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七百四十五章 会德丰收购初始

  办公室里,沈弼眉头紧皱,认真的思索。

  他在对包泽阳进行剖析。

  包泽阳提前预料到汇率会跌,他不奇怪,毕竟在之前包泽阳从汇丰银行贷款的时候,就明说了,借贷的港币换成美元,赌的就是汇率下跌。

  沈弼只是惊诧于包泽阳出手的时机。

  港币汇率其实并不是只有这一次的暴跌,而是从八零年开始,已经缓慢地在下跌了。

  这也是包泽阳赌汇率下跌,沈弼并不觉得意外的原因,因为汇率从八零年以后,就一直在下跌。

  算到现在,跌了都两三年了,而包泽阳这两年都没有兑换港币,反倒是在这一次短期暴跌之中,果断兑换,这时机抓的就有些巧妙了。

  “这家伙还调集了这么多的美元,这反应也太快了。”

  沈弼心里继续暗暗的思索着。

  这年头,通讯并不是十分顺畅,包括银行转账,也受限于现实技术和设备的影响,效率一般。

  所以国际资金的流动,往往只在欧美本土区域流动,亚洲这边,也就是东瀛受到一些关注。

  像港岛这边,虽然也可以说发展的不错,但是毕竟是弹丸之地,目前还没有多少国际资本把目光放在这里。

  这也是港督府和汇丰敢于推行汇率暴跌的底气,短期内的汇率暴跌,其实除了糟蹋港岛本土的民众之外,对英资的损伤并不大。

  而且也不用担心国际游资来打秋风,毕竟等他们反应过来,这一波或许都结束了。

  可现在,包泽阳一下调集了十数亿美元进入港岛,这一波的收益可不小。

  最重要的是,他似乎就像是守株待兔的猎手,早就张开网等着了。

  这种敏锐的判断力,让沈弼有些心慌。

  两百亿的港币现金,在一个金融高手的手中,可玩的花样那可太多了。

  可惜现在沈弼也阻止不了包泽阳。

  全港的民众都在兑换美元,还在抢购物资,这种时候,各大银行恨不得有美元进来拿走他们的港币,沈弼根本没办法阻止包泽阳的兑换。

  港督府那边,同样也是如此,他们不但不敢下令禁止包泽阳的兑换,名义上还得支持,毕竟表面上他们还是要为港岛负责,要稳定港币的汇率的。

  这也是包泽阳能肆无忌惮的拿美元兑换港币的原因,在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他真的是有多少美元就可以兑换多少港币,收割整个港岛的资产。

  而就在沈弼在那里琢磨李长河的时候,李长河也忙着开会。

  “boss,从港督府金管局发表声明之后,港币对美元的汇率就稳固下来了,目前在8.5左右波动,我们要继续调集资金兑换港币吗?”

  办公室里,黎正光正恭敬地冲着李长河询问道。

  他们是李长河如今手下财务小组的核心,也是负责这一次资金调动的指挥部。

  “继续,港督府那边,就算是要更改汇率,也没有那么快的,我们起码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继续兑换。”

  “而且现在这种情况,港督府那边更改汇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固定一个汇率。”

  “但是我估计,这个汇率一定不会超过八,但是也不会低于七,大概率在七到八之间。”

  “因为这个区间,是港岛市民兑换美元汇率最多的一个区间,他们必须要保证港岛民众的资产保值,不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要不然,港岛这边一定会出现乱子。”

  李长河这时候毫不犹豫的冲着黎正光说道。

  黎正光他们一听,也明白了核心点。

  说白了,汇率的快速走跌从去年九月份两边谈判之后,就开始了。

  一开始港岛老百姓或许还没反应过来,但是等到汇率跌到七之后,老百姓就反应过来了,开始不断地兑换美元。

  像九月份这一波,其实属于英国人推动的短期暴跌,被恐吓到的民众不是没有,但是占据的比例其实不算高。

  真正大部分兑换的民众,还是在汇率78这之间的这一批,所以新的固定汇率,一定要基于这个区间去调整。

  如此一来,就算是那些九元多兑换美元的群体,其实最后损失也不大,十几个点的损失,虽然心痛,但是也能接受。

  自家boss判断的这个区间,大概率就是港府未来定价的区间,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明牌的。

  “boss,也就是说,只要汇率不低于八,我们就有的赚,一旦到了八以下,我们就可以停手了是吗?”

  黎正光这时候开口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对,等汇率到了八左右,我们就收手,米国那边的资金不要动,等到时候,把资金全都折返回去。欧洲的同样也是如此。”

  “我们自己的钱,你们到时候做好一个统计,然后报给我。”

  李长河这时候冲着黎正光说道。

  其实单从汇率上,李长河赚不到多少钱的,他就算在汇率九点多的时候把美元兑换成港币,但是等港府的联系汇率制出来,定的也是7.8兑换一美元。

  也就是说这中间一美元的利差,也就在一块五左右,说白了也就二三十亿港币而已,这些钱再折算成美元,也不过就是两三亿美元。

  这收益还没有科威特那边的收益高。

  不过嘛,这笔钱倒是把李长河很多的利息平上,比如说欠怡和的钱,还有各大银行的贷款利息。

  而剩下的兑换的那些资产,以及后续股市回暖产生的利润,那就是纯赚了。

  “对了,股市那边,会德丰的股份,你们收购了多少了?”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黎正光问道。

  黎正光摇摇头:“boss,我们目前分散收购了大概百分之十一左右的会德丰股份,但是这没有用,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B类股票,A类的股票也就只有五分之一不到。”

  “想要从股市上完成对会德丰的收购几乎没有可能,他们的AB股模式,非常恶心人,大股东持有的全都是A类股票,一股顶十股B类股。”

  “不过我们发现了会德丰的一家关联企业,也就是联邦地产,它拥有会德丰的一部分股份,如今地产界崩塌,我们可以通过收购联邦地产,进而迂回拥有会德丰6.8的股份,加上我们手里收购的股份,凑个整个百分之十五左右是差不多的。”

  “而且联邦地产在中环拥有很多不错的大厦,包括国际大厦,联邦大厦这些,也可以跟置地形成补充。”

  “但是真正想要拿下会德丰,还是要考虑跟张氏家族或者说约翰马登接触才行。”

  “目前张氏家族持有会德丰35的股份,而约翰马登持有24的股份,两者加起来,差不多百分之六十,想从股市上收购会德丰,完全没有可能。”

  黎正光认真的冲着李长河汇报说道。

  李长河点点头:“明白了,你们先去继续做事,这件事我自有考虑。”

  随后,黎正光等人退下,李长河又叫来了艾拉。

  “艾拉,张氏家族那边,张玉麟的遗孀,你安排人接触的如何了?”

  从李长河让艾拉去打探张氏争产案的时候,他就安排人去接触张家二房的人了。

  现在,也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boss,我们已经安排人跟她接触上了,张玉麟的遗孀崔秀英已经答应跟我们合作,其实现在除了我们,她也没有人可以继续合作了。”

  “张玉良收买了法官柏嘉,判了她败诉,同时买通了港岛的各大律师行,不让他们接手崔秀英的聘用。”

  “张家二房现在在港岛想找个律师都找不到。”

  “那张家三房呢?他们难道就看着张玉良侵吞整个家族的财富而不管?”

  李长河这时候好奇的继续问道。

  艾拉摇摇头:“boss,张家三房完全就是一群废物,张玉良给了他们不过几千万的资产,他们就妥协了,跟张玉良签署了分家协议。”

  “现在想指望三房出面,恐怕很难!”

  李长河听完,则是笑了笑:“既然是协议,自然可以推翻,你安排人去接触他们,顺便告诉他们,张家的整个资产价值数十亿,他们只要愿意出来打官司,哪怕分百分之十,都是数亿资产。”

  “而且我们可以全力支持他们打官司,包括帮他们摆平英国人的压力,让他们放宽心。”

  “我现在要你做的,就是让他们出面,出面准备继续告张玉良!”

  “对了,记得不要暴露我们的身份,伪装一个海外的身份,误导他们。”

  李长河这时候轻声的说道。

  艾拉立刻点点头:“我明白,boss。”

  “对了,顺便帮我约张玉良,我要跟他见一面。”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艾拉吩咐说道。

  艾拉听完,虽然好奇,但是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而吩咐完这些之后,李长河则是安静地等了下来。

  与此同时,港岛的一处豪宅之中,张玉良正带着几个儿子一起商议。

  “目前根据我打探到的消息,英国人跟北边那边的谈判并不顺利,对方完全没有让步的想法,我感觉这一次,英国人可能谈不下去了,我们得早做准备。”

  如果说全港谁最关注港岛的谈判,那张家人绝对是其中之一,毕竟他们的罪孽太大了,搁古代,那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父亲,咱们真的要去澳洲吗?”

  “目前来说,澳洲是最安全的地方了,米国虽然好,但是咱们没有根基,澳洲那边离得东南亚很近,我们的一些产业就在那边,完全可以继续掌控。”

  张玉良这时候轻声的说道。

  他这些年分散投资,其实在东南亚做了很多的投资,防的就是这一天。

  “父亲,那港岛这边怎么办?咱们继续遥控吗?”

  “不,我打算卖了,这边的企业咱们是不能留了,万一哪天另外几房的人反悔,再出来打官司,对我们来说,也是个麻烦。”

  “我今天找你们来,就是想琢磨一下这件事,你们觉得,会德丰的股份,卖给谁比较好?”

  张玉良这时候冲几个儿子问道,这也算是一个考校,看看几个儿子,谁的眼光最好。

  几个儿子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基本都是港岛巨富,张玉良听完,只是沉默不语。

  其实他的心中,还真是有一个人选,那就是李加诚。

  张玉良跟李加诚关系不错,他比较认可李加诚这个人,而且他知道,李加诚如今跟汇丰大班沈弼的关系很好。

  现在隐隐有取代包钰刚,成为汇丰第一华人贵宾的姿态。

  这样的人,到时候有钱又有能力,肯定能接手会德丰。

  但是问题是,现在的张家,空有会德丰的股份,而没有会德丰的实权,实权还是在创始人家族约翰马登的手里,这一点对张玉良来说,是个不好的弊端。

  张家的股份,还没有到完全能压制马登的地步。

  而就在张玉良内心思索的时候,家里的老仆来到了书房门口,轻轻地敲了门。

  “老爷,刚才刘秘书打来电话,说是港岛包氏的那位包泽阳先生,想要约您见面。”

  老仆进来之后,冲着张玉良恭敬地说道。

  张玉良听完,有些疑惑:“包家的包泽阳?”

  那个被吹嘘的很厉害的小包生?

  “帮我跟他约时间,我跟他见一面。”

  想了想,张玉良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港岛包氏现在隐隐有成为港岛华人第一豪门的趋势。

  从船运到地产再到零售,整个包家占据了港岛的半壁江山。

  也就是包家没有银行,如果再有个自己的银行,这包氏,真要跟澳岛那边的何家一样,被尊称一声港岛王了。

  不过想想包钰刚跟汇丰的关系,这包家有没有银行,还真不重要。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李长河跟张玉良约定的时间,在深水湾的俱乐部那边,李长河跟张玉良约见到了一起。

  这里在港岛的南部,跟中环和铜锣湾有山川相隔,属于很隐私的地界。

  李长河在会客室里,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这个“臭名昭著”的张家掌权人张玉良。

  “你好,张先生,我是包泽阳。”

  看到张玉良之后,李长河脸上挂着微笑,满是和善的冲张玉良伸出了手。

大熊猫文学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