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98章 木星

  李青松知道,亮星云依据发光类型的不同,又分为发射星云和反射星云。

  发射星云既是自身可以发光的星云。通常情况下,构成它们的星际尘埃分子被巨大的天体所电离,然后释放出了各种颜色的光芒。

  譬如天鹰星云。这个星云内部有一个结构极为著名,那便是创世之柱。

  这片星云上面延伸出了数个长度达到了几十光年的巨大的柱子,构成这些柱子的气体云在外部扰动以及自身引力的作用之下向内坍缩,最终凝聚成了恒星。

  有几十上百颗巨大的恒星在这一片恒星温床之中孕育。也正是因为这些恒星的诞生,组成这片星云的尘埃被电离加热,便释放出了光芒。

  反射星云既是自身不会发光,但可以反射临近恒星光芒的星云。譬如猎户座的女巫星云,便是因为反射参宿七的光芒而发光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那便是行星状星云。

  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末期,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组成恒星的材料会被剧烈的爆炸抛洒到星际空间中去,中心部位则会留下一颗致密星体,中子星或者黑洞。

  如果是中子星的话,因为它具备极高的辐射和能量以及磁场的缘故,它会“搅动”这一整片星云,让其也具备发光的能力。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蟹状星云。

  这颗大质量恒星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它在地球时代的大约宋代年间爆炸。

  虽然距离如此之遥远,但它爆炸之时,光芒仍旧强烈到就算在地球的白天都能看到,并被当时的人们清楚明白的记录了下来。

  但这三种导致星云发光的模式,似乎都不符合现在的情况。

  此刻自己观测到的那片星云,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它忽然间从别的地方移动到这里的可能性。

  因为它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既然不是从别的地方飞过来的,那便只可能是它一直在那里。而一直在那里,自己之前却并未观测到,那么它之前只可能是一片暗星云。

  导致暗星云变成亮星云的原因无非就是那三种,一,被原生恒星电离。二,反射临近恒星光芒。三,内部有一颗致密天体。

  但这三种都不可能。

  结合之前从蓝图克俘虏之中获取到的情报,唯一一种可能性浮现在了李青松脑海之中。

  蓝图克人的迁徙舰队来了。

  他们从遥远的格利泽625星系向着太阳系而来,在航行到半途的时候,舰队闯入到了这一片暗星云之中。

  飞船发动机喷射而出的高速离子,如同致密天体或者原生恒星那样,“搅动”了整片星云,给它们施加了更高的能量,于是,原本只是暗星云,不具备发光能力的它们,此刻也开始发出光芒,并被自己观测到。

  蓝图克文明的舰队迟早要来,这是李青松早已经知晓的事情,这没什么奇怪,也没什么震惊的。

  唯一让李青松感到有些震撼的是,一艘飞船发动机喷射的高速等离子体,相比起一整片星云来说,能量极低。

  这片星云规模并不大,也就仅有个百亿公里左右的尺寸,大概也就能将整个太阳系笼罩住。

  相比起那些动辄几十光年、上百光年尺寸的庞大星云,它毫无疑问是个小不点。

  但问题在于,这仅仅只是相比起其余星云来说。

  相对于智慧生命来说,它仍旧庞大到难以想象。

  一艘飞船仅能“点亮”一丁点星云而已。要将整片星云全部“点亮”,这舰队的规模…得多大?

  此刻,就算使用现阶段自己能制造的最大口径、技术最先进的望远镜,这片星云在李青松眼中都仍旧只是个黯淡的亮点,平平无奇,似乎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地方。

  但遥望着这个黯淡的亮点,李青松却似乎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庞大飞船,看到了大量的空天母舰,看到了一艘艘的重型运输船,看到了一艘艘具备毁天灭地力量的强大战舰…

  一艘飞船的喷射能量有限。这无数艘飞船组合起来,便将一整片星云都点亮了。

  那是何等庞大的规模。从格利泽625星系到太阳系,长达20多光年的距离,又是何等壮丽的迁徙。

  与之相比…

  李青松看了看自己的迁徙舰队。

  自己舰队的规模已经算是足够庞大。但相比起此刻蓝图克人的迁徙,却像是蚂蚁拖着面包屑,与重载列车相比一样。

  李青松深切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又因为自己的渺小,而感觉到了庞大的压力。

  此刻仅仅只是看这一眼而已,那汹涌而来的压力就让李青松几乎喘不过气来。

  留给自己的时间仅仅只有两百多年而已。两百多年之后,自己就要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了么?

  我真的,真的能战胜他们吗?

  李青松闭上了眼睛。良久,再度睁开,视线之中已经没有了任何茫然、恐惧与忧虑,只剩下了平静和坚定。

  他静静地望着明亮的太阳,低声道:“如果太阳系之中只剩下了我,那,就由我来守护我们的家乡吧。”

  庞大的舰队仍旧在快速前进着。对于星空的探测也仍旧在持续着,一刻未停。

  渐渐地,舰队越过了冥王星轨道。

  但只可惜,此刻冥王星运行到了另一个地方,李青松并未看到它的身影。

  到了此刻,还不算真正进入到了内太阳系范畴。因为冥王星早就被开除了大行星资格,降格为了一颗矮行星。

  最外围的一颗大行星,是海王星。

  要越过海王星轨道,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太阳系内部。

  又是十几亿公里的漫长航行,这一次,间隔数亿公里,李青松用望远镜看到了海王星那蔚蓝色如同大海一般的身影。

  长达数年的航程,跨越了一百多亿公里的漫长距离,间隔数百年时间,这一刻,李青松终于再度回到了内太阳系。

  舰队的前进仍未停下。

  除了释放一些探测器到海王星去之外,李青松没有做任何停留。

  他的目标始终很明确的对准了前方那颗整个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

大熊猫文学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