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五百八十七章玄阴尸索,仙丹惑心入彀中

  岁月如星夜流星划过,数百年光阴于地仙界诸多大能修士而言,不过是参玄悟道、闭关一次的弹指刹那。

  太清宗玄元洞天深处,混沌灵气氤氲如雾。

  陆城道人盘坐于云床之上,面前悬浮着那杆得自蚩魔族的十阶伪仙器血河旗。

  虽然这件灵宝极不适合太清宗七部真传正法,但有些时候哪怕不适合也可以强行磨合。

  炼制伪仙器这种事情,极重天运机缘,明阙长老执掌的那口太乙分光飞剑,因为底子极好材质极佳,太清宗曾经数次以举宗之力,试图将之炼制升华为伪仙器。

  但是,每一次太乙分光飞剑都会因为种种意外,元气受损,然后重新培炼,然后再次受损。

  几次三番之后,非但晋升这口十阶伪仙器飞剑未能如愿,还让宗门元气为之大伤,在数次蒙受巨大损失后,渐渐宗门之内便无人再提此事了。

  所以,不适合强行磨合也好,到了大乘境界手上有一件伪仙器,总要好过没有。

  旗面无风自动,血光内敛,仿佛其中蕴藏着一个咆哮翻腾的微型血海世界,丝丝缕缕蕴含“血之掠夺”的法则符文,被陆城以自身道心感应、拆解、映照,纳入自身那先天力之大道的道基之中。

  这种感应是相互的,陆城在参悟血河旗的过程中,也在被血河旗感应着自身所悟血之大道的部分。

  血河旗的旗灵,仿佛看到一条血色河流,从最初的起点扩散开来,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血脉网络也在不断扩散,未来会渐渐在这个世界逐渐扩散开来:

  “血脉不绝,我既长生。”

  “血河不枯,我既不死。”

  血河旗的旗灵,仿佛看到一个道人无中生有的创造生命,亦可将没有生命的天地元气与自身生命血气之间自由转化,因此天地元气不竭,自身气血无尽,寿元无限,心念所至,可化血海洪涛倾覆苍穹;吐纳之间,足令浩荡乾坤尽纳一息。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由凡人蜕变为仙神。

  然而双方虽然同样是在感应对方心神当中的血道,但陆城的先天资质在修炼过玄天神功后已然极为逆天,反而血河旗旗灵,万年修炼血之恶道,戾气盈满劫气蒙心,两者学习的速度,如同一个人在以水桶挑水,一个人在开闸放洪。

  甚至已经感应到的,血河旗旗灵也有些云里雾里学不明白,如同隔靴搔痒,难尽其理。

  洞府之内,唯有法则流转的细微嗡鸣,以及陆城周身时而泛起的淡金色道纹涟漪。

  经天绝峡谷血战、黄泉老人十二次削杀、祸世凶魔之役以及血河旗的血之恶道参研,他虽未真正踏破合体瓶颈,但其道论根基之浑厚、神识法力之精纯浩瀚,已隐隐触摸到地仙界此纪元巨擘的顶尖门槛。

  只是,那份由东极造化天宫覆灭与墨衍行陨落带来的沉重疑虑,非但未随时间消弭,反而如附骨之疽,沉淀在心神深处,化作他行事愈发圆融周密、趋稳趋全的底色。

  太清宗在其掌舵下,如一头蛰伏的太古神鳌,看似缓慢,却以磐石之姿稳固而积极地消化着东极造化天宫留下的遗产,宗门外松内紧,气象愈发深不可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日人族九宗之一东极造化天宫的毁灭过程,前因后果,越来越多的被传散出来,毕竟地仙界的强大宗门,无论哪门哪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它派潜伏修士。

  怕是只有最末流的小宗小派,才没有潜伏修士。

  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末代东极造化天宫之主墨衍行,早在万年以前就已中了蚩魔族大长老兀骨屠的暗算,他早年在一次奇遇中得到被蚩魔族覆灭的机神一族传承,一身傀儡之术、法力修为由此突飞猛进,却未料到在这份传承中早已有兀骨屠的暗手。

  蚩魔一族,万年以前便在计划南迁,并且把目标定在了造化天宫!

  墨衍行凭借自己的才情与机神族传承,修为日涨最终以十二大功,继任东极造化天宫宫主之位。

  但他越是修炼,本命傀儡造化帝君中的暗算,便越是渗入骨血,直至覆亡。

  ‘墨宫主虽然性情有几分倨傲,但他担任东极造化天宫之主万年,使得造化天宫蒸蒸日上,在个人修为、傀儡技艺、宗门经营上皆有极高的成就…这样一位人杰天骄会被兀骨屠一个蛮子暗算害死?’陆城心中始终有几分不信,他隐隐之间觉得在这迷雾背后,有一团巨大的暗影笼罩。

  虽然看不清楚,但陆城相信自己的直觉,这团暗影是真实存在的。

  一日,玄元洞天外,那由玄元九禁与紫气巡天仙阵禁制交织而成的虚空阵法体系,忽起一阵奇异的涟漪。

  涟漪并非强力冲击,而是带着一种近乎道法自然的契合韵律,轻轻叩击着守护大阵的节点,仿佛早春细雨润物无声。

  侍立在洞府之外的执事长老幽冥道人神色一凛,神念瞬间扫过阵枢玉璧,只见玉璧上光影变幻,显出一位身披玄色鹤氅、面容清癯矍铄的老者身影。

  老者负手立于云海之上,周身气息晦涩难明,既无魔气纵横,也无佛光普照,更非纯粹的道家清灵,反倒像是一缕游荡于三界缝隙的古老幽魂,却又带着沛然莫御的大乘威压!

  其脚下云气蒸腾,隐约有冥河虚影流淌而过,却又转瞬即逝,归于虚无。

  “来者何人,怎敢妄自闯我太清山门?”

  “哈哈哈,飘渺人间客,逍遥御风游。小友莫要动怒,贫道忘忧散人是专程来找你师尊商议要事,更有一件天大机缘奉上,还不快去速速禀报?”

  玄色鹤氅、面容清癯的老者这般言道,似是十分笃定陆城掌教绝不会不见自己。

  “启禀掌教真人,”幽冥长老不敢怠慢,神念恭敬传入洞府深处:

  “山外有自称‘忘忧散人’的修士求见,观其气象,当为大乘之尊。其所通行法,似与幽冥相关,却又不类鬼族。”

  玄元洞天秘府深处,陆城缓缓睁开双眸,眼底似有道意生灭,血河旗无声收入袖中。

  “有请,引至‘青玉云台’奉茶。”陆城的声音平淡无波,穿透洞府禁制,落入弟子幽冥的耳中。

  太清宗当然是有护山大阵禁制的,但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宗门,可以支撑起九阶仙阵日复一日的全力运转,因此非战时状态,任何一名精于遁术的大乘修士,都有较大的把握闯入他人山门之内。

  只是一旦被宗门中的同阶修士察觉,法阵立起,是死是活,便由不得这位大乘修士了。

  同时,像藏经殿、宗门宝库、祖师堂一类重要之地,九阶仙阵的威能也是全力开启的,便是一名精于遁术的大乘修士也难以匿形闯入。

  青玉云台乃太清宗接待贵客之所,悬浮于主峰之侧,接引九天清气,俯瞰云海翻腾。

  当陆城一步踏出虚空,出现在云台玉座之上时,那位自称“忘忧散人”的修士已在幽冥道人的引领下,安然落座于客位。

  “贫道忘忧,久仰太清陆掌教之名,今日冒昧来访,实有要事相商,望掌教海涵。”忘忧散人起身,稽首一礼,姿态从容,话语清晰,自有一股轻灵飘逸、潇洒自如之感。

  “道友客气了。不知是何要事,要劳动道友仙驾?”陆城持诀还礼,目光清澈。

  双方都算是此界的顶级修士,论修为、论地位,他们在此界修士当中都已经算是最顶层,因此相处简略,俗礼无益。

  忘忧散人闻言微微一笑,也不多言客套,袖袍轻拂,刹那间云台之上风云色变!

  只见一条灰蒙蒙、非金非玉、非索非链的器物自其袖中飞出,悬浮于两人之间。

  此物一出,整个青玉云台的九天清气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冻结、下沉。器物本身并无璀璨光华,通体呈现出一种历经万古岁月的沉黯,不断向外散逸着冰寒彻骨的道韵和丝丝缕缕的灰败死气。

  “十阶伪仙器,玄阴御魔镇尸索。听闻真人近年得了两件灵宝,与自身功法不合?真人观此宝如何?其性阴澈,纯而不邪。”

  “此宝非炼自凡火,乃幽冥意志笼罩于玄阴地脉深处孕育而生,不知历经多少万年,先天而成。其性至阴至寒,御极万尸。纵然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尸中之仙,在此索之下,亦如稚子缚于蛛网,难脱束缚。”

  在此界,十阶伪仙器乃是多半天成,少半人为,若是可以选的话十阶伪仙器怕大半都是仙剑、盾甲一类,实则却并非如此。

  “好一件先天幽冥至宝!”陆城开口赞道,语气却带着一丝了然与审视:

  “此宝不俗,然则…阴气深重,恐有噬主之险,恐非寻常修士可驭。贫道若未感应出错,驱用此宝,怕是耗损阴德?”

  天有五方,即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

  人有五德,即道德,圣德,功德,阴德,福德。太清宗道论天下独步,陆城又是太清掌教,哪怕之前没有见过这件十阶灵宝,略一推算之后,也略有了解。

  忘忧散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陆掌教道眼如炬,果然名不虚传。不错,玄阴御魔镇尸索,乃幽冥权柄之延伸。驭尸镇魔,代天行罚,岂能毫无代价?修士每祭用此索,无论是镇尸、驱魔、乃至演化幽冥神通,皆需消耗御使者自身之‘阴德’!此乃天地铁律,无可规避。阴德者,关乎轮回根本,累世福泽所聚。寻常修士,纵有大乘修为,若无特殊法门广积阴德,使用此宝无异饮鸩止渴,阴德耗尽之日,便是大祸临头、魂归九幽永受沉沦之苦之时!此乃此宝最大的隐秘,亦是其最大的限制。”

  陆城颔首,此宝虽强,却是个烫手山芋,甚至比血河旗的凶戾煞气更难处理。

  太清宗乃玄门正宗,修的是清静无为、超脱自在的道法,门下弟子何人能修得深厚阴德?一件受限如此之大、甚至可能反过来损及修士气运的伪仙器,价值自然大打折扣。

  何况,太清宗不缺破魔炼魔的神通,也无演化幽冥的大法,这玄阴御魔镇尸索便只能用于镇尸了,太清宗又不像上清宗那般颇通尸仙法脉。

  “道友此宝,确为惊天动地之物。然其限制苛刻,与我太清道法相性不合,道友此行恐难…”陆城神色不变,语气带着一丝惋惜。

  然而他的话未说完,面前忘忧散人已是了然一笑,似乎早有所料。他再次拂袖,一枚非金非玉、隐有无数细小符文流转的骨片出现在镇尸索旁。

  “此乃《九幽玄德渡世经》残篇,乃上古幽冥帝君所遗,专述积累阴德、护持魂魄、沟通轮回之无上法门。虽为残篇,却已讲清阴德积修法门。若辅以此经修行,持之以恒,广行善功,渡化阴魂,梳理幽冥地气,自可源源不断积攒阴德,抵消御使镇尸索之损耗,甚至反哺自身,成就‘阴德护体,万邪不侵’之身。此经,便是运用此宝的高妙法门。”

  陆城目光落在《九幽玄德渡世经》骨片之上,心神微动。

  此经蕴含的轮回法则与阴德修行之法,玄奥精深,确实是旷世奇珍。若能得之,不仅可尝试驾驭镇尸索,更对参悟生死轮回大道有莫大裨益。此二物搭配,价值陡增!

  “可即便如此,我宗也不通尸仙法脉,此宝虽好,得之何益?”虽然心中已经有几分意动,但陆城仍旧这般说道。

  “嗯,贫道知道有一处秘境,其中当有三具不化骨,只是那处秘境为一个族群的祖地…”

  “道友说的可是毗尸族,万灵祖地葬神渊?”

  “…”忘忧散人这一刻不说话了,显是被陆城说中了所知。

  所谓‘不化骨’,乃尸道修行的某种极致形态,亦是毗尸族至高无上的圣物。其骨如神金仙玉,坚不可摧,历经万劫而不磨。其神智或混沌或清明,皆蕴藏生前部分凶煞战意与通天修为。

  三具不化骨沉睡于万灵祖地最深处的葬神渊内,它们的存在本身,便以恐怖的尸煞威压笼罩整个祖地,震慑外敌,维系着毗尸族在这片死亡绝域中的绝对统治。寻常修士莫说靠近,便是遥感其一丝气息,都有被尸气侵染、同化为行尸走肉之厄。

  “那玄阴御魔镇尸索,其蕴含的先天幽冥法则,正是克制此等不化骨的绝配至宝!若持此索,辅以渡世经积攒阴德之法,便有了深入万灵祖地,尝试降服这三具无上凶尸的可能。一旦功成这件灵宝的价值便是不可估量!”

  在忘忧散人说完这番话后,又是长久的静默。

  就在忘忧散人几乎觉得自己此行失败时,在他面前静默饮茶的陆城再次开口了:

  “道友诚意,贫道已知。镇尸索配合渡世经,确为绝配。然而本宗的确不擅尸道,那三具不化骨,也非是道友所有之物,道友若是想要凭此换走我手中的灵宝,怕是难为。”

  陆城的这番话,说得忘忧散人好生烦躁,他在青玉云台之上来回踱步,终于,再次探手纳入袖内,取出一只丹瓶。

大熊猫文学    仗剑独行斩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