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众人踏上台阶,天景虚也看清了来者。
正道一方,有龙泉剑宗与方寸山。
魔道一边,则是极道魔宗。
外道一方,有太华宗。
每宗人马不过七八人,较之先前进入天帝宝库时的十数之众,已见折损,显然此行并不轻松。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名高挑青年。
他身着一袭朴素的旧道袍,长发随意披散,不修边幅。
尽管面容寻常,眼中原本的疲惫倦意,此刻却添了几分喜色傲意。
其余各宗弟子,皆不自觉地与他保持距离,使他如孤鹤立于人群之中,格外醒目。
正是徐无极,那位高居正道龙虎榜榜首之人。
道凌宗众人一见是他,顿时面露激动,顾羽更是眼含笑意,脱口唤道:“无极大哥!”
众人一步步向上走去,每一层台阶都笼罩着沉重的压力。
对于天景虚与瑶台仙子等人已立于顶端之事,后来者似乎并不意外。
方寸山一行人保存得最为完整,领队的是天府星孙邈,傅东城、袁书剑、祁灵等人也皆在列。
不到半个时辰,徐无极率先踏上最后一阶。
他目光扫过前方一身书卷气的天景虚,双眼微眯,随即移开视线。
天景虚对此并不在意。
两人之间本有旧隙,此刻倒也互不理会,各据一方。
顾羽快步迎上,语带欣喜:“无极大哥,你终于来了!”
原来徐无极进入天帝行宫后,本欲直奔静心观,却在途中误入一处道观,因而耽搁至今。
徐无极微微颔首,目光越过众人,落向后方的“静心观”大殿。
那道如同瀑布般垂落的紫色雷霆,将前路彻底隔绝。
他眉头微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他才注意到场中还有正道的三真陆北游与西昆仑的庄秀二人。
徐无极虽朝她们投去一瞥,却并未出言招呼。
陆北游与庄秀同样没有与他交谈的意思。
徐无极性情过于狂傲,与几人素来不合。
随着徐无极站定,紫阳书院的曹安也默默走到他身后。
顾羽正欲开口说明此间情况,下方台阶却又传来动静——
又有几人陆续登顶。
能走完这重重台阶的,无一不是各宗领头之人。
龙泉剑宗的剑子尧夏。
方寸山的孙邈,以及令人略感意外的一名女子。
若周景在此,定能认出她正是小青峰的祁灵。
更引人注目的是,方寸山其余几人竟也都走到了仅差最后两步的台阶处。
要知道,紫阳书院除曹安之外,其余弟子皆停留在四五步之外,再难寸进。
这一批方寸山弟子的实力,是否强得有些出乎意料?
方寸山在正道诸宗之中,不是一向居于末流么?
袁书剑、傅东城与紫薇几人又努力了一番,终究还是无法踏上最后几阶,只得无奈驻足,目送孙邈与祁灵继续向上走去。
这一路行来,方寸山众人早已清楚。
小青峰那位不显山露水的祁灵,实力远在众人预估之上。
她不再隐藏修为,龙庭境后期的境界彻底展露。
更令人侧目的是,此前与太上魔宗遭遇交手中,她竟以一己之力,正面镇压了对方的圣子。
此外,还有极道魔宗的夏侯离。
太华宗的风清云。
能够登上这最后台阶的,几乎皆是此界道、魔、外三家宗门的领军人物,无一不是在三家龙虎榜上留名的天骄。
夏侯离此前在天帝行宫之外,曾与徐无极有过冲突。
他并未随血海魔宗的厉罗生前往黄华观,而是选择独自探访紫竹观。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当他赶到时,紫竹观已化为一片废墟。
别说不死药紫竹,就连半点完整的痕迹也未曾留下。
看来有人捷足先登。
更让他在意的是,还在废墟中发现了苍生魔门一众弟子的浑身焦黑的尸首。
风青云看着眼前景象,心中复杂,难以判断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便带领门下弟子转向天帝行宫最核心之处,静心观而来。
太华宗的风清云,此前跟随厉罗生与月云卿等人前往黄华观,不料遭遇蜈蚣道人,之后便在观中莫名昏迷。
待他与月云卿等人苏醒时,蜈蚣道人、周景与厉罗生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道不知通向何处的空间传送通道。
风清云醒来后,心中隐隐后怕。
他并未选择踏入那传送通道,而无上法宗的月云卿却毅然进入其中。
于是,风清云便带领余下的太华宗弟子,转而前往天帝行宫中心的静心观。
随着众人陆续登顶,场面也逐渐划分为几个阵营。
风清云自然与神机门的蝎站在一处,尽管他觉得此人有些诡异,但在此地外道就孤身一人,终究难以立足。
他不禁想起外道第一大宗命星宗,其门中的“人上人”本是足以与天景虚、徐无极争锋的存在。
可奇怪的是,命星宗的人马自进入天帝宝库后,便如凭空消失一般,再未现身。
不知此界第一的易算大宗,此次进入天帝宝库,究竟在谋划些什么。
夏侯离自然站到了天景虚等人一侧,这位苍生圣子在圣门之中威望甚高,二人相视一眼,他轻轻颔首算是见礼。
另一边!
孙邈与尧夏并未走向徐无极等人,而是径直来到庄秀与陆北游身旁。
西昆仑、方寸山、龙泉剑宗三家本就交好,暗中已成同盟,正道人尽皆知。
正道分成了两派。
徐无极见状,眉头不由蹙紧。
顾羽脸上已浮现怒意。
道凌宗身为正道魁首,方寸山与龙泉剑宗此举,无异于在外道与魔宗面前折了正道颜面。
他虽心中愤然,却也清楚陆北游与庄秀的实力,终究未发一言。
三方人马各自站定,目光却不约而同地投向眼前这座巍峨大殿。
传闻中,天帝所修的无上玄功《天帝心经》便藏于此处。
众人皆为此而来,谁不想一窥?
然而那道垂落如瀑的紫色雷霆,却将前路彻底隔绝。
就连先来天景虚、庄秀等人也只得静立原地,未有轻动。
后来的众人,自然是没有轻举妄动。
顾羽这才将众人此前经历缓缓道来。
徐无极听罢,眉头锁得更紧:“不死药?”
“紫山君?”
夏侯离听后更是满脸不可置信:“不死药紫竹…重新修炼?”
他此行本就是奉极道魔宗宗主之命,进入天帝行宫之中,前来寻找不死药紫竹。
谁曾想,那株神药竟已自行出世?跑了出来!
风清云却注意到另一个名字。
“方寸山,周景?”
他立刻想起,这不正是方才与厉罗生平辈论道的那位少年?
此人果然非同寻常。
然而最为震惊的,当属方寸山一行人。
他们刚从庄秀口中得知此事原委。
陆北游见孙邈脸上难掩意外,心中不由生疑:她原以为周景是方寸山暗中培养的弟子,如今看来,竟是猜错了?
难道连方寸山自己,也不清楚此人的真实实力?
孙邈身旁的祁灵眼神之中还是露出惊讶,她对于这位小青峰的深藏不露师兄,早就有所猜测。
可是,与一株不死药交手不落下风,还是远超了她的想象。
周景莫非也有极大不凡的来历 徐无极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也就是说,这静心观中。”
“只有紫山君,周景两人?”
几人的交谈并未刻意压低声音,离台阶仅两步之遥的方寸山众人听得清清楚楚,脸上无不露出震惊之色。
那位小青峰的周师弟,竟藏得如此之深!
众人之中,傅东城的脸色最为复杂。
他原本以为,自己与周景相比,纵使在阵法、辨物、棋艺上有所不及,至少修为与实力总能稳胜一筹——毕竟修行界终究以“修行”二字为根本,自己总还占着一项优势。
可如今看来,他竟是样样不如。
这世间…怎会有如此奇才?无所不精 袁书剑虽早有预料,此刻仍难掩惊诧。
这位周师弟,竟比想象中还要厉害得多。
然而此事经徐无极之口公之于众,周景岂不是立成众矢之的?
一部《天帝心经》,那可是连无上大宗师都为之垂涎的玄功。
随着徐无极话音落下,台阶上众人皆默然抬首,望向那座笼罩在紫雷中的大殿,目光灼灼。
顾羽凝视着上方奔腾的雷霆,沉声应道:“这雷霆是紫山君所留?”
“他说:越此界者,死。”
“他只允周景一人进入。”
徐无极闻言却是一声轻笑:“不死药重修?”
“只要境界相当,龙庭境界内,我徐无极何曾惧过谁。”
“连那周景都能进,我为何进不得?”
此话一出,四周竟无一人出声反驳。
天景虚等人曾与紫山君交手,深知其实力深不可测。
然而眼看《天帝心经》这等无上玄功近在眼前,任谁又能甘心就此放弃?
此刻徐无极主动出头,众人自然乐见其成。
顾羽虽也渴望进入大殿,心中却暗自忧虑。
他亲眼见识过紫山君与周景的实力,那二人早已超出寻常龙庭境的范畴。
无极师兄虽强,可当真能胜过其中任何一人吗?
顾羽心中不由泛起迟疑。
徐无极目光扫过众人,尤其在神色凝重的天景虚、庄秀与蝎等人脸上稍作停留。
他缓缓开口:“我明白你们的顾虑。”
“不死药紫竹来历非凡,你们谨慎,也在情理之中。”
陆北游注视着这位正道第一人,心知徐无极虽狂傲,却绝非愚钝之辈。
他能看出天景虚、蝎等人按兵不动,背后必有缘由。
徐无极话锋一转,“但若我能让你们在此地施展法力——”
“诸位还会畏惧么?”
施展法力?
天景虚终于缓缓抬眸,只见徐无极自袖中祭出一物。
一顶碧玉雕琢的莲花道冠静静悬浮,流转着温润清光。
道家莲花冠?
众人皆露讶色。
莲花冠形似绽放之莲,象征修道者身处浊世而灵台不染,正合道家“和光同尘”之旨。
所谓“冠者,观也”,意在“内观己心,外观万物”。
在正道各宗之中,也只有门内的修为有成长老才有资格佩戴在头顶。
然而徐无极手中这一顶却与众不同,它过于璞素,未刻任何符图。
不见太极阴阳,未镂五岳真形,亦无云雷纹饰,仅以三层莲瓣示人,反倒透出一种返璞归真、深不可测的道韵。
众人心中顿时明悟——
这必是徐无极在天帝宝库中所得的秘宝。
只见莲花冠如真莲绽放,飘出数片清辉流转的花瓣。
一片轻盈飞至天景虚面前,他伸手触碰的刹那,体内被禁锢的法力竟开始迅速恢复。
天景虚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惊诧,这莲花冠竟真能解开此地的法力封禁!
花瓣纷飞,几乎每一片都精准地飘向最上面台阶的众人面前。
徐无极的声音随之响起,冷声道:
“接下此瓣者,”
“便随我擒拿不死药,诛杀周景,得天帝心经一观。”
众人尚在迟疑,神机门的蝎却已一把将花瓣握入手中,嘶声应道:
“好!”
天景虚也缓缓握住花瓣。
你沉浸于《天帝心经》的玄奥之中,发现其内容几乎完全围绕“道心神藏”的开启而展开,对于力极、元气、精血、长生等有形四大神藏,却只字未提。
此界各宗的法诀不同,无论何种修行,总是会有关于修为、肉身的修炼。
此经只有关于道心神藏的开启九次之法。
随着你心念深入,经中文字仿佛被唤醒,在你识海中重新排列组合,化作浮光掠影般的光影图景——
《天帝心经》共分九重境界,每一重即对应一次神藏的开启。
每开启一层道心神藏,便能获得“道心之力”。此力迥异于其他神藏所生的“气之力”,后者源于丹田,是法力雄浑的体现。
而道心之力,却源自本心,无形无质,玄妙非常。
如果说力极神藏主宰肉身力量,那道心神藏则缥缈难测,直指心神本源。
它所修炼的,是心之力。纵使修为尽失、肉身崩毁、一无所有,这股源自本心的力量,亦将与你同在,不增不减,不灭不熄。
你凝神静悟,依照经文指引开始修炼,道心神藏的境界竟一路畅通,直抵第四重。
这般进境虽快,却也在情理之中——昔日修习《太素真经》与《先天五德轮转经》时,你便已对道心神藏有所触及。
前四重的修炼如溪流汇江,水到渠成。然而到了第五重关口,你却感到了一层无形的滞涩。
你依照法诀所述,于丹田之内凝神观想,试图炼化那无形无质的三光之水…
时间逐渐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