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1987章,兵谏?又?

  重庆。

  国军最高统帅部。

  文白将军刚刚上班,就发现气氛不对。

  怎么气氛那么热烈?

  好像打了胜仗似的?

  哪里又有高兴的事?

  他下班以后,就不再过问军务。

  反正统帅部时刻都有人轮值的。他没必要那么着急。

  就算是天塌下来,也是请示委座。

  看到自己秘书。

  “报告部长,日寇撤出岳阳了。”

  他的秘书急匆匆的上来报告。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文白将军愣了愣。有些不可思议。

  日寇?主动撤退?

  放弃岳阳?

  怎么可能?

  那可是战略要地啊!

  能够切断重庆和长沙之间的水上联系。

  而长沙和重庆之间,水上交通又是最方便的。陆路非常难走。

  在岳阳被日寇占领以后,人员和物资,都需要经过常德,才能到达长沙。耗时费力。困难重重。

  “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昨晚。”

  “日寇为什么撤退?”

  “专员大人回到长沙了,下令向岳阳进军。”

  “张庸?”

  文白将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难怪。

  原来是张庸回到长沙了。

  然后排兵布阵。准备强攻岳阳。他回来的任务就是这个。

  结果没想到,日寇居然跑了。

  古怪…

  日寇那么害怕张庸吗?

  张庸才开始下达攻击命令,部队才开始动作,日寇就跑了?

  不是…

  你是有多担心被消灭。

  驻守岳阳的是日寇哪个部队来着?哦。第三师团。

  这个第三师团,也是日寇的最古老的师团之一。可以说是国军最熟悉的对手了。

  从淞沪战场开始,这个第三师团就一直和国军作战。没有离开过。

  其他师团,调来调去,唯独第三师团,始终如一。

  可以这么说,有一半以上的国军番号,都和这个日寇第三师团交战过。

  这个第三师团不但实力强,还很狡猾,哪怕是张庸,也没有重创过它。

  没想到,这次居然跑的这么快。

  果然,还是张庸来了才能治它。

  专治各种不服。

  “部长,你说日寇是不是害怕了?”

  “是的。”

  “还是专员大人厉害啊!声名在外,都还没动手,日寇就吓破胆子了。”

  “是的。”

  文白将军点点头。

  成也第三师团,败也第三师团。

  如果是换一个不重要的师团驻守岳阳,日寇或许还敢拼一下。

  那个园部和一郎,也是有点水平的。

  上次袭击襄阳、荆门、宜昌等地,就是他策划的。

  很准确的击中第五战区的软肋。导致张自忠殉国。

  幸好又是张庸救火队长。

  现在,面对张庸,园部和一郎不敢冒险。

  估计日寇大本营也不敢。

  万一第三师团被重创,甚至全歼,影响太坏了。

  这种常设师团,是日寇陆军的核心。不容有失。

  之前,在苔儿庄,日寇第五师团、第十师团被重创,直到现在依然元气大伤。

  一支部队如果被重创过,或者全歼,哪怕是新组建,战斗力也是大打折扣的。

  相对来说,那些20多,30多番号的师团,损失也没事。

  “部长,还有个好消息。”

  “哦?”

  “进攻信阳的日寇也全部缩回去了。”

  “好事。”

  文白将军已经明白。

  日寇是在收缩兵力。以防不测。

  它们现在估计是只求守住汉口。其他都可以不管。

  还是以前冈村宁次的战略。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其他地方丢了就丢了。唯独武汉不能丢。

  利用武汉周围的坚固工事,逐渐消耗国军的兵力。让国军难以为继。

  如果国军不进攻武汉,那双方就继续对峙。

  又回到以前的局面。

  果然…

  宝塔山下那个人说的很对。

  真的是持久战啊!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你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零零星星的战斗,影响不到全局。

  日寇已经没有机会攻克长沙,或者重庆。国军也没机会收复武汉。

  于是,双方就在岳阳附近,相互对峙。

  直到某一方出现较大变化,导致双方的实力天平出现失衡。

  或许五年…

  或许十年…

  “专员大人有没有报告统帅部,说下一步的计划?”

  “没有。”

  “好。”

  文白将军坐下来。

  那就没事了。又是按部就班的一天。

  其实统帅部就是橡皮图章。

  要么是委座决定。

  要么是下面决定。

  统帅部制定的作战计划,很少有执行到位的。

  大多数时候,就是负责表彰。

  所以,他的工作是很轻松的。

  现在,张庸回来了。就更轻松了。

  甚至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可以一杯茶,几份报纸,然后过一天。

  什么?

  很忙?

  你忙什么?

  你有什么需要忙的?

  前线打仗又不是需要你。

  你也不知道前线的实情。

  然而,秘书刚走。崔可夫就急匆匆的来了。还直接来找文白将军。

  “崔可夫先生,你有什么急事?”

  “我要去长沙。”

  “现在?”

  “对。”

  “崔可夫先生,我需要报告我们委座。”

  “我知道他在哪里。他就在机场那边。我去机场直接找他。”

  “崔可夫先生,你能告诉我,你这么着急,是有什么事吗?”

  “我要去找张庸。”

  “找他?”

  “对。我要和他当面谈谈。”

  “谈什么?”

  “如何消灭敌人。”

  “呃…”

  文白将军欲言又止。

  心想,专员大人的战斗方式,你估计学不来。

  不但你学不来。估计其他人也学不到。没有人能学到。专员大人是独一无二的。

  否则,委座跑白市驿机场做什么?就是道德绑架啊!

  用自己的“辛苦”感动张庸。

  果然,张庸最终还是吃软不吃硬,还是回来了。

  但是,张庸回来以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去白市驿机场。而是降落在长沙。

  然后直接调兵遣将,准备攻击岳阳。

  委座在白市驿机场。显然是白等了。

  幸好没事。

  回来就好。

  于是委座也回去黄山官邸了。

  说明什么?

  说明专员大人还是有点介怀。

  我回来是回来了。但是,我不想见你。我听调不听宣。

  你让我回来收复岳阳。我收复了。

  下一步,未知。

  想了想,文白将军缓缓说道:“崔可夫先生,张专员可能对你有些误会。”

  “有什么误会?”崔可夫顿时睁大眼睛,“我和他怎么可能有误会?我和他没有吵架,也没有分歧啊!”

  “张专员是不赞成反攻武汉的。”文白将军语调逐渐严肃。

  你丫的,回头就忘是吧。

  反攻武汉的计划,是谁最先提出的?

  都是你们苏联人,还有美丽国那谁,背后嘀嘀咕咕的。

  以为你们出武器,美丽国出钱,就能达成。

  谁知道,适得其反。还丢了岳阳和南昌。局势一度非常被动。

  在日寇的连续反击中,国军损失了十万人以上。

  这是妥妥的偷鸡不着蚀把米。

  回想起来就烦躁。

  “计划没有错误。是你们没有执行到位。”

  崔可夫急眼了。

  他觉得自己没错。甚至优秀。

  就和他进攻芬兰一样。每一步计划都是正确的。

  都是下面的部队没有执行到位。

  不是他的错。

  是下面部队的错。

  没有按照要求到达指定的地点…

  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消灭指定的敌人…

  国军在这个方面更是糟糕。

  漏洞百出。

  连换防都能出现致命漏洞。

  如此水平的战斗军队,他崔可夫也是非常不满意的。

  “崔可夫先生…”

  文白将军努力遏制怒火。以免爆发。

  毕竟,对方是苏联军事代表团的团长,代表是苏联人官方。

  目前,国府还需要对方的军事援助。

  “都是你们太菜!”

  结果没想到,崔可夫反而是来劲了。

  这段时间,他也是憋了一肚子的气。想要发泄出来。

  对于国军的战斗指挥,他算是看透了。

  都是一帮蠢货。

  包括那个委座。

  根本就没有一个出色的高级将领。

  全部都是蠢货。被日寇打的根本无法还手。甚至连招架之功都没有。

  功过不分。

  赏罚不明。

  岳阳丢了,是谁丢的?为什么不枪毙?

  南昌丢了,是谁丢的?为什么不枪毙?

  那些总司令、军长、师长,都没有人受到像样的惩罚。

  最多就是撤职了事。

  怎么可以如此潦草。

  军纪岂是儿戏。

  必须枪毙。

  必须严惩。

  “同样的部队,为什么张庸指挥就能取胜?”

  “为什么换一个人,就会被打败?”

  “还不是因为你们太差?”

  崔可夫大声嚷嚷。

  他觉得自己最近是受委屈了。

  什么责任都往我的身上推。都说是我的责任。

  开玩笑…

  这帮蠢货!

  我要反击!

  “不错!是我提议反攻武汉的!”

  “但是,我当时的提议是张庸指挥!但是你们偏偏要换成陈诚!”

  “你告诉我,为什么会临阵换将!”

  “为什么是陈诚?”

  “陈诚根本不懂战斗指挥!”

  “你们委座也不懂!”

  “是不是你们和美国人串通好的?”

  “混蛋!”

  崔可夫一口气爆发出来。

  最后连脏话都飚出来了。

  算是彻底发泄。

  周围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完蛋了…

  崔可夫和文白将军闹起来了。

  不对…

  他不是针对文白将军。

  他是针对国军所有人啊!包括委座在内。

  你听。

  他刚才说了什么?

  居然说委座不懂战斗指挥。

  和陈诚一样。

  “你…”

  文白将军也是愣住。

  他没想到,对方情绪居然如此激动。

  不是。

  是你提议张庸指挥?

  然后是其他人换成陈诚的?然后导致惨败?

  晕了。

  真是云里雾里。

  上面有人说是崔可夫的提议。

  现在崔可夫又说是其他人的提议。和他无关。

  得,真相不得而知。

  “崔可夫先生,请你冷静。我先向你道歉。”

  “哼!”

  崔可夫显然还是很不满。

  悻悻的转身就走。

  他要去长沙。

  去找张庸。

  他要和张庸一起制定作战计划。

  这不是他的主意。

  是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秘密指示。

  要他直接和张庸对接。

  不要中间商。

  文白将军:…

  皱眉。

  崔可夫这样子,有问题。

  他去找张庸,不知道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现在,张庸的情绪还没完全下来呢。

  要是得知事情的真相…

  后果不堪设想。

  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的局面,又要引发惊涛骇浪。

  “来人!”

  “到!”

  “立刻接黄山官邸。”

  “是。”

  长沙。

  九战区司令部。

  张庸懒洋洋的起来。神清气爽。

  天公作美,昨晚居然下雨。一刷往日的酷热。睡的舒坦。

  他在九战区司令部也有一间办公室。

  就是原来刘峙那个。

  那个办公室太大太豪华,薛岳不要。

  薛岳自己的办公室,就是小小的。因为他基本泡在作战室。

  于是将外面的牌子临时换了,改成专员办公室。

  张庸觉得这样也挺好。免得浪费。

  可以自己打高尔夫球。

  什么?

  别人说三道四?

  他会在乎别人?

  光头说是在重庆机场等他,他也没有过去。

  你继续等。

  我回来了。

  但是,我还不想见你。

  “铃铃铃…”

  “铃铃铃…”

  忽然电话响。随时拿起听筒。

  结果发现对方的声音很陌生。

  “专员大人,出事了。杨森要造反…”

  “谁?”

  “杨森。第27集团军司令官。”

  “他?”

  张庸皱眉。

  杨森造反?

  搞笑…

  我一定是还没睡醒。

  其他人都有胆子造反,唯独这个杨森不会。

  打哈欠。

  觉得还可以睡一会儿。

  办公室的大门忽然被推开。一个参谋快步进来。

  “报告专员,有紧急情况。”

  “什么事?”

  “驻守平江的第27集团军声称要兵谏,不肯接受调防命令…”

  “兵谏?”

  张庸歪头想了想。

  这两个字,好像很久没有听到了。

  上次兵谏的那个,现在被关押在哪里,连他张庸都不知道。

  杨森…

  这是想死吗?

  不对。

  杨森怎么可能兵谏?

  给他十个胆子,他都不敢。除非是有什么阴谋。

  淡定。

  天塌不下来。

  兵谏就兵谏。

  自己搬个小凳子看热闹。

  有人三天两天的闹兵谏,那才好玩呢。

  兵谏谁啊?

  肯定是光头啊!一次谏完又一次…

  摆摆手。

  “知道了。你出去吧!”

  “是。”

  参谋退出去。

  张庸拿起话筒。发现已经挂了。

  嗯,小事一桩。

  杨森那个集团军,其实就是空架子。

  真正有点实力的,就是一个20军。但是那个20军,能打的最多五千人。

  换言之,就是杨森麾下,有战斗力的,就是五千人左右。

  手里就这么点兵力,还玩什么兵谏。

  宪兵一个团都能收拾。

  何况是在九战区。九战区精锐云集。

  放下话筒。

  坐下。

  闭目养神。

  哈欠连天。

  雷达地图提示,薛岳来了。

  同时到来的,还有他的老搭档,参谋长吴逸志。

  得,没办法继续打瞌睡了。

  站起来。

  “总司令。”

  “张专员,打扰了。”

  “杨森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唉…”

  薛岳忽然脸色沮丧。

  吴逸志也是低着头。

  张庸:???

  奇怪。

  怎么回事?

  怎么像两个认罪的孩子?

  你一个战区司令长官,一个战区参谋长…

  “吴参谋长,你说。”

  “这件事,我们也是受人所托…”

  “然后呢?”

  “准备解除杨森所部的武装。”

  “为什么?”

  “有人需要27集团军的番号。”

  “没有委婉一点的办法?需要这么激烈?对方没有脑子的吗?”

  张庸皱眉。

  这种事,他毫不奇怪。

  番号争夺,向来都是黄埔嫡系的拿手好戏。

  准确来说,就是光头的起家本领。

  将杂牌军取缔,然后换上黄埔嫡系。李代桃僵。

  此消彼长。

  黄埔嫡系自然越来越强大。

  相反的,那些地方派系,就会越来越弱小。

  利用这样的策略,光头已经完全消灭了湘军、皖军、直军、鲁军等等。

  如果不算张庸督察的部队,东北军(奉系)也已经被吞并的差不多了。

  哦,还有一个陕军。残部在第四集团军。

  严格说起来,他张庸也是既得利益者。具体就是那个26集团军。

  26集团军原来是名副其实的杂牌,司令官是徐源泉。现在已经不知所踪。现在的集团军总司令是吴克仁。

  但是!

  必须说个但是。

  这种事,一般都有由头的。

  就算对方不情愿,也不可能激烈反抗。

  怎么就搞的杨森炸毛了?

  须知道,杨森是非常圆滑的。轻易不会走极端。

  如果是将他逼得走极端,说明对方的手法真的很拙劣。又或者是欺人太甚。

  薛岳沉默。

  吴逸志也沉默。

  “没有给钱?没有给其他好处?”

  “没有…”

  “不是。谁干的活?这么粗糙?”

  “第五军…”

  “杜聿明?”

  “是的。”

  吴逸志无奈回答。

  这件事,他和薛岳也没想到。

  因为具体操作是杜聿明负责。出动的是第五军。

  然后…

  就出事了。

  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

  “等等!”

  张庸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所谓的沸沸扬扬,就是外界都知道了?

  也就是说,杨森是提前安排好的。早就将消息给传播出去了?

  果然,就说什么兵谏。都是扯淡。

  不过是噱头。

  但是,确实吸引眼球。

  兵谏两个字,肯定会火速成为焦点。

  和后世一样,这年代也有眼球经济。

  必须搞出一点新花样,才能让外界注意到。然后连篇累牍的报道。

  很显然,杨森做到了。

  这个老狐狸。

  杜聿明还是莽啊!脑子太单纯。

  每次干这样的脏活,都是暴力有余,手段不足,被人诟病。

  “现在外国人都知道了。”

  “哦。”

  张庸坐下来。

  行,没事了。

  其实就是一场闹剧。

  事情闹大了,对杨森就安全了。

  事情闹的越大,知道的人越多,光头就越是投鼠忌器。

  桂系、晋系、滇系,都会声援的。

  唇亡齿寒啊。

  现在如果不声援杨森的话,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所以…

  “吴参谋长!”

  “到!”

  “以我个人的名义,向统帅部发报,建议撤销杜聿明第五军军长职务。”

  “啊?”

大熊猫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