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求长生。
但其实这是不完整的,准确来说应是长生不死。
长生,是寿命足够久。
不死,是实力最够强。
两者兼备,才算是真正的长生。
否则只是长生就太过无用,随时都有死的危险。
长生庭孕育之大神通,便是要助人长生,而且不死,神通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
李锐心湖泛起涟漪。
望着紫府中新鲜出炉的一缕清气,再难平静。
生一,所谓的一竟然就是仙道本源!
之前。
李锐虽然也能养出仙道本源,但本质其实是取,是参悟仙庭之后,仙庭把藏在己身的仙道本源赠予李锐而已。
可生一则是真正的养出了仙道本源。
仙道本源不仅能延年益寿,而且还能助人修行,增益修为,即便是仙人也一样需要。
也就是说。
‘或许我能不依靠飞升台成仙?!’
想到这里。
李锐心脏就是一阵狂跳。
不得了。
上古之后,成仙者才几人?
无不是镇压一世的存在,方才有资格登上飞升台,以此登仙。
竞争极为惨烈。
但他就完全不一样,根本无需去争去抢,只要好生修炼便能无需飞升台,自开天门。
现在有一条通天路放在自己面前,叫他如何不激动?
仅仅数息。
李锐就压下了心头的激动。
想要将生一参悟至大成可不是易事,不可因此就得意忘形。
‘触类旁通,万法同源,参悟其他神通也能对生一有所裨益。’
这其实也是混元万道法能练成的根本。
与凡俗武馆中,练百样拳,第一门拳的时候很慢,可半百之后,速度反而越来越快是一个道理。
他现在便是要勤奋修炼,早日领悟生一本源。
李锐当即就运转起了生一。
这一练,便不知岁月。
“师父,京城传来的消息,四皇子朱亭与皇子妃夏韵,薨。”
“是寿终而死的。”
有了张首辅的前例。
王照又补充了一句。
“好,我知道了。”
李锐点了点头,缓缓站起身。
王照见李锐这模样,不禁问道:“师父要出门?”
李锐:“我与朱亭、夏韵有些情分,人死为大,总是要去吊唁的。”
说完。
他就祭出飞舟,朝着京都飞去。
皇帝尚在,死了个皇子,而且还是寿终正寝的,自是没有满城白衣的景象,至多就是皇宫里的太监、宫女都换上了一身素衣。
四皇子朱亭一生勤恳,并无逾矩之事。
自是安稳的葬进了太恒山的虞陵。
比早死的那位甚至连碑都不得立的大哥终究是好上太多。
以后在虞国的史书上,大抵也能得个贤王的名头,算是很不错的结局。
“陛下,节哀。”
灵堂中。
李锐望向身旁两鬓有些泛白,少见露出疲惫神色的大虞圣皇道。
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种事情终究是不好受的。
他经历过。
朱亭的资质放在小洞天里还不错,可到了修仙界就显得有些不 最后也没能踏进道身境。
四百年,已经是极限。
四皇子妃夏韵也是一样。
如今巫国成了虞国的属国,她的身份尊贵,最后被允许夫妻合葬入虞陵。
也算是善终了。
圣皇笑了笑:“其实,我早该死了的。”
他很清楚自己的修炼天赋。
若不是李锐和高天下强行将大虞拔高了好几筹,他根本没机会入天人。
如今气运再多,他也不可能突破分神之境。
即便如此。
他也已经是虞国历代皇帝里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
太久了。
以至于朝堂上的文官、武官都换了好几波。
“老祖,我打算去太恒山陪在太祖左右,过段清闲日子。”
大虞圣皇开口道。
其实他早就生出退隐之意。
天资不够,继续在圣皇这个位子待下去,不是福,反而是祸。
虞国成为一流仙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一个天人境的皇帝可不够。
而且朱家的后辈也成长起来,其中有一个天赋极为不错的,更是一路精进,已经与他一般,成了天人境,说不得过个百余年,便是分神境。
“朱氏有一后辈,名为朱常安,心性纯良,天资尚可,能为皇帝。”
“可。”
随着李锐一字落下。
虞国足足持续了五百年的帝位终于是发生了更迭。
朱亭葬后三年。
旧皇下旨退为太上皇,皇曾孙朱常安登基,是为道玄元年。
新皇朱常安有梁河、刘通等重臣辅佐,几乎没有什么波澜的就坐稳了帝位,寰宇安泰,天下承平。
bsp;“不做皇帝,反而年轻了?”
李锐笑着望向在柳树下煮着火锅的虞国太上皇朱隆。
“以前在蜀中的时候,就想着要是日日能在树下吃火锅,皇帝老儿也不及吾。”
朱隆笑得中气十足。
“李老弟,快来尝尝,这肉片,薄如蝉翼,入口醇厚,实乃人间绝味。”
他招手呼唤着李锐过来尝尝。
李锐夹起一筷子肉,放入嘴里细细咀嚼。
赞赏的点头:
“确实不错。”
刚说完,却听到朱元龙的声音响起:“那你们是没吃过河西的羊杂,那才叫一个得劲。”
朱隆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老祖,河西现在已经不产羊了。”
“为何?”
“被围起来当做秋狩的猎场了。”
朱元龙一听,顿时吹胡子瞪眼起来:“不肖子孙!”
朱隆听到朱元龙说自己不受祖制时。
心里忍不住嘀咕。
可不就是太宗皇帝,也就是朱元龙的好大儿说自家父亲最喜羊肉,所以代代吃羊肉,最后竟是把河西羊给吃绝种了。
当然。
这种事情他最后还是没与自己这老祖宗说。
李锐望着老朱家开国的太祖皇帝正在骂最出息的中兴皇帝,只觉得一阵怪异。
自打来了京城之后。
他就并未回到问道宗。
而是一同来了太恒山。
反正在哪儿都是修炼,换个地方说不定还能有所感悟。
就在朱元龙找回了当年大骂开国十二功臣的感觉时。
天边金光大作。
只见一卷圣旨缓缓展开。
人皇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