看赵军扛着大包进来,王美兰眼睛一亮,问道:“儿啊,买啥啦?”

  王美兰话音刚落,就听赵有财道:“还买啥呀?家里头还那么多吃的呢!”

  “没买吃的。”赵军道:“给你们买身衣服。”

  一听赵军这话,都已经上桌张罗倒酒的赵有财,紧忙起身道:“啥衣服啊?”

  “给你买身开春穿的。”赵军说着,接过马玲手中的三角兜放在了地上。

  “哥!”

  “哥!”

  赵虹、赵娜扑向赵军,拉着他胳膊,异口同声地道:“给我买啥啦?”

  “这儿呢嘛。”赵军拎起刚放下的小三角兜。

  说是小,但那是跟大的比。这小三角兜里,装了一百本田字格、一百本拼音本,能小到哪里去?

  赵虹捧着都费劲,吃力地往里屋跑。

  这时见小表弟、小表妹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赵军笑着向王田、王雪一挥手,道:“去吧,你们都有,铃铛、小宝也有。”

  几个孩子闻言,纷纷去追赵虹。

  “玲儿啊、弟妹。”见孩子们都跑了,赵军对马玲、刘梅道:“把你们买那衣服给大伙分分。”

  马玲、刘梅解开大三角兜,从里往外掏衣服。

  马玲掏出两套,先给了赵军,赵军拿起来看了看后,拿着向赵老爷子、赵老太太走去。

  “赵爷、赵奶。”赵军递上衣服,道:“不知道你们带多少衣服来的,我这给你们一人买一身,过两天再暖和暖和就能穿了。”

  “哎呦!”赵家二老惊讶地看着赵军递到他们眼前衣服。

  紧接着赵老爷子抬头,看着赵军道:“还有我们的呐?”

  “有。”赵军笑道:“你老看看,应该能合身。”

  “快拿着。”赵老太太起身接过衣服、裤子,对赵老爷子道:“这孩子给咱买的,你倒是接过来呀。”

  “没事儿。”赵军笑道:“你老试一下,我觉着大小应该能合适。”

  “来吧,爸。”赵威鹏伸手扶住赵老爷子胳膊,道:“你穿上试试。”

  这时,马玲又塞给赵军两套衣服、裤子,赵军将其分给邢三和老太太,道:“你们这个试不试都行,你们穿多大码,我都知道。”

  邢三、老太太没说什么,笑着接过衣裤后,很稀罕的抱在怀里、放在腿上。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了几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尖叫声。

  “这咋地啦?”王美兰、金小梅等人一惊,却听赵军道:“妈,不用管他们,我给他们买点作业本儿。”

  一听赵军这话,大伙都笑了,王美兰用手虚点了赵军两下,然后就接过了儿媳妇马玲递来的衣裤。

  “妈,这是给你买的。”马玲跟王美兰说完,又给了赵有财一套。

  “大姨。”赵军丢给解孙氏一套衣裤,道:“这是给你的。”

  “还有我的呐!”解孙氏拿着衣服,看了王美兰和老太太,道:“我跟你们那衣裳咋都不一样呢?”

  老太太的衣服和赵老太是同款,都是灰色的、带领的,类似长款衣服似的衣服。

  而解孙氏和王美兰、金小梅的,都是夹克服,只不过颜色、款式略有不同。解孙氏年纪大,款式就比较老。

  男人这边是同款,赵有财、李大勇、邢三、赵老爷子都是黑色夹克衫配蓝色水洗布裤子。

  这时,赵虹、赵娜等几个孩子鬼哭狼嚎地从屋里出来,赵军见状一指,道:“给你们买的衣服,都在你们刘梅嫂子那儿呢。”

  孩子们一听有新衣服,瞬间又欢呼起来,一窝蜂似的跑向刘梅。

  赵军、李宝玉并没给每一个人都买衣服,但老人、孩子都有。

  像王强、林祥顺、张援民家,都是孩子有衣服。而赵威鹏家、解家,是老人有衣服。

  大人没有,但老人、孩子有就够意思了,哪个大人也不会挑这理。

  “姐呀。”马玲拿着厚厚一沓小衣服、小裤子走向赵春,道:“这是给周到的。”

  赵春接过衣裤,向马玲道谢,然后拉着马玲道:“再不行给他买衣服了,他长的快,穿不了几天,给他买都白瞎了。”

  “不白瞎。”赵玲轻拍了赵春一下,然后下巴往赵军、马玲那边一点,道:“周到穿几天,完了给你大侄儿穿,就得了呗。”

  赵春闻言一怔,随即看向赵军、马玲,笑着说道:“等我大侄儿那前儿,我给买新的。”

  众人哈哈大笑,而这时刘梅拿着一件衣服,走向李彤云道:“小云呐,你试试这衣裳,你哥说你喜欢红色,正好这红夹克衫,今年可流行了。”

  “谢谢嫂子。”李彤云也没想到还有自己的,她惊喜向刘梅道谢后,又起身喊李宝玉道:“谢谢哥!”

  李宝玉一笑,李大智、林雪也都笑了。

  虽然李宝玉没给他们买衣服,但李宝玉给李彤云买,李大智、林雪比自己得了衣服还高兴。

  李宝玉、刘梅能想着李彤云,这已经让他们很感动了。

  他俩就李彤云这一个孩子,李彤云以后能跟李宝玉、李如海互相有个照应,那他们俩也就放心了。

  这时的李大智,在心中暗下决定,自己就在永安不走了。哪怕局里调自己去当局长,自己也不去!

  得到衣服的,都高高兴兴试着衣服,没有衣服也高兴,大伙有说有笑。

  一屋子三十多人,唯一不高兴的就是李如海,他看向李宝玉,却见李宝玉正笑着帮李大勇穿夹克服呢。

  李如海看了一圈,见长条凳上的三角兜里好像还有东西,李如海紧忙走过去,当他拽起三角兜一边系带时,就听李宝玉道:“你干啥呀?那是你嫂子的衣裳。”

  李如海松开手,猛地回头看向李宝玉,可这时的李宝玉又低头跟李大勇说话去了。

  儿子、儿媳妇给买衣服,李大勇、金小梅乐得合不拢嘴,两口子根本没注意到李如海的神色。

  这时张援民看到李如海不高兴了,他在李宝玉身后悄悄捅了李宝玉一下。

  “嗯?咋了,大哥。”李宝玉凑过耳朵,就听张援民小声道:“你没给如海买衣服啊?如海好像不乐意了。”

  说这话的时候,张援民在心里都埋怨李宝玉。李宝玉给李彤云买衣服是好事,可李彤云怎么也越不过李如海呀。李彤云连堂妹都够不上,怎么摆到亲弟弟前头呢?

  听张援民的话,李宝玉转头看向李如海,就见李如海正斜眼瞪着他。

  李如海在等李宝玉给自己一个说法,哪怕李宝玉没给自己买衣服,说句好听也行啊。

  可让李如海没想到的是,李宝玉扫了一眼,就回头对张援民道:“不用管他,大哥。”

  李如海听到这话,顿时如遭雷击,身子微微颤抖起来。

  除了李如海之外,大伙高兴了好一会儿,直到赵有财张罗赶紧吃饭,要不菜都凉了,大伙才纷纷上桌。

  今天的主角是李宝玉和刘梅,刘梅刚融入这个集体,她比较腼腆不怎么说话,李宝玉就不管那个了,他一边吃喝,一边讲着他今天怎么给李大勇、金小梅、李小巧和李彤云挑的衣服。

  听他这话,李如海越听越生气,不断地用眼睛去剜李宝玉,可李宝玉却始终没注意到。

  这样一来,李如海更生气了。没吃几口,就撂下筷子去里屋看电视了。

  大伙都吃饱喝足,赵军送赵春一家三口回家。

  赵春抱着孩子坐进后排,就见后排上放着个三角兜。

  “姐。”赵军道:“那是给你跟我姐夫买的衣裳,一会儿下车可别落下啊。”

  “你咋还给我俩买了呢?”这话是周建军问的,赵春也道:“弟啊,你这一天得花多少钱呐?”

  “没多少钱,姐。”赵军说这话时,忽然想起上辈子自己毛干爪净的回来,住在姐姐、姐夫家,不光白吃白住,姐姐还给自己买衣服。

  特别每到冬天,姐姐都会给自己买双棉鞋。赵军清楚记得赵春说,棉鞋穿一年就不保暖了,去年的留着当二棉鞋穿。

  赵军实在是不好意思,但囊中羞涩,也没法把鞋钱给赵春,只能问一句“姐,你又花多少钱呐”。

  而赵春每次的回答,都是“没多少钱”。

  赵军没说话,默默地启动汽车,静静地听着身后姐姐的数落声,心里却没有一丝的厌烦。

  赵军送赵春一家回永胜,赵家外屋地里,女人们收拾着残局,老人、男人、孩子们进屋去看电视。

  李宝玉往炕沿边一坐,伸手就抓起一把瓜子。

  就在这时,老太太凑到李宝玉耳边,小声问道:“宝玉呀,你咋没给如海买点啥呀?”

  李宝玉回头,冲老太太一笑,并夹了下眼睛。

  老太太见状一笑,然后轻轻在李宝玉背后拍了一把。

  今天《大侠霍元甲》播了个小高潮,大伙看着霍元甲撂翻外国大力士,全都心潮澎湃。

  往日这个时候,李如海早喊起来了。可今天,李如海看着傲然而立的霍元甲和倒地哀嚎的外国大力士,脑海里想的是自己痛殴、暴打李宝玉的场面。

  随着片尾曲响起,李如海结束了短暂的YY,起身对李大勇两口子和李小巧道:“爸、妈、小巧,咱回家。”

  众人闻言,都诧异地看着李如海。李如海从来不张罗回家,今天反常啊。

  而李如海说完,就往屋外走去。

  “老儿子,等会儿我们。”金小梅说话,就拉着李小巧下地。

  “走啦,妈?”刘梅作为儿媳妇,起身去送婆婆。

  之前看刘梅在,李大勇忍着没说。此时看那婆姨俩出屋,李大勇一手抱着儿子、儿媳给买的衣服,一手抓着李宝玉胳膊,道:“你们咋没给如海买点啥呢?”

  这时,众人都看向李宝玉,所有人都感觉到不对了。

  “嘿嘿…”李宝玉嘿嘿一笑,对李大勇说:“爸,我能不给他买吗?我给他买了。”

  “嗯?买了?”李大勇一愣,紧忙问道:“在哪儿呢?”

  “给他放咱家了。”李宝玉压低声音,小声道:“放他睡觉那屋炕上了。”

  “你这孩子,咋这么咕…”李大勇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了下来,他抬手指着李宝玉鼻子连点两下,然后迈步往外屋地走去。

  夜色之下,李家四口匆匆往家走。

  李如海自己一个人快步走在前面,李大勇、金小梅、李小巧三人各抱一身衣服跟在他后面。

  李如海走进自己院子,院里的狗看到出去浪了一天的主人回来,一个个激动地扯着链子嗷嗷直叫,想让主人摸摸自己,也想用脑袋蹭蹭主人。

  要搁平常,李如海肯定会过去摸摸黑妞、抱抱小花。可今天,李如海一甩手,没好气地道:“叫唤啥?明天都跟那个没良心的李宝玉走!”

  “你喊啥呀?”李大勇低喝一声,道:“大晚上的,让左邻右舍听着,不嫌乎磕碜呐?”

  李如海没说话,气呼呼地走进家门直奔西屋。

  进屋李如海也不打灯,一屁股坐在了炕上。

  这年头没污染,山里月亮是真亮。

  这时月光从窗户照进来,照在炕上。

  胸膛剧烈起伏的李如海,忽然看到炕头那黑乎乎一片。

  “嗯?”李如海猛地起身,抬手拉亮了灯。

  然后,李如海就看到炕头那里躺着两件衣服、两条裤子。

  衣服、裤子都是毛料的,一套烟色的,一套浅蓝色的。

  李如海急忙过去,将那件蓝上衣拿起,口中喃喃道:“这是给我的吗?”

  忽然,李如海看到这衣服兜里塞着一张纸,李如海紧忙放下衣服,将纸抽了出来。

  李如海坐会炕沿边,将纸打开,就见里面写着:“如海,这两身衣服是哥和嫂子给你买的。

  以前答应去永胜给你做衣裳,但哥说到没做到,哥对不起你,现在给你补上,希望你别生哥的气。

  如海,刚才我回到这个屋里,我想起了很多的事。我在这屋里住了二十年,和你一起住了十五年。

  如海啊,咱哥俩虽然总吵吵闹闹的,但咱俩是亲兄弟,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咱俩的身体里流着同样的血。”

  李如海本就是性情中人,心情经过大起大落,又经这文字一刺激,当他读到最后一字时,早已泪流满面。

  “小哥。”忽然,这屋房门被人推开,李小巧蹿起屋里。李如海紧忙抬手捂脸,并转过身去。

  “小哥!”李小巧跑到李如海身旁,垫脚够着去拉李如海的手,问道:“小哥你咋哭啦?”

  这一刻,李如海忽然意识到什么叫七八岁孩子讨狗嫌。

  “起来,我没哭!”李如海大声喊,李小巧同样大声喊道:“你哭啦!”

  说完,李小巧转身就往外跑,边跑边喊:“爸、妈,我小哥哭啦!”

  “李小巧!”李如海起身大喊:“你别瞎说!你再瞎说,我抱着你跳东大沟!”

  第二天一早,六点多钟,李如海穿着一身烟色的毛料的衣服,哆哆嗦嗦地出了家门。

  虽然都四月末了,但山里这一早一晚穿大棉猴都不暖和。

  出了家门的李如海直起腰板,背手走在屯间小道上。

  李如海挨趟房走、挨趟房蹿,口中哼着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

  走着、走着,李如海走到了张来宝家那趟房。

  这时,张来宝、张来发还有他家东院的刘明章从茅房出来。

  三人说话传到李如海耳中,就听张来宝道:“那刘梅,以前差点就跟我处对象了。”

  听张来宝这话,李如海眉头一皱。最早的时候,张来宝是对刘梅有想法,但刘梅那时候没看上张来宝,还不愿意搭理他。

  这事李如海很清楚,因为这屯子的这种事瞒不过他的耳目。

  “你可拉倒吧。”刘明章也不信,当即道:“人家刘梅能看上你呀?你可别扒瞎了,你这让李宝玉听着,他不揍死你?”

  “揍谁呀,真事儿?”张来宝道:“差点我就拉她手了,我…”

  “我俏丽哇,张来宝!”李如海怒骂一声,心里哼着“冲开血路挥手上吧”,便挥着拳头向张来宝打去。

  三秒钟后,李如海重重摔倒在地,被张来宝、张来发骑在了身下。

  9号下午键盘到了,晚上我连更两章,带加更哈。

大熊猫文学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