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雪花大如席,隐风残月照阴渠。
绝壁之上,风雪之中,一阵阵杀伐声起,一阵阵惊吼划落,为这寂静肃杀的天地平添了三分诡气。
“这里是昔日纯阳真人闭关之地,快退出去。”
“该死,又折损了一半人马,如果四爷在这里就好了,他的活死人法,能够避过此关。”
“叶四爷去了芒砀山,那里有甲生癸死的线索,而且极为确凿,莫五爷和李三爷也都去了。”
“三爷都去了?他的身体不是一直都不好吗?”
悬崖料峭,只有丈许之地可以立足,七八道身影聚集在那里,顶风冒雪,其中有三人穿着道袍,剩下的人却都是世俗打扮。
一道道目光全都投落在上方不远处,一座镶嵌在万丈绝壁之中的古洞,周围光滑如镜,上面竟有龙蛇大篆刻印,也不知写的什么字,俨然像是一座藏在荒山之中的特殊道观洞府。
这些人各个神光内敛,气息强大,一看便不是寻常高手。
然而,此时,这些人衣袍染血,面色惨白,眼中透着疲惫与敬畏。
“纯阳真人闭关之地,非同小可,只能派人去上京白鹤观,请大爷来了。”
“大爷去了北张之地,只怕分身乏术,难以成行。”
众人言语纷纷,面露忧愁,身临宝洞而不能入,实在让人着急。
可是,此时此刻,谁也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仅仅这个洞口便已让他们损兵折将。
“都退下吧。”
突然,一阵淡漠的声音在悠悠天地间响彻,悬崖绝壁之上,茫茫大雪之中,一道人影从天而降,他身形高大,披着大氅,踩悬崖如履平地,踏风雪似涉浅滩,转瞬之间,便已落在那方丈空地之上。
“二爷!”
“二爷来了!”
“拜见二老爷。”
众人见状,纷纷露出惊喜之色,躬身膜拜,不敢怠慢半分。
“爷爷!”
光影跳动,张凡不由动容,他通过那枚纯粹念头,所见到的便是昔日光景,眼前那高大身影赫然便是神卦张天生。
他在众人之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方一现身,众人便是心神大定,再也不似刚刚那般慌乱惊恐。
“二爷,地方找到了。”
一位身穿道袍的男人走了出来,指着风雪中,悬崖绝壁之上一处洞口。
“北玄真人的闭关之地,终究是找到了,不枉我走遍大江南北,耗费七年光阴。”张天生淡淡道。
“北玄真人,这世上真的曾有这样高手。”旁边,一位独眼刀疤男人凝声轻语。
李北玄,一位不曾被记录在历史之中的存在,也只有道门各大宗派的前人手札之中偶有提及。
张天生曾经在终南山见到过此人的零星记载,九百多年前,李北玄横空出世,他曾拜在真武山学道,后来潜入无为门,成为暗子,期间机缘巧合,练成完整的北帝法,修为大进,一直高升,坐上了玄宫之主的大位。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的思想发生了剧烈变化,他既不偏向于道门,也不倾向于无为门。
如此“首鼠两端”的态度让道门很是不喜,就当道门各宗准备对其下手的时候,却是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李北玄参悟了纯阳无极之道,踏入到了所有人都仰望而不可及的层次。
纯阳无极,天下无双,踏入此境,即号真人。
那时节,他在无为门中的威望达到了极致,道门之中,更是无人胆敢掠其锋芒。
李北玄在位期间,未曾大兴兵戈,反而休养生息,极力调和着无为门和道门之间的关系,压制着双方的仇视与躁动。
也正因如此,无为门还稍稍提及过此人,可是道门各宗对于此人却是深恶痛绝,即便对方踏入纯阳无极之境,可是在诸多记载之中,依旧故意抹除了此人的痕迹。
“北玄真人羽化之后不过七年,道门便发动了第六次破山伐庙。”张天生喃喃轻语。
这些过往,乃是他从那些道门先辈的手札,以及无为门的零星记载之中,拼凑出来。
为此,他可是耗费了不少心血。
“实在难以想象,这般人物,竟如同没有来过一般。”有人感叹。
古今多少求仙客,又有几人得纯阳?
那本是开宗立派,足以享受人间香火的盖世人物,可是九百多年过去了,还有谁记得他的名字,记得他曾经于人间走过一遭?
“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千古风流人物,都似泥沉黄沙,不为后人所知。”
张天生悠悠轻语,他一挥手,便将众人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走吧。”
话音落下,张天生如玄鸟高飞,大鹏纵天,便是一跃而上,直接跳进了那悬于绝壁之上的洞府。
“二爷!”
众人面色骤变,相视一眼,却不敢丝毫停留,纷纷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洞府幽深,借着森然的月光,以及漫天纷飞的白雪映照,依稀可以见到,洞府入口十步之外的墙壁上,竟有一道影子,如人盘坐入定,动也不动。
众人见到那影子,纷纷向后退去,保持距离,眼中透着深深的恐惧。
“二爷,那影子有古怪,凡是靠近,元神必灭,我们损兵折将。”有人凑到了张天生的耳边轻语道。
“面壁留影,果然是纯阳无极的境界。”张天生看着遍地尸骸,不由轻声感叹。
“纯阳无极,一念纵起,天地便要反复,所以才有这道影子留下。”
就在此时,一阵阴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众人纷纷望去,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不知何时,竟是站在洞口处,立在众人身后。
“什么人?”一位身穿道袍的男人呼喝道。
“老狐狸,你来迟了。”张天生头也不回,淡淡道。
“张老二,哀牢山距离这里太远了,光是坐绿皮火车,就坐了三天三夜,这把老骨头都摇散架了。”
老者轻语,缓缓摘下了斗笠,他眼皮轻抬,眼睛竟是碧色如珠。
此刻,所有人都不由动容,纷纷向后退去,让出一条路来。
哀牢山的碧眼狐狸,那可是凶名传遍天下的大妖。
“这里面真的藏着第九法吗?如果没有,实在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啊。”
碧眼狐狸走到了张天生的身旁,看着古洞深处,又看向墙壁上的影子,苍老的面皮噙着深深的忌惮。
“北玄真人,洞彻天机,他晚年一直在研究九法,研究八王抬棺图,我可以确定,这里面即便没有第九法,也有极其重要的线索。”张天生无比笃定道。
他拉着许老六,盗了多少前人大墓,道家陵阙,才找到这个地方,又岂能空手而归。
“那就开始吧。”
碧眼狐狸眸子轻轻转动,看向留在墙壁上的那道影子。
“张老二,这东西能破元神,你说是什么?”碧眼狐狸也不急着动手,突然道。
“这世上能够克制破灭元神的方法有很多,可是元神先天畏惧的便只有两种东西。”张天生淡淡道。
“念头与三尸!”碧眼狐狸接口道。
“念头这东西很有意思,祖师说万物由心造作,心即是念…”张天生凝声道。
“就连我们所见到的这方天地世界,都由念头而生。”
碧眼狐狸眉头一挑,他知道张天生所说的祖师,乃是龙虎山开山之宗,道门之祖,祖天师张道灵。
那才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天下大风云人物。
“天地世界都由念头而生,太唯心了吧。”碧眼狐狸轻语道。
“唯心?”张天生笑了:“老狐狸,你一个大妖,久居深山,居然口口声声将唯心挂在嘴上…”
说着话,张天生摇了摇头,话锋一转:“我听我们家老三说,西方科学做过一个实验,叫做双缝干涉实验…”
“什么意思?”碧眼狐狸如听天书。
“结论就是,微观物质,观测它的时候就是粒子,不观测它的时候就是迭加的波动…”张天生淡淡道。
仅仅一个观测的动作,却产生了天差地别的结果,那是为什么?
一切动作都是在念头之后,念生则缘起。
“也就是说,念头能够影响甚至形成物质。”
张天生的话让众人似懂非懂,就连碧眼狐狸都沉默不语。
“祖师说过,元神或许也是一种念头。”
“嗯!?”
此言一出,众人勃然变色,这样的言论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超出了他们的理解。
众所周知,念头乃是元神初劫,又怎么会是同一种东西。
“同样是碳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可以是煤炭,也可以是钻石…”张天生解释道。
“如果说念头是水蒸气,那么元神便是凝固结成的寒冰,通透如琉璃,自在常不灭…”
“水蒸气可以让寒冰消融,所以念头乃是元神大劫…”
“但相反,水蒸气也可以成为寒冰的一部分,让其壮大,只不过天地茫茫,只有一种法门可以做到这一步…”
“天下至凶,神魔圣胎!”碧眼狐狸眸光微沉,吐出了八个字。
他不得不承认,祖天师的参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仿佛推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大门。
“不愧是南张弟子,龙虎正宗啊。”
碧眼狐狸看向张天生,不由流露出羡慕之色,仅仅凭借这样的身份,仅仅凭借那样的姓氏,便是许多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那三尸是什么?”碧眼狐狸突然道。
“北玄真人是参悟过三尸照命的,三尸藏于每个人的体内。”张天生话锋一转,却未曾直接回道。
“依我看,这道影子能够照见人体三尸,所以能够引动劫数,三尸而亡。”
“不是念头,而是三尸。”碧眼狐狸若有所思,旋即点了点。
“那就好办了。”
说着话,他从怀里取出了一盏油灯,枯朽斑驳,上面还有着隐隐锈迹和血污,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洗礼。
“这东西果然落在了哀牢山。”张天生见到那盏枯灯,面色微变,显然是认了出来。
这盏灯似乎大有来头。
“嘿嘿…”
碧眼狐狸一声冷笑,他的眼睛泛起了幽幽之色,仿佛被蒙上了一阵雾气,光华似被夺走,紧接着,那盏枯灯竟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身上,他们的影子也缓缓消散。
“走吧…”碧眼狐狸拿着油灯,走在了前面。
“可是…”有人迟疑道。
“这叫灯下黑,能够隐三尸,乃是古代道门大能避祸的手段。”碧眼狐狸头也不回道。
张天生未曾多言,走在了碧眼狐狸的身后,众人未曾多言,也跟了上去,竟是纷纷走过了墙壁上的那道影子。
就在此时,碧眼狐狸手里的油灯轻轻一晃,昏黄的灯光从刚刚那质疑之人的身上划走。
下一刻,那人扑通一声,便栽倒在地,元神分崩,化为点点星光,被墙壁上的那道影子所吸收。
“嘿嘿…”
碧眼狐狸咧嘴轻笑,昏黄的烛光下,他的面部渐渐扭曲,仿佛一张狐狸的脸。
光影跳动,不断变化,张凡的心神也随着那光影在流淌。
终于,又一道画面跳脱出来。
古老的石门前,一具具尸体横躺在地上,碧眼狐狸靠在墙壁上,气息微弱,一双招子早就废了,只剩下两个黑洞,他的下半身如同枯木一般,竟然开始风化。
“到底是真人闭关之地…这是五行错王的法子…”碧眼狐狸有气无力道。
“张老二,前面的路,你自己走吧,给我一个痛快。”
碧眼狐狸的脸上没有喜怒,这样的大妖早已将生死看淡,阴阳归一,也没有什么值得恐惧。
张天生面色微沉,未曾多言,屈指一弹,一道黑色火光飞出,将碧眼狐狸点燃,熊熊大火瞬间便将其吞没。
“纯阳…纯阳…古来多少求仙客,又有几人得纯阳?”
碧眼狐狸放声大笑,似是癫狂,似是悲伤,似是无可奈何,似是幽然认命。
“纯阳!”
张天生转过身来,他喃喃轻语,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推开了身前的石门。
他知道,或许第九法的线索就藏在里面。
一阵冷冽的风吹来,荡起悠悠的灰尘,仿佛隔绝了千年的光阴又在次复苏。
门口处,一道古旧的石碑映入眼帘,上面赫然写着两行小字:
狐狸点枯灯,天生入此门。
张天生看在眼中,不由露出震惊之色。
“纯阳真人,一语成谶,竟是洞悉后世之天机。”张天生肃然起敬。
此刻,他越发觉得,这里必定会藏着第九法的线索。
他径直走来,最深处,一座神台浮现,台前烛火通明,历经千年而不灭,昏黄的灯光映照着洒落的灰尘,形成了一道光路,将神台之上供奉的碑文衬托出厚重的岁月沧桑。
张天生神情恍惚,他没有想到,这洞府的绝处竟是供奉着一尊碑文,历经了千年岁月,仿佛就是在等待着他这位有缘人。
那尊碑文之上,却是只刻印了四个大字:
“凡能见法!?”张天生喃喃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