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447章 南部群山拿下,凯旋而归,犒赏三军

  京城。

  玄阵司天师府。

  徐天师盘坐在堂间,眼睛微闭,胸腔缓缓起伏着,一呼一吸之间,带起周围的灵气产生着一股律动。

  他盘坐的前方,是天师府的院子。

  而院子里,此时正立着一个人。

  那人面色有些苍白,嘴唇抿在一起,看向徐天师的眼睛之中带着一抹畏惧。

  这个年轻人穿着龙袍,身子有些颤抖。

  他,就是被徐天师拥立而起的颍川郡王,现在的圣朝皇帝,也被诸臣称做奉乾帝。

  清风徐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

  徐天师的眼睛缓缓睁开,目光朝着前方看去,最后落在院子里面色透着畏惧的奉乾帝身上。

  “陛下。”

  徐天师淡然的声音响起:“首阳山一行,可有收获?”

  他的声音很平静。

  但就是这平静的声音,让院子里的奉乾帝的面色一变。

  随后赶紧朝着徐天师行礼:

  “天师大人,朕…朕感应不到…龙脉…”

  说此言之时,奉乾帝的口中已经苦涩不已。

  “还是感应不到吗…”

  徐天师的眼睛眯起。

  圣朝自太祖一脉开始,便一直都是嫡系往下在传。

  龙脉只认嫡系血脉。

  君不见隔壁江国,帝位传到如今,让一女娃坐了龙椅。

  不是别的宗室不想坐,而是你想坐那位置,得需要获得龙脉的认可…

  新帝得不到龙脉的认可,那就无法降圣旨,动不了国运之力。

  徐天师的面色依旧淡然。

  他盯着院中的奉乾帝看了好大一会儿。

  看得奉乾帝心中压力越来越大,面色也越来越白。

  他能怎么办?

  他原本只是在家玩的好好的,莫名其妙的就有人上他家将他拿下,不由分说便朝着他的身上披上黄袍…

  然后就被卷入了这湟湟大世。

  “陛下先回宫歇息吧,圣朝之事,本座自有定夺。”

  徐天师淡淡的挥了挥手随后便又闭上了眼睛。

  奉乾帝的心中微微一松,仓促的对着徐天师行了一礼之后,便马不停蹄的朝着院外而行。

  就在奉乾帝走了之后。

  徐天师缓缓起身,朝着院子里而去。

  终是在院子中心停了下来。

  “既然来了,那现身便是。”

  徐天师的声音越过一道道迷雾。

  “师弟,经年不见,过的可好?”

  一道身影从院子里的树边出现,从无到有只用了一息之间。

  先有线条与轮廓,随后被院中的灵气填充了身体。

  那人影看上去约摸二十三四岁,极是年轻。

  只是那双眸子,却给人一种天下至尊的感觉,就像是被岁月长河洗礼,但依旧保持初心的错觉。

  随着他的身影出现,院子里的一切都变的黯然失色,仿佛天地之间的主角便是他一般。

  若是曾安民看到这突兀出现的年轻人的双眼,定是能察觉出来。

  这双眼睛,他在法安寺前见过!

  他曾经用自己手中的乌金长弓,在法安寺前,将这双眸法相,给射下来过!!

  眼前之人的身份呼之欲出。

  他便是当今道首!

  不过这次出现的,自然也不是真身,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一具可随时丢弃的分身罢了。

  徐天师波澜不惊的眼眸朝着道首分身看去:

  “道门三分那日,你我师门情谊便断了,可称我为道友。”

  很明显,他对“师弟”这个称呼,很抗拒。

  “呵呵。”那道首分身轻笑一声,淡然的打量着面前徐天师的身影。

  “看得出来,徐道友这些年,过的极好。”

  “好与不好,已是前尘旧事。”徐天师淡笑摇头。

  “嗯~本座倒是听说,千载之前,那圣朝太请汝出山之时,好像是没轻重的使了什么太祖长拳?”

  道首的声音带着一抹玩味。

  随着这话响起。

  徐天师的面容肉眼可见的变冷。

  打人不打脸。

  骂人不揭短。

  被徐天师一直称为耻辱的事情,便是世人常言的“太祖三请徐天师”。

  “若是无事,你便离去,休在此处狂吠。”徐天师声音变冷。

  “哈哈。”那道首实在是没忍住笑出了声,他咳嗽了一下:

  “今日来此拜访徐道友,确有要事。”

  “说。”徐天师面无表情。

  “听闻你在那曾氏父子面前吃了瘪,导致你欲改天道之所需跑了,不察之下圣朝的嫡系血脉也跑了,称得上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道首说话没轻没重,说的徐天师有些红温。

  徐天师盯着道首的脸看了一会儿,随后从牙缝之中挤出一个字:

  “滚。”

  与此同时,一道迅猛的气流从徐天师指间弹出,朝着道首分身而去!

  “别急。”道首闪身躲过气流,看着徐天师道:

  “今日本座来此,是为了助你。”

  徐天师眉头轻轻一皱。

  “我知道你如今需要三品与二品之尸。”道首嘴角轻轻勾起,看着徐天师道:

  “恰巧,我剑宗的大长老当日被曾安民斩下之后,剑宗圣子无心留了个心眼,为其收尸…”

  “有了他,你便只需要找一名三品,那国运天道,便能改为这气运天道。”

  徐天师听闻此言,眯着眼睛朝道首看去。

  道首坦然与他对视。

  四目相对。

  良久之后。

  徐天师冷笑一声:“你倒是好算计。”

  “不废一兵一卒,便要本座与你偌大机缘。”

  “那你愿不愿意嘛?”道首双手一摊。

  徐天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随后盯着面前的道首分身看了良久。

  口中缓缓吐出一个字:

  “可。”

  “呵呵。”道首嘴角轻轻翘起:“我会派人给你送来。”

  “等着你的好消息。”

  言毕,他的身影开始慢慢虚化。

  “哗~”

  落叶归根。

  院子里又恢复了寂静。

  只剩下徐天师一个人。

  他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眼皮缓缓抬起,朝着天空之中看去。

  “本座这一生,如履薄冰。”

  “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

  万妖山南部群山,大胜!!

  曾氏父子,用这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功绩震动了整个天下。

  初春的青海城,褪去了战时的肃杀与紧张。

  城墙上,崭新的“立德”龙旗与圣朝玄色战旗猎猎招展。

  城门大开,早已被清扫得一尘不染的朱雀大街上,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

  青海城经过一年多的修养,已有不少百姓在此处聚集。

  “来了!来了!大军凯旋了!”

  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首先出现的是一杆迎风招展的“曾”字帅旗。

  紧接着,是连绵不绝盔明甲亮步伐铿锵的铁流!

  经历了南部群山血与火的洗礼。

  这支立德新朝的鸳鸯军,散发更加锐不可当的气息!

  士兵们昂首挺胸。

  他们手中紧握的兵刃,反射着耀眼的寒光。

  队伍的最前方。

  曾仕林一身玄色麒麟吞金铠,外罩猩红织金蟒袍,端坐于一匹神骏异常的墨玉麒麟马上。

  他面容沉静,丹凤眼中蕴藏着历经风霜后的深邃与威严,如同定海神针。

  在他身侧稍后。

  曾安民同样一身亮银狻猊铠,身披玄色大氅,骑乘一匹通体雪白的龙驹。

  他年轻的脸上带着胜利者的英气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但眼神明亮如星,顾盼间神采飞扬。

  他手中并未持兵刃,但所有人都知道。

  正是这位小公爷,在最后关头力挽狂澜。

  摧毁了那足以葬送数十万大军的镇水玄砫,拯救了十数万联军!

  在他们身后。

  是同样意气风发的长公主、石责、秦守诚、娄通、柳诗诗等一众功勋卓著的将领和谋臣。

  “万岁!立德陛下万岁!”

  “曾元帅威武!曾小公爷神勇!”

  “天佑圣朝!天佑新朝!”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如同潮水般涌来,震耳欲聋!

  曾仕林与曾安民父子,在万民的簇拥和欢呼中,缓缓穿过凯旋门。

  这一刻,属于曾氏父子,属于立德新朝,更属于所有为这场胜利付出鲜血的将士们!

  皇宫。

  承天殿,如今只是草创。

  是由原青海都护府正堂改建而成。

  凯旋仪式后,盛大的封赏大典在临时皇宫承天殿举行。

  立德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

  他虽然依旧有些紧张。

  但在曾仕林,石责等重臣的辅弼下,倒也颇有威仪。

  殿内,文武百官肃立,气氛庄严而热烈。

  如今已经被提为立德朝首辅的秦守诚手持圣旨,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逆贼徐怀,祸乱朝纲,弑君篡国,勾结妖邪,天人共愤!”

  “幸赖天佑圣朝,忠良奋起!”

  “立德讨逆大元帅,文清公曾仕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统帅王师,南征北讨,扫荡妖氛,功勋盖世!”

  “特晋封为——镇国公!”

  “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加封太师,总摄朝政军机!”

  “原凤起路,西流路,及新定南部群山之地,划归为镇国公封邑,由其组建立德三卫,镇守青海,拱卫中枢!”

  镇国公!

  太师!

  世袭罔替!

  这已是人臣之极!

  更关键的是,将凤起路,西流路以及新打下的南部群山。

  直接划为曾仕林的封邑。

  并赋予组建“立德三卫”的权力!

  这意味着曾氏父子不仅拥有了崇高的爵位和官职,更获得了近乎独立王国般的庞大基业和强悍军力!

  这是新朝对曾仕林擎天之功的绝对肯定。

  更是对抗徐怀,稳固根基的核心布局!

  从此,凤起路的粮仓,西流路的人心,南部群山的险隘。

  都将成为立德朝廷最坚实的后盾!

  秦守诚顿了顿,继续宣读:

  “皇城司南提都,立德讨逆先锋曾安民,忠勇无双,天纵奇才!”

  “于京城护主突围,功在社稷。”

  “于南部群山,诛妖王,破玄砫,挽狂澜于既倒,救三军于覆灭,功高至伟!”

  “特晋封为——立德伯!赐号破虏!”

  “领立国先锋大将军,统辖立德三卫之‘破虏卫’!”

  “加封太子少保!赏灵玉千珏,灵田百顷,神兵宝甲若干!”

  立德伯!

  以新朝年号为封号,这是无上的荣耀!

  “立国先锋大将军”更是实权军职。

  统领三卫中最精锐的“破虏卫”!

  太子少保,则是未来帝师之位的铺垫!

  这份封赏,既彰显了曾安民力挽乾坤的不世之功,也为他铺就了通往权力巅峰的坚实台阶。

  但,无人不满。

  这是他们曾氏父子应得的!!

  所有人都知道,如今这个立于青海城的朝廷。

  他们曾氏父子二人居功至伟!!

  紧接着。

  石责,秦守诚,长公主,娄通,柳诗诗等一众功臣皆获厚重封赏。

  尤其娄通。

  因护卫有功,其父娄英启又举全路之力支援。

  被封为凤起路节度副使。

  协助其父娄英启,如今的加兵部尚书。

  管理凤起路军政。

  这进一步巩固了曾氏对凤起路的控制。

  当封赏宣读完毕,西流路总督安久源的代表出列,朗声道:

  “臣,代西流路总督安久源,恭贺陛下,恭贺镇国公,立德伯!”

  “西流路上下,感念立德陛下仁德,曾小公爷活命之恩!”

  “今奉陛下旨意,归属镇国公辖制,实乃西流路之幸!”

  “安总督有言:西流路百万军民,愿为立德陛下之前驱,为镇国公之臂膀!粮秣军资,旦夕可至!只待王师北指,剿灭国贼!”

  这番表态,铿锵有力。

  彻底宣告了西流路对立德朝廷,对曾氏父子的效忠!

  与凤起路一起,成为了曾氏父子掌控下的坚实后盾。

  曾仕林与曾安民出列,向龙椅上的小皇帝深深躬身行礼。

  曾仕林声音沉稳:“臣,曾仕林(曾安民),谢陛下隆恩!”

  “此战之功,非臣父子二人之力,实乃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万民同心!”

  “臣等必当鞠躬尽瘁,整军经武,扫荡妖氛,廓清寰宇,早日迎陛下还于旧都,诛灭国贼徐逆,以报陛下,以安天下!”

  “镇国公忠勇!立德伯神武!”殿内群臣齐声高呼,声震屋瓦。

  封赏大典在激昂与希望中落下帷幕。

  走出承天殿,阳光洒在曾安民年轻的脸上,也落在他崭新的立德伯蟒袍上。

  他望着老曾仕林如山岳般沉稳的背影。

  又望向南方那片刚刚被征服,未来将成为新朝屏障的群山。

  再望向北方——那徐怀盘踞的神京方向。

  他知道,凯旋的荣耀只是开始,更艰巨的挑战和更广阔的天地,就在前方。

  他曾氏父子至此,已经是位极人臣!

  更有西流,凤起,以及这刚刚打下的南部群山做为地基。

  “未来,将会是一个新的纪元。”

  曾安民的丹凤起之中,闪烁着摄人精魄的光芒!!

大熊猫文学    家父儒圣,系统非逼我做粗鄙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