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557、帝乡的疑云、护身道业、五德轮转

  你凝视着桌面上的字,“帝库当死”。

  帝库之名,你自是如雷贯耳。这位方寸山史上最负盛名的宗主之一,其香火在祖师堂中至今仍是最为鼎盛。

  后辈方寸山子弟,在其画像下神往最久。

  在帝库执掌宗门的岁月里,方寸山迎来了空前绝后的辉煌时期:势力范围扩张至现今三倍有余,麾下附属小国过百,霸主中土禹州东南。

  当时就连道凌宗这样的顶级宗门,也不得不与之分庭抗礼。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运筹帷幄,联合龙泉剑宗、西昆仑两大势力,又交好终南山结为同盟,使得方寸山一度成为正道联盟的执牛耳者——那场改变整座此界格局的三家之争,便是在方寸山的见证下缔结。

  遥想当年盛景,再看如今方寸山在正道九门中敬陪末座的窘境,门下弟子外出时夹着尾巴做人。

  其中落差,倒是令人唏嘘!

  你再开上面字迹,“七月初四,帝库察本君所谋,特来劝诫。”

  帝库是发现了什么,为何劝诫,这才是关键,导致帝乡祖师要杀这位弟弟。

  手足相残,兄弟阋墙!

  结果你也知晓,后世记载帝库乃是“羽化登仙”,也就是寿尽而死,帝库也是方寸山有记载的无上大宗师之一。

  如今方寸山的典籍中几乎抹去了帝乡之名,后世弟子甚至鲜少知晓这位祖师的存在。

之后有发生了什么  莫非是帝乡设局诛杀帝库,却反遭算计,以致帝库掌控宗门话语权,将兄长污蔑为疯癫之徒?

  可这又说不通,帝乡素来以谋略著称,行事缜密,步步为营,不缺耐心,乃是一位真正的执棋者。

  其中必有隐情…

  “七月初四”——桌上再无其他类似字迹,线索在此戛然而止。

  莫非帝乡祖师在此写下这句谶语后,便就此失踪吗?

  那个年代,方寸山最轰动修真界的大事,莫过于正门和外门两家的大人物,在方寸山缔结盟约。

  你眸光微闪,突然想到:会不会与这场盛会有关?

  “这是”

  你的眼神一动,注意到桌面上几道浅浅的刻痕,刻下几个小字,只是极小,乃是以法力所写,若是以凡人的目力,怕是什么也见不到。

  你一字一句念出,“红尘仙宗”。

  “红尘仙宗”,这个神秘宗门专门收容正、魔、外三道叛宗之人,虽人数寥寥,却个个都是大道金丹境以上的顶尖修士。

  他们摒弃门户之见,只追求一个终极目标:飞升!

  因其离经叛道的作风,被三大势力视为祸乱之宗,始终不予承认。

  你曾遭遇的那个盘踞赵国皇城的八臂怪人,正是魔门叛徒,亦是红尘仙宗成员。

  而小青峰前任峰主,同样叛出门墙投身此宗。

  但蹊跷的是,此宗明明是在近千年间才崭露头角,这个名字怎会出现在这处?

  你眉头紧锁,莫非后来有人来过此地,有意留下了?

  种种疑云在心头翻涌——当年的方寸山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连后世才兴起的红尘仙宗都牵扯其中?

  你苦笑着摇头,这些错综复杂的线索如同乱麻,实在难以理清。

  转念一想,若是能再遇帝乡祖师,或许能旁敲侧击问出些端倪.

  但随即又打消了这个危险的念头。以你现在的修为,未臻无上大宗师之境前,还是莫要主动招惹为妙。

  将这些纷乱的思绪暂且压下,你的目光转向密室角落那一排散发着莹润光泽的玉简书架。

  帝乡祖师,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你有些期待拿起其中一个,神识扫过,《太素九转玉身》,六个古朴道纹赫然映入识海。

  这可是方寸山齐云峰一脉秘不外传的镇山绝学!

  即便在整个修真界,也是足以作为顶级宗门立派根基的无上宝典,位列正道三大炼体神功之一。

  你再拿起一块,神识再扫,《先天五德轮转经》

  这是道凌宗的绝学,比之刚刚的“太素九转玉身”分毫不差,乃是练气功法之中最为修行界有数的宝功。》

  修行五运德气相生相克,正道第一人九阳真人,就是修行此功,真正的大道之书。

  待细观全篇,竟是无缺的完整传承。

  强抑激动,你又取过一枚玉简,《玉清灵根经》五个道韵天成的篆文跃入眼帘。

  这分明是外道玉清宗镇派至功,当世练气法门中最为玄奥的典籍之一,可以补全灵根,也是不外传的神功宝典。

待你将所有玉简一一览尽,眸中已是神光湛然,难掩喜色  帝乡祖师,还是太超模了。

  十五枚玉简静静陈列,其中三枚烙印着方寸山不传之秘,余下十二枚竟全是各派镇教玄功,每一门都曾名震寰宇,令天下修士趋之若鹜。

  十五门功法之中有三门练体功法,剩余就是九门是练气玄功。

  这些功法帝乡祖师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都是全篇,皆直指金丹大道,可渡三九天劫,任意一部都足以开宗立派,成一方道统。

  而创出此功法之人,都是当时镇压天下的一代无上大宗师。

  譬如那《纯阳功》,名虽质朴,却是当年外道第一人纯阳道君所创。那位曾以煌煌纯阳之气涤荡九幽,号称“万劫不灭,纯阳独尊”的存在!

  遥想当年,若非正道一脉同时出了两位无上大宗师坐镇,只怕也难以压制外道。

  这些传承皆非单纯修炼法门,而是包罗万象——既有玄门道义精要,又含周天阵图推演,每一部都是自成体系的玄功宝典。

  唯一遗憾的,是其中未见魔门真传。细想倒也合理:那《帝皇枕上书》唯有历代魔门共主方能得见,其余六大魔宗秘法更是口耳相传,从不像正道与外道那般,将功法明确划分为“道胎篇“、“龙庭篇“等循序渐进。

  你摩挲玉简,忽有所悟——帝乡祖师所集功法十之八九皆为练气要诀,批注中更见诸多推演痕迹。

  这位大能分明是要熔铸百家,创出一门惊天动地的玄功!

  此般机缘于你而言,实乃重要。你之所迟迟不渡金丹大劫,正是因尚未寻得属于自己的通天道途。

  修行艰难,如同渡过苦海,不可心猿意马、也不可以舟敌国。

  眼前这十五部玄功,宛若十五位无上大宗师毕生修道精髓所凝。

  以他人之道为镜,方照见本我真如。

  你虽有《玉皇望气术》、《七宝妙相书》、《太元一阳剑》《除魔诛邪神雷》这些都秘术神通,终究只是护道之术。

  修仙者修道也,气也,玄也,便是自身的道果,谓之不灭道基。

  聂长老此番允你入藏书楼,恰似久旱逢甘霖,将你修行路上最关键的一环补全。

  是真要谢谢这位聂长老。

  你也不在耽搁,将其中玉简的功法尽数记载脑海之中。

  完毕之后,再用关闭此地迭加的空间,回到原本的“帝乡静心居”中。

  再将此间的道藏和书籍全部一观,以你如今的修为只花费两日功法,便已经映在脑海之中。

  不过,你还是呆了七八日。

  第九日,你才拿出印玺默念法决,从这座藏书楼出来。

  似乎从山洞走道外面的竹林,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小青峰的后山这边竹林,一直薄雾笼罩。

  你看着藏书楼完全消失,不由想到,日后一位化身“大明孔雀真灵子嗣”却会各派玄功之人,怕是连帝乡祖师也是猜不透你的根脚。

  聂青竹被外面动静吸引,从茅屋走出。

  你走上前去,恭敬言道:“多谢聂长老,此间典籍浩瀚如云,周景受益匪浅。”

  聂青竹本来已准备再过一日,你还是未出来,就叫你出来。

  只有修为突破道胎才能长时间辟谷。

  她见你眉宇之间是少有的喜色,心中也不由高兴。

  只是她有些怀疑道,“藏书楼中典籍浩繁,你当真尽数阅遍了?”

  “一本未缺。”

  她这才轻轻点头,你如今出来不仅神清气爽,不见半点疲惫,眼中越发有神,看来你在观书一道上,却有天资。

  聂青竹还叮嘱道,“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你的修为也该提一提了。”

  “固神的境界还是太低,免得其余各脉看了笑话。”

  说着取出一只青玉瓶递来:“这些静心丹可助你调理神识。连阅千卷道藏,终究耗神。”

  你郑重接过,瓶中丹药隐有龙虎交汇之气,显然不是凡品:“长老厚赐,弟子铭记。”

  你也就告辞离去。

  聂青竹静立竹径,目送你的身影渐渐没入苍翠竹海。

  山风拂过,掀起黑发散落,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忽有清光流转,一道朦胧白影在她身侧凝聚。

  来人身着一袭白衣,眉目如画却透着几分虚幻——正是江映雪的身外化身。

  “竹姨,你待这个少年真特别。”

  “这小青峰的藏书楼,好像已经几百年没有打开了。”

  身外化身,离开本体之后,也能独立思考,如同活人,乃是大道金丹才有的神通。

  聂青竹有些惊讶,“映雪,你出关了?”

  顿了顿道,“不过,是怕他丢了小青峰的脸罢了。”

  江映雪却道,“竹姨你竟然在外面守了七日哦。”

  聂青竹这才脸上有些尴尬,“只是,担心他修为太低,困在里面罢了。”

  “当真”

  “我作为长老,照拂一二,本应如此。”

  “可是,竹姨,你痴痴坐在这里傻笑什么。”

  “额…映雪,你不要瞎说。”

  白衣女子嘴角噙着笑意,打趣道,“竹姨,你不对劲哦。”

  言罢,她身形一闪,已消失不见,唯余一串清脆笑声在回荡。

  聂青竹神色尴尬,正欲开口,突然脸色一变,额头渗出细密冷汗。

  不对!

  自从小青峰遭劫,映雪父母双亡后,她小时候最憧憬的姐姐叛出宗门后,她何时再展露过笑颜?

  往日里,她总是一副清冷孤傲的模样,今日这是怎么了?

  聂青竹猛的想起《七杀剑典》,这本能让人走火入魔性情大变的功法。

  而如今,峰主正参悟到最紧要情节!

  峰主,不对劲了!

  你回到别院后,你便闭门潜修,转眼间青竹已染秋霜,一月光阴悄然流逝。

  你已经将所得的《先天五德轮转经》修炼到龙庭境界。

  果然此功之浩大,可谓是你修炼难度最大的,你也足足看了两遍,方才妙悟龙庭境界的真意。

  此刻你终于明白,为何当代正道领袖九阳真人能稳坐天下第一修士之位,这哪里是什么练气功法?

  分明是一部阐述“道生德蓄”的先天至典!

  天地未形之时,先天五运已存:曰气运,曰末运,曰杀运,曰截运,曰劫运。此五者如轮转动,主宰万物兴衰。

  先天五运又分为五德,即圣德、福德、功德、阴德、道德。

  五德对应五太: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两者相互对应。

  五德更与五太相契:道德合太极混元之势,阴德应太素寂灭之机,功德承太始开辟之功.其中相克之妙,尤见造化玄机。

  道德克末运:末法时代,有道德之士出而弘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圣德克气运:圣人转,轮转教法,天地气象焕然新,千年暗室一灯即明,照破千年沉疴。

  福德克杀运:大福之人,杀劫不损,永无厄运缠身。

  阴德克劫运:阴德一缕,万劫之中可现一线生机。

  五德轮转如环无端,五运生克似水无常。

  修此道者,当明悟其中周流不息相生相克之妙,方得窥见先天大道真容。

  这等玄功,真乃穷其练气士的真妙。

大熊猫文学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