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足够的理由,感谢自己也没什么大碍。
而且戚昊确实让人感慨。
一个亿万富翁,手里掌握着大量的优质股票,经营着几家非常有前途的公司,他还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叫好又叫座。
无论干什么,都比当演员更有前途。
这样的人,如果说不是热爱还能是什么。
谁敢和他比热爱啊。
现场自然是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哪怕是有人觉得文森特·加洛的演技也不错,可一想到戚昊是个亿万富豪,顿时也对他充满了钦佩之情。
随后的最佳导演银狮奖被执导《伤心小号曲》的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希亚摘走。
评审团大奖银狮奖给了执导《必要的杀戮》的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
这两部都是属于呼声很高的电影。
嗯,金狮奖呼声很高的电影。
但是很显然,他们都没有可能再拿金狮奖了。
金狮奖不出意外的…
被昆汀给了他前女友索菲亚·科波拉。
对于昆汀在颁这个奖前的陈词滥调和虚伪就不重述了,
早在9月1日本届电影节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时,昆汀就曾说过,自己评奖将举贤不避亲。
“如果我妈参赛,如果拍得好,我也没有理由不颁奖给她。”
虽然昆汀最终没有能够把金狮颁给他妈,但也还是把这个世界影坛的巨大荣誉颁给了前女友索菲亚·科波拉。
人们不应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个结果却还是让昆汀之心路人皆知。
宣布这个奖项时,颁奖大厅里掌声稀落,记者大厅里嘘声一阵。
很显然,这是个冷门,却不是意外。
倒是科波拉显得相对淡定。
获奖的时候大谈她的父亲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而《在某处》是一部自传色彩浓厚的影片,有她父亲和她本人的影子。
让戚昊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区长父亲》。
人家坦诚的毫不掩饰。
在颁奖礼结束后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身着绿色短裙的科波拉淡淡地表示,得奖非常意外。
同样是在新闻发布会上,昆汀恼羞于各国记者存心揭疤的提问,多次涨红了脸用竖中指作答。
涨红了脸…
呃,至少说明老哥还是要脸的。
只是不太多。
但是这种狡辩如此无力,以至于他不得不多次拒绝回答相似的问题。
戚昊都有些同情这哥们了。
由于影帝的争议不算太大,所以,在记者发布会上,戚昊主要就是聊一聊他的入行和表演理念。
从小龙套开始的人生经历。
十六岁出道的小演员,走了十三年走到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加冕影帝桂冠。
哪怕是拿到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也贼特么的励志。
当媒体知道戚昊为了这部电影做了三个月的乡村观察,无数个日日夜夜对角色的揣摩,也就不奇怪他为何能够表演的如此传神了。
早在戚昊摸到奖杯的那一刻,系统就提示戚昊完成了任务。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确认。
就在本月28号,就有一个长春电影节,戚昊也被提名了最佳男主角。
到时候可以看看能不能拿奖。
如果长春电影节拿不到影帝,还有10月16日的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到时候会颁发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奖项。
金鸡百花是轮流的,今年轮到了百花奖。
金鸡奖是专家奖,华表奖是政府奖,而百花奖是观众奖。
观众奖!
观众评选出来的影帝!
比演技,他或许不是最屌的。
比观众,他或许,不,他肯定是最屌的。
如果戚昊拿不到百花奖,他敢说这破烂玩意绝对有黑幕。
此外,还有11月20日的金马奖。
虽然拿了国际大奖,就不太容易再拿国内大奖,但是也并不是没有类似的情况。
2000年的《花样年华》,就让梁超威拿了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还有第20届香江电影金像奖影帝。
此外,梁超威的《重庆森林》《无间道》都是金马金像双影帝。
拿金马金像双影帝影后的特别多。
张蔓郁的《阮玲玉》更是拿了柏林影后之外,又拿了金像金马影后。
戚昊完全可以等到金马奖颁奖礼结束了之后,再结算这个主线任务。
百花影帝是稳的。
长春影帝和金马影帝虽然不稳,但是也有相当大的概率。
反正至少是有威尼斯和百花保底。
到时候大概率能够获得比“主线任务1”更丰厚的超额任务奖励。
戚昊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迎接。
因为他是跟着剧组一起回来的。
人多眼杂,行程根本没有办法完全保密。
不过,戚昊也没想过避开媒体。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锦衣夜行不如荣归故里。
《hello!树先生》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戚昊拿了影帝,这绝对是很长脸的好事。
韩杰虽然没有直接拿奖,但是他是编剧兼导演,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荣耀了。
此外,能够捧出一个威尼斯影帝也是很涨面子的事情。
仅凭这一部电影,韩杰就非同凡响了,至少短时期内不愁没人投资他新电影。
当然,他也确实不愁投资。
他的剧本和执导,给戚昊带来了至少一座威尼斯影帝奖杯,极有可能还有其他的影帝奖杯。
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别的演员可能没那么认,但是戚昊这边绝对金牌认证。
众所周不知,韩杰的这部电影给戚昊带来的不止是影帝,还有至少50万苹果股票。
这收益至少有十亿。
只要你韩杰不死,你就往死里拍,拍什么都给你钱。
而且,机场被媒体这么一堵,对《hello!树先生》的票房也有不错的促进作用。
戚昊和安风在机场很低调。
把接受采访的机会尽可能的让给了韩杰和谭淖。
两人都不容易。
回来之后,戚昊继续宣传《hello!树先生》和《那些年》。
《hello!树先生》很难有太大起色,但是该做的宣传还是要做的,这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hello!树先生》的宣传主要以访谈为主。
戚昊和韩杰等人连续参加了多个访谈节目和电影交流沙龙。
谈这部电影的创作,谈威尼斯。
然后引申出去谈整个文艺片。
当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卓越的体验与深层次的精神满足,必然要开始传播自己的思想。
有些人把这玩意和说教联系在一块。
觉得自己牛逼了就要教教别人怎么做人。
其实是搞错了。
就像是著书立说,它的目的并不是教化别人,而是完善自己。
是一个持续追求自我提升的过程。
戚昊的训练空间有点像是做鸭,哦不,是填鸭,反正是被塞得满满的。
他只有真实的去演戏,去完善自己的表演理论,才有可能彻底消化掉这些训练得来的技巧。
戚昊给这种行为起名叫拆解自己。
而关于《那些年》的宣传,其实主要就是撒狗粮了。
不是没有其他的手段,是撒狗粮最具有性价比。
戚昊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称安风为“未婚妻”。
不是女朋友吗?
怎么就成未婚妻了呢。
然而戚昊这个很明显不是口误,他说获奖感言的时候虽然激动,但是意识清醒,获奖感言说得非常有条理,堪称非常经典的一种表达方式。
也就是说…
这俩人不止是官宣,甚至都打算要结婚了。
幸好,安风的小肚肚并没有凸。
她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红毯上的状态好的离谱,不然都得怀疑她是不是怀上了。
戚昊的这一“官方认证”,让他们本来就热度不退的官宣绯闻进一步点燃。
比任何宣发方式都更加有效。
詹奇·莱登还在这个时候玩了一招“反向买头条”。
一来是怕引起官方的反感。
两个明星谈恋爱,多大点事,有点风吹草动就上头条,反反复复的上头条。
头条又不是彪子。
二来是怕引起路人反感。
有些人本来对戚昊和安风没什么感觉,既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
但是一打开网页就看到这俩人。
久而久之,很难不对这两个人起反感。
而所谓的反向买头条,就是热度太高的时候就压一下,从头条上撤下来,热度太低的时候就放一下,让热度再升上去。
把热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那些年》完全不愁宣传的事情。
目前,《那些年》电影票房还在持续增长。
上映一个月,总票房已经过了6.5亿。
比较有意思的是,《大地震》的票房也是6.5亿。
《大地震》7月22号上映,本该8月下画,后来又续了一个月,目前还在上映期间。
《那些年》8月16号上映,相当于用了《大地震》一半的时间就追平了票房。
不出意外的话,票房马上就要超过《大地震》了。
毕竟《大地震》每天只有小几百万的票房,而《那些年》的日票房还有上千万。
业内人士对《那些年》的票房预估是8亿。
如果戚昊和安风最近结婚,说不定能够上10亿。
不过,也无所谓了。
就算内地票房不够10亿,全球总票房肯定会有10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