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七百九十六章 密议谋事

  楚王府后院一间几乎废弃的厢房里,赵孝骞和章惇相对而坐。

  赵孝骞的表情很懒散,翘着二郎腿一抖一抖的,没有半点亲王的仪态,神态特别松弛,就好像他约章惇见面是真的纯粹闲聊家常。

  章惇却表现得有点紧张。

  今夜要说的事,关乎新政的未来,他个人的前程,以及他和家人的安危。

  眼看明日太后就要召集群臣商议新君人选了,说是“商议”,其实如今大家已基本没了选择,除了端王赵佶,不会有别的人选了。

  今夜章惇来见赵孝骞,内心深处已将他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是的,章惇不甘心。

  他不甘心让赵佶即位,对他来说后果太严重了,可以说是百害无一利。

  如今放眼大宋汴京,唯一能扭转局势的人,只有赵孝骞了。

  只是眼前的赵孝骞一副悠然懒散的样子,章惇心里未免有些忐忑。

  这副模样,充满了背刺盟友的独特气质,完全没有诚信的样子,这货真能指望么?

  赵孝骞倒是不清楚此刻章惇心中所想,他现在的模样不过是因为在自己家里,所以显得比较松弛。

  屋子有些简陋,楚王府里不见得处处光鲜,屋子太多,有些屋子根本没人住,废弃之后常年没有修缮,难免显得破败。

  屋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那是陈守带着他的麾下禁军在屋外警戒,不许任何人靠近。

  虽然已快开春,天气仍然寒冷料峭,屋子里点了一盆炭火,暗红色的火光明暗闪烁,不时溅出一点火星。

  赵孝骞终于坐直了身子,严肃地道:“今日我与章相公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欢聚一堂,密议不可告人的阴谋…”

  章惇眼皮一跳,伸断了他:“赵子安,你好歹是名满天下的赵半阙,平日里就这么跟人聊天的?用的都是些啥词儿!”

  赵孝骞耐心地解释道:“用辞虽然有点难听,但胜在准确贴切,一语中的…”

  章惇黑着脸道:“好了,子安你莫要戏弄老夫了,明日太后就要召集我等,确立新君了,你到底怎么想的?”

  赵孝骞淡淡地道:“章相公很不乐意见到赵佶即位?”

  章惇坦然道:“是的,赵佶登基,影响太大了,老夫无法接受。”

  “如果不让赵佶登基,大宋不能没有官家,章相公打算支持何人即位?”

  今夜是坦白局,章惇根本懒得说那些虚话套话,抬手便指着赵孝骞,认真地道:“你。”

  赵孝骞对他的答案并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道:“我不是官家的亲兄弟,不过是宗亲,没有资格争皇位。”

  章惇严肃地道:“你姓赵,这就够了。官家驾崩,本无后嗣,严格说来,包括端王简王在内,其实都是庶出,说句不敬的话,官家也是庶出。”

  “所以老夫认为,大宋下一代的皇帝,不必论什么嫡庶,因为都站不住脚,既然如此,立长嫡,不如立贤。”

  “子安这些年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宋辽的局势,立下盖世奇功,天下臣民士子皆扬眉吐气,若非子安,大宋焉能洗刷百年耻辱?焉能转守为攻,顺利收复燕云十六州?”

  “无论从哪方面比较,子安都比端王简王强上太多太多。子安率王师抗击辽军,攻城掠地,浴血厮杀之时,他们两位在做什么?”

  章惇脸上露出冷笑:“简王在汴京横行街巷,欺男霸女,端王在王府里装模作样,附庸风雅,整天摆弄着他的字画和那几块破石头。”

  “大宋江山交给何人才更合适,只要不是瞎子,大家都能看得到,如若立贤,舍子安何人?”

  “若是子安不反对,老夫愿为子安奔走,联络新党官员,以‘议礼立贤’之名发起朝议,上言太后纳谏,顺从天意和民意。”

  赵孝骞沉默许久,低声道:“‘议礼立贤’?朝臣们会是什么反应?”

  章惇微微一笑:“新党官员里,老夫确信能争取大部分人的认同,毕竟这是有礼法依据的,咱们最大的依据就是,端王简王皆非嫡,官家亦是神宗的宫嫔朱妃所出。”

  “既然都非长非嫡,那么新君的人选若还是按嫡长来定,是否太可笑了?礼法上也说不过去,如此,不如立贤,而这个‘贤’,就是子安你。”

  “子安,你的父王是英宗先帝的嫡子,你的身上也流着英宗的血脉,官家这一代的嫡长不好论,只能上溯到英宗神宗那两代,如果从那时论的话,子安你完全有资格争皇位。”

  “只要这个道理能让朝臣信服,老夫有把握能让皇位顺利落在你头上。”

  赵孝骞颇为意外地看着章惇,自己对皇族的族谱都稀里糊涂的,没想到章惇这个外人居然能将皇族这两代的关系理得如此顺畅。

  印象里,只有流落在外的私生子才会如此处心积虑背族谱,理顺家族人物关系,以便回归家族争遗产…

  改天悄悄打探一下章惇的出身,不会是哪一代的皇帝见色起意,造下了他这个孽吧。

  “道理说得通,可你没想过赵佶会如何反应?他会甘心皇位旁落?”赵孝骞又问道。

  章惇冷笑:“不甘心也得甘心,此子貌似恭良,实则邪性,他若即位,对大宋不是好事。”

  说着章惇突然凑近他,一脸邪恶地道:“子安,你也不想自己和将士们辛苦打下的大好局面,从此付诸东流吧?”

  赵孝骞下意识把身子往后一仰,一脸古怪地看着他。

  俩大男人说这种话,这是能说的吗?下一步就要一脸屈辱地脱裤子了知不知道?

  沉吟半晌,赵孝骞缓缓道:“章相公,我有个不一样的想法…”

  “你说。”章惇很客气地道。

  现在章惇已不敢把他当晚辈看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眼前这个年轻人将是未来大宋的官家,章惇必须抱紧的大腿。

  赵孝骞思忖之后,道:“明日朝议,可以答应让端王赵佶即位…”

  章惇一惊:“子安你…”

  “听我说完,答应归答应,事实上,那个位子没那么容易坐下去,我这里有一份大礼等着他,还有就是…我还在等另一件事。”

  “老夫愿闻其翔。”

  “我不想让你闻了…”

  见章惇一脸愕然,赵孝骞思索了一下,觉得应该稍微透露一点底牌给他,毕竟大家聊到这个程度,基本已经算是同一个战壕的盟友了。

  “章相公可知当初小皇子夭折,另有内幕?”赵孝骞缓缓道。

  章惇一愣,接着神情震惊地道:“还有什么内幕?不是听说感染风寒夭折吗?还有传闻说,是当时的孟皇后在后宫行巫蛊厌胜之术,小皇子被诅咒而亡,当时官家已经处理了,皇后也被废了…”

  “难道这不是真相?”

  赵孝骞微微一笑:“天下人知道的只是表象,包括官家在内,他看到的也只是表象,事情的真相我早已查明,一应人证物证也都妥善藏好了,就等关键时刻拿出来。”

  章惇脸色阴沉下来:“子安的意思,小皇子是被人谋害的?何人如此大胆?”

  赵孝骞微笑看着他,也不说话。

  良久,章惇的表情再次震惊,倒吸了一口凉气失声道:“端王?”

  赵孝骞仍然笑笑不说话。

  没否认,其实也是一种含蓄的答案。

  章惇被这个真相震得身子都摇晃了几下,使劲甩甩头,似乎不敢置信它的真实性,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

  赵孝骞悠悠地道:“所以我说过,赵佶想当皇帝,可以。但这个皇帝,他当不长久,别的不说,仅只是这件事,就能让他万劫不复。”

  章惇咬牙怒道:“这竖子,好大的胆子,官家唯一的皇子他都敢…,莫非他早就盯上了皇位,处心积虑谋害小皇子,就是要造成如今兄终弟及的局面,好让太后和群臣拥其即位?”

  赵孝骞点头:“章相公和诸公看不到的地方,这几年我与赵佶已经明里暗里有过几次交手了,只能说互有输赢。”

  “赵佶的手里,应该有一股见不得人的势力,但我判断这股势力羽翼未丰,尚未完全渗透进朝堂中,至于他在民间豢养的死士刺客之流,不过是下乘之用,不足为虑。”

  章惇脸色渐渐铁青,朝堂内外,他看不见的地方,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而他却全然不知情,这样显得他这个宰相很无能啊…

  赵孝骞仍然是一副悠闲懒散的样子,翘着二郎腿侃侃而谈,神态完全是闲聊家常的架势。

  刚才章惇见他这副模样还心中忐忑,觉得这年轻人有点不靠谱,此刻赵孝骞还是刚才的样子,章惇却觉得安心了不少,人家这副模样分明是胸有成竹,智珠在握啊!

  “子安,明日你打算怎么办?”章惇问道。

  赵孝骞笑道:“我说了,明日新君确立,让赵佶先高兴一阵,捧得越高,摔得越惨,他才会永无翻盘之日。”

  “然后呢?”章惇又问道。

  赵孝骞充满希冀地道:“然后,我应该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在一个万众瞩目的场景下,挥舞双手闪亮登场…”

大熊猫文学    世子稳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