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完江淼的解释,此时也觉得需要限制好在近地轨道布置核反应堆的项目。
“如果是在距离地球比较遥远的太空,使用核反应堆、核电池之类,我觉得问题不大,但唯独在近地轨道不行。”
戴眼镜的中年人询问道:“江院士,我有一个问题。”
“方教授但说无妨。”
“可控核聚变装置不是已经非常成熟了吗?我看过内部的资料,说星环科技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在安全性上比核裂变反应堆安全很多,哪怕是出现事故,也不会出现大规模泄露的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江淼直接回道:“方教授,星环科技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确实非常安全,但是其体积和重量非常惊人,目前最小型号的型号星环K22,其主机重量超过8400吨,加上附属发电系统和散热系统等,总重量差不多在24万吨左右。”
听到这个重量,众人也大失所望。
“有没有办法继续缩小?”
江淼笑着回道:“星环科技正在研发的第二代可控核聚变装置,其主要方向就是奔着小型化而去的,但我并不认为短时间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停顿了几秒钟,他继续补充道:“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的可控核聚变装置,高度依赖超导强磁场,而你们应该清楚,国内目前的常温超导体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汞,这两个原因注定当前的可控核聚变装置无法做得太小。”
在场众人都可以接触到很多亚联的保密资料,自然知道江淼说的内容,并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欧美在近地轨道上,布置过核电池的人造卫星,但核电池的发电规模太小了,而且风险同样不小,他们在测试之后,也将这些核设备送到了距离地球超过一千公里的轨道区域。”
“好吧!看来这个项目确实不能随便搞。”
“我赞同。”
张少峰看到其他人达成一致,便开口定下基调:“那我就以智库的名义,提出反对报告吧!江院士,麻烦你那边在这个月22号之前,拿出一份论证报告。”
“可以。”江淼应下来,这也是他们作为亚联智库核心顾问的义务之一。
“我们讨论下一个议题吧!”
对于下一个议题,众人一时间还没有做出判断,因为这个议题的内容有点敏感。
那个有点睡眠不足的地中海老头,思考了一会,第一个开口:“我认为应该同意该类型的技术发展,但必须做好监督和限制。”
“基因编辑婴儿…麻烦呀!”一个圆脸中年人揉了揉太阳穴,一脸纠结和头疼的样子。
江淼也没有第一时间发言,虽然他是亚联生物和基因领域的领军人物,但必须考虑好一些影响。
第三份文件就是关于发展基因编辑婴儿相关技术的研判。
显然亚联高层也是举棋不定。
这种事情并不是一刀切,就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一份文件上,除了亚联自己的相关研究报告之外,还有情报部门从北联、南方联盟获得的情报。
根据情报显示,南方联盟那边倒是没有官方势力在搞基因编辑婴儿的研究,但其混乱的内部,却给了不少秘密组织、私人企业,留下了可以暗箱操作的灰暗空间。
而北联那边,以阿美丽卡最为激进,他们的官方势力中,有人在秘密支持私人企业秘密研究基因编辑婴儿的相关技术。
目前情报部门发现的相关研究项目,明确在研究基因编辑婴儿技术的机构,一共有16家;疑似在研究基因编辑婴儿技术的机构,则有53家。
这其中北美占了大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机构,都集中在北美的阿美丽卡境内。
也就是说,国外在这方面秘密研究,目前的规模非常大,只是他们不主动宣传而已。
其实很多人都带着眼镜在看欧美,觉得他们被很多东西搞得乱糟糟。
但这些东西只不过表象罢了。
比如环保,现在北联境内压根就不谈环保了,那些以前高度活跃的环保组织,现在几乎销声匿迹了。
原因就是背后的资本不再支持了。
还有反基因编辑、反疫苗、反转基因之类民间组织,也在近几年变得毫无热点,在欧美网络上,连一丝相关的内容都被封禁掉了。
这才是欧美资本真正的实力。
资本掌握着生产资料、新闻媒体、互联网和议会。
民间组织有什么实力和资本硬抗?
人家只需要在网络上,将相关内容给封掉,然后停掉资金拨款,这些民间组织就宛如被断了根的树木,不用几个月就会因为资金周转问题,陷入无法运行的困境之中。
而且你真以为欧美的这些民间组织是真为了理想?他们只是为了利益罢了。
比如西欧的独国,线圈汽车要在当地建电动车工厂,然后很多所谓环保和动保组织就以工厂会影响周围的野生动物,不断阻扰这个项目的推进,目的就是为了拿钱。
但这些民间组织背后都是有人站台的,不然分分钟要进去喝茶,甚至可能要背后中七枪自杀。
因此当欧美各方的资本势力,暗中达成一致之后,很多民间的反对声音,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当然,这些资本势力还是知道基因编辑婴儿有伦理的舆论问题,因此他们虽然推动这些项目,但都通过套皮的方式进行立项,同时在明面上的互联网上,几乎是查不到相关信息的。
比如一个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其对外的项目名称就是:关于基因疗法在帕金森遗传病的治疗应用研究。
没有在这个实验室内部工作,或者是资本势力高层人员,是很难获得该实验室的内部详情。
面对欧美势力在秘密研究基因编辑婴儿技术,亚联高层通过情报部门的渠道获知之后,便陷入了一种焦虑和纠结之中。
焦虑和纠结,这也是这一次视频会议中,绝大部分参与者的心态。
跟进研究,又觉得基因编辑婴儿有违人伦。
不跟进研究,万一欧美势力搞出什么超级人类、新人类、变种人之类的东西,又有可能危害到亚联的安全。
这就是众人内心焦虑和纠结的根本原因。
张少峰向江淼提问道:“江院士,你是生物和基因领域的大拿,对于基因编辑婴儿技术,你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从一个普通人的感性上来讲,基因编辑婴儿技术确实有违人伦道德。”江淼话风一转:
“但是从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理性思维来看,基因编辑婴儿势在必行。”
一个学者眉头紧皱着:“可是如果基因编辑的婴儿,在前期的实验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有问题的残次品,这些婴儿可是具备人权的…”
江淼摇了摇头:“这一点我知道,但我们别无他选,除非现在马上发动战争,将北联和南方联盟给消灭,不然我们很难阻止其他势力在这方面的研究。”
地中海老头则问道:“江院士,有没有办法减少牺牲?可不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发展一部分技术,然后等到技术成熟了,再进行人体实验?”
“…”江淼沉默了片刻,才郑重其事地回道:“可以。”
“可以?”地中海老头眼睛一亮:“江院士,可以说一下详细情况吗?”
“我们公司的实验室中,正在研究一种克隆人技术,但是这种克隆人通过基因编辑改造之后,在培育过程中,不会诞生大脑这个器官,因此它们的情况,便不属于人类范畴,因此可以不需要考虑人权。”
“贵公司还有这种技术?”
“没有大脑的克隆人?”
“有点取巧,但不失为一个办法。”
“嗯,只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婴儿,确实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研究人类的基因编辑改造。”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江淼本来不打算公开这个技术,但是现在形势不由人,如果不在亚联内部公开这个技术,那为了避免被北联和南方联盟超越,亚联只能硬着头皮跟进,到时候实验室中,会出现大量有问题的基因编辑实验体,而且这些实验体还有意识,这要是曝光出来,会引发内部大混乱的。
以他对亚联高层的了解,如果这一两年内,基因编辑婴儿技术方面还没有办法给出一个低风险的方案,一众高层哪怕是背上污点,也会全力秘密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地。
没有办法,这方面的研究太重要了,甚至可以说是关系到亚联的生死存亡。
江淼明明有可以减少风险的方法,如果这个时候不拿出来,不仅仅会让亚联高层感到被背叛了,他自己也会良心不安。
毕竟这种项目要发展到成熟,没有成千上万的实验体,估计是没有办法彻底成熟的。
这也意味着,在这个技术彻底成熟之前,会有成千上万的有缺陷实验体,将用他们悲惨的一生,来浇灌基因编辑婴儿技术的发展。
江淼又补充了一小部分不太敏感的技术内容,同时表示该技术目前还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大概一年左右,才可以获得必要成熟的技术。
对于这个时间,参与视频会议的众人倒是可以接受,甚至觉得太快了。
好在他们也清楚江淼的科研能力,便没有继续询问技术细节。
而是继续讨论好这个议题,最终大家都认为可以在有限制和严格监督下,使用无脑克隆人作为实验体,秘密大力发展基因编辑婴儿技术。
其实在解决前期的伦理风险之后,大家都觉得基因编辑婴儿技术未来大有可为。
总有一天,人类终究要走出地球,离开了地球母亲的庇护,需要面对很多难题。
而通过改造基因,就是一条不错的进化路线。
当然,江淼暗中在搞的第二大脑计划,也是一条非常不错的线路,甚至可以解决人类的寿命问题。
这两条技术路线,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让人类进化得更加完美。
基因改造之后的身体,可以随时移植和转移身体的第二大脑,两者结合起来之后,可以发挥出一些非常特殊的应用。
比如,未来人类为了殖民火星,但是火星重力和地球重力差别太大,而且火星的大气层无比稀薄。
那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一具完全适应火星环境的躯体,然后将第二大脑(即生物计算芯片)转移到这具新身体中,将原来的身体封存起来。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适应火星环境的身体,而不是靠一代代的自然筛选,才获得可以适应火星环境的身体。
这两个技术的组合,将解决人类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星球环境的难题。
除非类似于金星这种超恶劣的地表环境,其他类地行星都可以被人类征服。
要知道在太阳系中,类地行星和大型小行星的数量,相对比较多。
比如火星、月球,还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大型气态行星的大型卫星,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人类的殖民地。
之前人类可以殖民的外星球,其实只有金星一颗而已。
而如果江淼设想中的技术实现了,那人类在太阳系的生存空间将获得史诗级加强。
甚至未来飞出太阳系,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江淼并没有说出第二大脑项目的情况,主要是现在其他技术还不达标,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更换身体的改造。
这其实就是技术发展太快,而人类的社会变革和哲学内核没有及时更新,导致的硬件和软件不匹配。
视频会议还在继续。
接下来几个议题倒没有太想要纠结的问题,虽然同样棘手,但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属于可以通过制度调节,将其磨合过去的议题。
会议开了三个多小时。
江淼喝了好几杯茶,眼睛都有点干涩了,张少峰才宣布这一次视频会议告一段落。
“呼…”
黎子轩也停下手上的事情:“老板,基地这边安排好饭菜了,是送过来,还是去食堂?”
江淼看了一眼手表:“哦?原来快十二点了,那就在这里吃吧!吃完饭,我在这里眯一会。”
“好的,我去拿饭。”
“嗯,辛苦你了。”
“老板稍等。”
黎子轩急匆匆离开小办公室。
江淼站起来伸了伸懒腰,拉开窗帘,外面是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将玻璃窗打开一丝,随着冷风灌入,让他疲乏的大脑,有一丝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