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1996章,拉锯

  报告!」

  「专员大人,十八军先头部队赶到了。」

  「请。」

  张庸神色淡然。

  雷达地图早就提示胡琏到来了。

  必须承认,这个胡琏,速度确实很快。一直跟着先头部队行动。

  怀疑这个家伙,打仗的时候,可能亲自到最前线去侦察。然后迅速判断情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还别说,这个家伙的战法,还是学到了教员的一些皮毛。

  难怪教员会注意到他。

  「嗒嗒嗒.」

  「嗒嗒嗒——」

  马蹄声响起。有一个连的骑兵赶到。

  都是相当精锐的国军骑兵。披挂齐全。全套的苏式雨披。还有军靴。

  后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苏援,总是提的不够详细。

  其实,在目前这个阶段,苏援还是很多的。种类也很丰富。

  有大量的物资运输到兰州。然后分发给国军。土木系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般国军的骑兵连,可没有这么整齐划一的雨披。

  包括张庸督察的部队。都是依靠缴获日寇的雨披。

  张庸自己也没有苏式雨披。

  勒停。

  下马。

  胡琏快步来到张庸面前。

  立正。

  敬礼。

  「报告!专员大人,十一师奉命前来报到!」

  「辛苦了。」

  张庸举手还礼。

  注意到胡琏没有提到十八军。

  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十一师没有带十八军前缀。

  和胡琏简单交谈。了解情况。

  果然,胡琏始终抗拒提到十八军。都是只提自己的十一师。

  可以明显感受得到,他对军长彭善是不太敬畏的。甚至抵触。由此推断,彭善的威信,确实不足。

  须知道,胡琏乃是黄埔四期。和101是同学。自身战功其实一般。

  国军里面战功比他大的多了去了。

  这个家伙,就是滑头。

  或者说精致利已主义。

  有好处,立刻扑上。

  有危险,立刻躲开。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的眼光确实不错。

  能够准确判断战场局势,也算是一种本事。

  「胡师长。」

  「到!」

  「这次,十一师是要啃骨头的。」

  「明白。」

  「你真的明白吗?」

  「卑职—..」

  胡琏沉默。欲言又止。

  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位,不容易敷衍。

  对方特别反问,显然是有特别意义。这句话不好接。接了就要负责的。

  「你们十一师擅长攻坚吗?」

  「当然。」

  「那好。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攻坚。」

  「卑职.」

  胡琏想要说,要不,安排我去打运动战?

  其实,我擅长打运动战。真的。

  然而,话到嘴边又缩回。暂时不敢说出来。

  「..—.卑职立刻安排。」

  「你的部队,从大城镇出发,向西山镇、石埠镇进攻。」

  「是。」

  「按照规定路线前进。一往无前。无论遇到什么障碍,都必须消灭。」

  「是。」

  「你的部队打光了,十八军顶上。十八军打光了,我顶上。」

  「啊—..—」

  胡顿时然。

  不是,专员大人的命令,有杀气啊!

  到那样的地步了吗?

  「我会在南昌周围展开四个军。每个军一条攻击路线。」

  「没有样攻。都是主攻。」

  「每个军都要沿着指定的攻击路线前进。无论遇到什么事,方向始终不变。」

  「第四军从南面。第五军从西南面。第十八军从西面。第一百军从西北面。」

  张庸的命令很简单。

  就是进攻!进攻!进攻!一直进攻!

  没有大招。

  只有平A。

  就是一路向前推。

  将日寇的所有防御阵地都碾碎。

  「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卑职坚决执行。」

  「有困难没有?」

  「专员,我需要重火力支援。」

  「我给你配备十二门155毫米法制榴弹炮。」

  「那就太好了!」

  胡琏顿时心花怒放。信心满满。

  在宜昌、荆州作战的时候,他见过那些155毫米榴弹炮。

  都是超大口径的家伙。杀伤力很大。当时就非常羡慕了。

  可惜,一直都没有机会配属。

  现在,终于来了。

  虽然是只有十二门,那也很多了。

  他一个师,有十二门重炮,绝对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

  「专员大人,第五军新编22师先头部队到了。」

  「请。」

  张庸点点头。

  雷达地图提示,邱清泉来了。

  这个家伙速度也挺快的。走的是南线,居然也赶到了。

  看来,他应该是开车的。比胡琏的骑马速度明显要快。

  果然,一会儿以后,邱清泉到了。

  确实是机械化部队。虽然是只有一个营。但是有十几辆卡车。

  邱清泉现在是第五军的副军长,兼新编22师师长。这次作为前锋到来,曙满志的样子。

  丝毫没有远程赶路的疲惫。精神焕发。

  停车。

  下车。

  快步上来。

  立正。

  敬礼。

  「专员大人!邱清泉向你报到!」

  「辛苦了。」

  张庸举手还礼。

  看看邱清泉带来的士兵。

  清一色的苏械。都是莫辛纳甘步枪。

  这不奇怪。本来第五军装备的都是苏械。现在还没美械。

  但是,有些奇怪的是,居然有大盘鸡。

  也就是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使用47发弹盘那种。

  在张庸的印象里,苏联人的援助武器清单里面应该是没有的。

  嗯,是以前没有的。可能是新增加的。

  大盘鸡的性能其实不错。

  弹药足够的话,其实能和MG42手腕的。

  战场很复杂,并不是说MG42射速超快,就能稳胜的。各种影响因素很多。

  波波沙搭配大盘鸡使用,比MG42搭配毛瑟98K火力更猛。

  德国人的MP40冲锋枪产量始终不足。

  德制武器的产量,向来都是致命缺陷。

  「邱副军长。」

  「胡师长!别来无恙!」

  胡琏和邱清泉打招呼。看得出,前者有些勉强。

  如果是换一个场合,估计胡琏会静悄悄的溜走。但是,在张庸面前,他还不敢。

  张庸注意到,邱清泉对胡琏,眼神似乎有些嘲弄。

  双方确实不是同样的风格。

  邱清泉讲究的是火力为王。

  他在德国学到的,就是用最凶猛的火力摧毁对方。

  相对来说,胡琏就是纯粹的土包子了。没有出国留过学。和邱清泉完全是不同的路子。

  「胡师长,任务明确没有?」

  「明确了。」

  「进攻路线是什么?」

  「从大城镇出发,沿着西山镇、石埠镇进攻。」

  「好。去做准备吧!」

  「是。」

  「明早七点,准时开始攻击!」

  「是!」

  胡琏答应着离开。

  邱清泉斜眼看着对方的背影。有点不屑。

  果然,王牌军和王牌军之间,也是有矛盾的。谁也不服谁。都想压倒对方。

  第五军,是国军唯一的攻击军。是最早定下来的。

  胡宗南的第一军,还是张庸帮忙争取,才被列为第五军的替补的。

  相对于第五军来说,第一军的重武器,可能还没有全部配备到位。综合战力不如第五军。

  十八军,虽然是土木系的主力,但是肯定不如第五军。

  「邱副军长。」

  「专员大人,请你指示。」

  「你们的大部队需要多久才能到达?」

  「我们新编22师的步兵,后天就能赶到。但是坦克和重炮,要等一个星期。」

  「那我先给你们讲一讲进攻计划吧!」

  「好。」

  张庸于是开始简单见解。

  给第五军划定的攻击路线,是沿着赣江西岸前进。

  「一路直推。」

  「直到攻入市中心为止。」

  没什么战术。

  同样是平A。

  然后第四军从赣江东岸攻击前进。

  「明白吗?」

  「明白!」

  「好。你们自己做攻击准备。进攻时间你们自己决定。」

  「是。」

  「需要弹药补充的话,来找我。」

  「是。」

  邱清泉愉快的答应。

  和专员大人一起战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开打。

  对于他这样崇尚火力为王的指挥官来说,弹药是越多越好。最好是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

  新编22师自己就有重炮,有坦克,所以,不需要补充。

  于是让邱清泉回去准备。

  「报告——

  「报告—」

  不断有军官到来找张庸。

  都是报告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一句话就解决了。

  时间过得很快。

  一晚上又过去。

  「轰—.·

  「轰.」

  早上七点,炮声隆隆。

  胡琏指挥的国军11师,准时对日寇阵地发起炮击。

  作为土木系的骨干部队,或者说是陈诚的起家底子。11师的技术兵种,还是很多的。

  那些刚刚送来的155毫米榴弹炮,很快就被他们摸索学会。

  显然,在技术积累方面,第四军差很多。

  哪怕是100军,也远远不如这个十八军。

  「轰——」

  「轰.」

  从中午开始,第四军也开始投入战斗。

  吴奇伟亲自督阵,带着第四军和第65军,在赣江东岸展开。

  同样是重炮开路,猛轰日寇阵地。

  一时间,日寇前沿阵地,硝烟弥漫,尘土飞扬。

  哪怕是白天,前线也是黑烟遮云蔽日的。好像是世界末日一般。

  然而,日寇并没有崩溃。

  日寇依然在负隅顽抗。死死坚守阵地,哪怕是整个小队都被炸死。也没有退却的。可以说是十分顽强。

  「轰—」

  「轰.」

  到晚上,第五军开始在赣江西岸发起进攻。

  使用的是刚刚到来的75毫米山炮。虽然口径不足。但是射速快啊!一分钟能打十五发以上。

  仗着专员大人在场,有足够的弹药补充,所以,意大利炮打的很凶。

  同时,邱清泉派出步兵,开始进攻日寇阵地。

  到凌晨十二点。第五军已经前进了一千五百多米。楔入日寇阵地。

  「这个第五军,确实擅长攻坚。」

  「国军第一攻击军,名不虚传。」

  张庸接到战报。若有所思。

  后来的第五军,敢那么狂,是有理由的。

  单纯论重武器,其实第五军比整编74师要强。后者是名气大。

  但是没高兴多久。

  凌晨两点,日寇组织反扑。

  大群大群的日寇拼命的扑上来,悍不畏死。

  趁着夜幕,敌我双方完全纠缠在一起。导致邱清泉只能干着急。

  炮火无法掩护。会将自己人也炸掉的。

  此时此刻的他,还没后来那么疯狂。还没有大骂敲沙罐什么的。

  结果就是—

  阵地丢了。

  被日寇反扑出来了。

  新编22师伤亡了一个营。五百多人。

  「狗日的!」

  「我敲它们沙罐!」

  终于,邱清泉开始骂出自己的专属名言。

  然后继续组织兵力进攻。

  刚刚赶到的苏联T26坦克部队,也被派上战场。

  又是一天的激战。

  张庸在后面默默观战。并没有过多干预。

  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后勤部长。负责供应部队足够的弹药。主要是炮弹。

  无论是什么炮,需要炮弹的话,就派人来搬。

  人手不够,还有汽车。

  但是具体怎么打,张庸没有干预。

  你们都是前线将领,拥有火力优势,还不懂怎么打?

  结果情况不太好。

  十几辆T26坦克,很快被打残。

  装甲还是太薄弱了。容易被日寇的地雷。或者炸药包炸碎。

  「狗日的!」

  「我敲它们沙罐!」

  邱清泉的骂声是越来越大了。

  着急了。

  红温了。

  开局不利。

  日寇果然不好打。

  但是张庸还是没有亲自下场。

  都是王牌军。

  先让他们自由发挥发挥。

  结果—

  胡的进攻也不太顺利。

  面对非常完善的日寇防御工事,胡琏每天只能推进五百米。

  还是在使用重炮将日寇阵地完全轰碎的情况下。

  而且,在占领日寇阵地以后,往往又被日寇反扑。反复拉锯。反复易手。

  十八军主力赶到投入进攻。

  第五军200师赶到—

  投入进攻。

  「轰.」

  「轰—」

  日寇阵地被重炮反复覆盖。

  今天攻下来,又被抢回去。

  继续攻下。

  又被抢回。

  敌我双方反复拉锯。

  一个小小的村庄,反复易手二十多次。

  张庸举着望远镜观察。

  脸色肃然。

  日寇还真是顽强啊!

  这样都没有打下来。

  根据雷达地图的显示,日寇的伤亡应该是很大的。

  至少是国军伤亡的两倍,甚至三倍。但是日寇始终没有认输。依然是在反复的争夺。

  杜聿明亲自上阵.—·

  彭善亲自上阵..—

  吴奇伟亲自上阵—

  李仙洲亲自上阵除了他张庸,其他人都压上去了。

  然而,日寇阵地,始终没有崩溃。

  反扑依然凶悍。

  论炮火,国军占优。

  但是论单兵战斗力,日寇占优。

  战况激烈。

  全国关注。

  无论是统帅部,还是土木系,都在盯着。

  没办法,一个第五军,一个十八军,都是国军的最精锐。它们的表现牵动很多人的心。

  只有张庸每天还是优哉游哉的。并没有立刻下场。

  都是王牌军。继续打打。

  弹药充足。

  粮食充足。

  你们如果还打不赢,能怨谁?

  第五军的全部主力赶到。所有重武器,全部投入战斗。

  终于,成功撕开日寇防御阵地。

  突击。深入。

  成功切入大约三千米距离。

  但是,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当晚,又被日寇抢回。

  日寇也是疯了。一个旅团长亲自带队。黑压压的冲上来。用猪突冲锋,硬生生的反击成功。

  当然,那个日寇旅团长也在国军的炮火中完全消失。

  冲上来的日寇,很快就被密集的炮火全部覆盖。几乎没有活命的。

  但是,阵地确实是被日寇抢回去了。

  继续进攻。

  又被抢回。

  张庸:——.

  看出来了。

  日寇方面,是完全不在乎伤亡啊!

  哪怕是一整个独立混成旅团打光,也是在所不惜。就是不给你靠近。

  同时,不断有情报到来。

  说是在国军的侧翼,或者后面,出现日寇的轻装部队。

  它们人数不多。可能就一个中队。或者一个小队。专门袭击国军的薄弱之处。如后勤补给线什么的。

  很显然,后方的国军,战斗力远不如这些偷袭的日寇。

  极少数日寇,甚至渗透到了宜春、新余附近。炸毁了公路。一度造成混乱。

  张庸:—.

  好吧。明白日寇的心思了。

  就是拖。

  要将南昌变成烂泥潭。

  将自己和国军拖在这里。耗时日久。无法动弹。

  但是!

  没关系。

  你有万千法。我一力破之。

  来到十八军阵地。

  亲自登场。

大熊猫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