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陈红军的效率,和投桃报李

  许成军既然说了,李龙相信他能把这件事情搞好,便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呆会儿留着吃中午饭嘛。”许成军见李龙要走,留客道。

  “今天就不了,还没去我老爹老娘那里呢。我这不在队上住了,偶尔回来一趟,不去见老爹老娘,他们生气呢。”

  “也对。”许成军笑笑说,“你是尕儿子嘛,他们疼得很。你有车呢嘛,从县里开车回来最多半个小时,没事就多往回跑跑。”

  “好。”李龙应了一声,笑着离开了。

  许成军把李龙送走,回到屋子里的时候,收音机里正好响起了州台的消息。

  “据通讯员报导,近日在我区内各单位院内,一种新型机械在清理积雪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许成军急忙过去坐在收音机边上,听着这播音员播的内容,这不就是清雪机吗?队里也有啊,真没想到这玩意儿,是李龙设计发明的!

  他只知道这是李龙搞出来的,然后放在了李建国那里。队里只要下雪,李建国把他们居民点的雪清干净后,就会开着拖拉机去把队里通往各居民点的雪给清了。

  许成军也问过,李建国说是李龙带回来的机子,许成军要给李建国工分,毕竟这玩意儿算是做公益,给队里干活呢。

  李建国没要,说这事情就当给队里娃娃们上学开路了。

  话是这么说,许成军还是在工分本子上给李建国记了一笔。人家做事仁义那是人家的事情,自己作为队里的队长,不能真就觉得人家应该的。

  就跟这个小海子防洪一样,其实不用李龙提醒,许成军自己也明白,今年的洪水绝对不同于往年,是真的需要注意的。

  当然,他也不害怕。四队有两条干渠两条苇湖,再加上这一个小海子,只要应对得当,把洪水顺利的放到下游大海子里是没问题的。

  李龙开着吉普车到了大哥家里,老爹老娘正帮着大哥李建国在清理拖拉机上的泥,上着黄油。

  李龙下了车,过去帮忙,杜春芳给他说道:、

  “这马上干完了,你就不要沾手了,进屋暖和暖和去。”

  李龙笑笑说:

  “不碍事,你们两个才应该进屋里去哩。这活啊,我跟着我哥那是会干的。”

  其实本身也没多少活,就是怕雪化零件进水生锈了,提前用油封好,去年入冬前做过一遍,现在算是查漏补缺。

  不过十几分钟,一家几口人都擦手收工进了屋子。李娟和李强两个在屋子里学习,看到李龙进来,起身打招呼,然后继续。

  梁月梅在厨房里准备午饭,看李龙过来,也笑着说:

  “老娘今儿早上还说小龙有几天没过来了,看这不就来了?”

  杜春芳难得的有些不好意思:

  “这大冬天的…他有车也方便。”

  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啥。

  “我去队长那里一趟,”李龙一边洗手一边说道:“给他说,开春后要组织人把小海子两边的防洪渠给清一下,今年洪水肯定大。对了大哥,”

  他看向李建国,拽过毛巾擦了擦说道:

  “开春后,你得开着拖拉机把那个防洪渠给再推一下,口子得推大一些。”

  小海子两边的防洪渠和小海子上游是通的,原来就有,近两年慢慢扩大口径。上游的洪水冲入小海子,同时也会进入两边的防洪渠。防洪渠里的水会流下去进入干渠和苇沟,流到下游的大海子和其他水库。

  两条防洪渠的作用,就是小海子里的水达到一定水位,就会倒灌进入防洪渠,然后从防洪渠流出去。因为防洪渠和小海子共通的位置在小海子的上游左右两边,所以不至于会把小海子北坝线冲垮,而且大鱼也不至于因为水流过大而全都被冲走。

  因为近水源,防洪渠里淤泥会比较多,而且里面的芦苇等水草长的非常茂盛,也会影响泄洪速度。

  李龙估计今年的洪水一次下来的量应该特别的大,所以必须得把防洪渠清干净,最好能挖深一些,让这边容水量大一些,然后再把小海子的北坝线加固加厚,这样双管齐下,洪水来的时候,小海子应该就能保住了。

  李龙的意思李建国很明白,他说道:

  “这个没问题。开春后,地温没起来,犁地啥的活还没开始,到时我就能开着拖拉机,带着推土板,去把这活干了。”

  “那不白干吗?”杜春芳嘟囔着,为个人出钱干公家的活有些不满。

  “老娘,我最开始赚的钱就是从小海子里赚的钱,前几年老爹也从中赚了不少钱吧。现在咱们就当是把赚的钱花一部分在上面,不算啥。”李龙给解释着。

  “对啊,我逮了那么多鱼,卖的那么多钱,这咋也得干点实事。”李青侠很豪爽的说道,“老大,这油钱我出了!”

  “就你能!”杜春芳瞪了李青侠一眼,随即笑了。

  她并不是个小气的,只不过觉得这事关队里的事情,至少队里应该有个说法。

  “娘,这小海子名义上是小龙承包的。”梁月梅从厨房里出来,站在门口说道,“咋说也该小龙管,这个你就别操心了。”

  “不管不管,我才懒得管哩。”杜春芳洗完手直接就进了里屋,往火墙边上一靠说道,“我在屋里烤火不舒服吗?就是这老天整不明白,都到这时候了,还见天的飘小雪…”

  的确,虽然天气预报报的是晴天,但实际上空中扬扬洒洒的还是在飘着雪花。

  中午在大哥这里吃的饭,梁月梅蒸的米饭,炒的辣子鸡,里面放的一些咸菜,别有一番风味。

  李龙发现李娟和李强两个学习都有点过了,好像自己过来的这段时间,两个人除了吃饭和偶尔上厕所,两个孩子都在屋子里学习,外面有人过来叫着去玩都不去。

  “娟,强强,你们两个要劳逸结合啊,该玩就得玩,学的时候那肯定好好学,不能光学不玩,这神经太紧张了也不好。”

  “知道了。”李娟和李强一起应了一声,李强看了看姐姐,李娟眼睛还盯着书本上。

  “行了行了,去玩吧。”李龙开始赶着两个孩子起来,“不能这么拼,身体别搞坏了。”

  “小叔,主要还是顾姨给寄过来的这些资料,好多我都不懂不知道,以前觉得我在我们学校的学习成绩怪好哩,拿着这些资料一比才知道,差得太远了…”

  “嘿,可不是这么比的。”李龙急忙摆手,“这是你顾姨从燕京带回来的资料,你拿着看,那是让你拓展知识面,不是让你死磕这些东西。

  你上学了要比的是你周边的那些同学。有余力了可以把这些学一学,但不是说让你完全吃透这些东西…可以学,但不至于,明白吧?”

  李娟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李龙心说要自己说的那么直白吗?

  “咱们北疆的教学质量是没燕京好,或者说差的远。”李龙说道,“所以呢,你学的这些,在燕京那边可能比较正常,但在咱们这里,算超纲了。

  你没必要把自己压的那么紧,对吧?其实无论是考高中还是考大学,和你竞争的就是同地区的同学,而不是全国的同学,明白吧?”

  李龙的意思是让李娟解压,别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李娟明白了。

  她其实这段时间也是有点魔怔了,毕竟看着那些资料里五花八门的内容,真的有些灰心了!原以为学校教的那些东西学会就很不错了,况且在年级名列前茅,还有点小骄傲呢。

  结果这些资料把她给打懵了,竟然还有这么多拓展知识!

  好吧,这很正常,毕竟世界那么大,玛县,或者说乡里,这才算多大一点儿?

  等上了高中李娟就会发现,自己在乡里引以为傲的成绩,到县里不说不值一提,可能也只是中游,还要继续努力。

  就李娟和李强来说,李娟不是天赋型的,在学习上不那么聪明,但肯下苦功。

  李强就是比较聪明那种,天赋型的,而且因为上学的时候年龄小,心无旁鹜,所以学习起来反倒比较容易专心,加上有姐姐在刺激当榜样,所以成绩也比较好。

  今年李娟要考高中,李强要上初中,两个人都要进入新的学习领域,这时候都会有些紧张和不安。

  正常,只是需要开解。李娟考高中应该没问题,但进入高中后,可能还需要一番努力才能考个好大学。

  李强就好一些,现在基础打的不错,学习的兴趣也有,后面可能会比李娟要强一些。

  上一世就是。

  李龙把李娟劝动了,她放下了书本,小心的夹了个纸条当书签——原本他们两个看书做作业的时候都是习惯性的折角作标记,还是李龙给他们说了这样比较好,还不损伤书。

  两个孩子出去玩了,梁月梅在厨房里一边收拾一边说:

  “也就是听你的话。我和他爸两个劝都劝不了,天天就看书,我们都害怕把眼睛看坏了。”

  “知道紧张,知道看书是好事,就是得把握个度。”李龙笑笑,“要是明明昊昊以后能这么好学,那就好了。”

  “你懂的那么多,晓霞又是在教育上的,那肯定是没问题的。”梁月梅对这个非常的肯定。

  从四队回去,李龙就想着是不是再进山一趟。好不容易弄回来的几吨肉,现在直接就卖完了,剩下的为数不多一些带骨头的,家里留着吃。还时不时有人打电话要。

  他还没来得及去山里,陈红军就打来电话,说明了自己的心思。

  “真要搞?”李龙当时提建议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确定陈红军真的会停薪留职,毕竟铁饭碗端久了,人是会有依赖性的,不太敢主动去改变什么。

  “搞,现在这工作,真不想干了。当然,也是想赚些钱,同时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陈红军说道,“院子我看好了,手续也好办,价格我也打听了一下,办停薪留职的手续我也问了——

  其实坏在这上面了,我这一问,领导那边没把好关,有些人知道了,我这不就被架起来了嘛,想想我干脆就直接办了,干就干嘛,反正又不是干不了!不过大头还在你这里,所以找你求援来了!”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陈红军并不是找他借钱,而是让他入股。

  “虽然我在收购站干了那么久,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你这两年发展得很好,所以现在我得向你学习。”陈红军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你入股了,我这边有什么事情,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向你请教。

  而你拓展出来的那些人脉,就比如内地的客户买家我也可以直接用上。要是你不入股纯借给我钱,那我拿了钱之后还真就不好意思向你请教了。”

  尽管陈红军的理由很充分,但李龙看出来了,陈红军是想拉自己赚钱。

  无论是李龙还是陈红军都清楚,在北庭开一家收购站,只要不那么狠的压价,只要服务态度好一些,赚钱是必然的。

  当然现在因为李龙这个收购站的名气比较大,甚至于已经在北庭、呼县甚至于乌城的一部分地区,二道贩子都知道李龙这个收购站的大名,知道这里价格公道、服务质量好。

  但并不是所有人搞到的物资,都值得专门从远处买个车票跑到玛县去的。

  所以北庭这边陈红军要开收购站,必然是能开好赚钱的。而陈红军感谢李龙在这个时候又帮自己一把,便干脆就让李龙入股分红算了,也算是回报。

  “那怎么个入股法?”李龙没有推辞,陈红军敢给,他为什么不敢要呢?这是好事。

  “你给我一万块钱,包院子、前期的流动资金差不多就够了。然后呢,半个月,差不多收半个月,你就得给我找个出货的,这样的话我这边资金就能流动起来,最多三个月,收购站就能盈利了。”陈红军算好的,李龙一问,他就直接说出来了。

  “一万块钱可能不够。”李龙想想说,“这个冬天雪太大,许多人都已经知道,黄羊皮子贵,其他皮子也不便宜,反正比去年都涨价了。所以打这个玩意的特别多。

  赵辉才走,再来至少也得到三月中旬了,这样,我给你打两万块钱,你先用着,不够再说。皮子、药材这样的,只要来了咱们就收,肯定不存在卖不掉,其他的哪些能收哪些不能收,我再给你说…”

  “我原打算一万块钱,给你三成股,你就专门分红行了。现在你给我两万,让我怎么给股?”陈红军为难了。

  “两万块钱,也是三成股。”李龙笑着说,“老陈,我给你说,就你自己其实不到一年就能赚两万块钱。有我这钱的投入,可能半年就赚回来的,剩下的我是纯赚——你进入这一行就知道子,有一个老手掌着收购站,这钱来的是真快!”

  这和陈红军原来想的不一样。他觉得一万块钱真的很多了——原来在收购站,以千为单位的钱经常经手,所以没感觉有多少。

  但收购站关了,回到这里后他才慢慢反应过来,以前经手的以千为单位的,那都是公家的钱,不是自己的。自己的钱每个月就是那一百块不到的工资,想要存到上千块钱,不吃不喝得一年!

  那一万呢?这个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万元户真的很难。

  特别是这些拿固定工资的,没有外快的,真的很难。

  陈红军给李龙要一万块钱入股,作为三成股份的股本,他是认真考虑,把自己的能力算进去的。

  毕竟这年头一万块钱,在北庭买好多套院子,真存起来的话,每年的利息都上千了。

  没想到李龙对他的作用看得比自己看得还要重。

  所以陈红军略感不妥——两万块啊,那自己付出什么呢?就是自己一个人。自己一个人的能力,现在算四五万块钱?

  自己在李龙眼里,还真值钱啊!

  他突然有种不和谐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因为在单位里,真正觉得自己有本事的没几个,嘲笑自己从小县城回来的倒是不少。

  就算是一起回来的那几个,明面上怂恿着自己开收购站,停薪留职,但只有一个是希望跟着自己干,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其他人嘴上是那么说,实际上未尝没有看笑话的。

  支持自己的,除了自己的妻子,就是李龙了——李龙是用真金白银来支持的啊。

  两万块钱…哪怕当初在玛县干收购站的时候,一下子也没经手过这么多钱!

  陈红军觉得,自己要不干,还真就对不住李龙了。

  “要不,咱们对半股吧?”陈红军对于自己的能力认知觉得,还是不够,李龙投入这么多钱,才分三成,实在太少了。

  “老陈哥,我给你说,”李龙在电话里笑笑说,“我给你说啊,收购站真的赚钱,等你赚到钱,发现收购站赚钱很容易,那时候你就会觉得五五分成不公平了。

  毕竟干活的是你,我就只出了钱…所以现在咱们就说好,我只出钱,剩下的都是你来干。所以你占大头是应该的。”

  李龙钱来的容易,当然他也知道陈红军开了收购站,肯定是不如自己这边收购站赚的多,但赚是肯定赚的。他现在入股就是占个先手。

  等陈红军赚到钱了,就明白自己投入的这些钱,在这个时候还能起个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到那时候,最多算锦上添花。

  有些普通老百姓明明有机会为什么赚不到钱?不就是因为没本钱没办法试错吗?

  陈红军就是这样的,而李龙愿意给他试错的本钱和机会,从他这里拿钱给陈红军去试,当然主要还是陈红军成功的几率很高。

  这个投资,基本上是稳赢的。

大熊猫文学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