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南,袁绍中军营寨。
周瑜乘简陋的双轮战车而来,道路湿滑,还是结构简单的双轮战车更耐用,两匹挽马拉载,也更容易脱困。
但乘载体验很不好,周瑜没法坐在车上,他只能站在车厢内,双手抓着前厢护板。
在这二月初春时,周瑜面容白皙无须,明亮目光打量、审视沿途的袁军吏士。
这些袁军吏士也在争相瞻仰周瑜的英姿,无不赞叹周瑜英武帅气。
近年以来,因各方使者往来密切,宴席之际相互评比,弄出一个‘四君’。
以姿貌气质、文武才器为评选标准,榜首之人自然是反贼赵基;其次就是齐侯、镇东大将军、青州牧孙策。
排在第三的是邺侯、大将军、冀州牧袁绍之子袁尚;屈居末席的则是周瑜。
赵基对这个榜单毫无兴趣,河北人马颇好此道。
甚至广大的河北吏士朴素的认为,那位齐侯孙策能排列次席,全赖其地位使然。
新的四君区别于老版本的‘三君四长八俊’,四君版本里也开始评选各方良将、能臣,排名方式也都不同。
例如赵基这里,徐晃、赵云、马超、甘宁、张郃被称之为当世五凶;袁绍麾下的颜良、文丑、高览、焦触被勇冠三军,被称之为四庭柱。
而田丰、沮授、逢纪、郭图、审配、许攸则位列六贤士,另有四能臣、四上将之类。
这是一份河北人主谋推广出来的名单,孙策这边的文武干臣也被列了个名单。
是以,周瑜抵达袁绍中军营寨时,闻讯围观的袁军吏士充塞道路两侧。
周瑜见此又怎会怯场,一手抓着护栏,另一手对左右摆动,向那些呼喊声最强烈的袁军吏士摆手。
气氛热烈,周瑜也是英气勃发,顿生慷慨之意。
抵近袁绍中军辕门,附近执勤吏士弹压之下,这种喧哗声浪才缓缓降下去。
中军营帐正对着辕门,相隔一百二十步。
袁绍闻声出帐,望着辕门前下车,穿戴铠甲外罩青白二色文武袖的周瑜,不由出神。
身边许攸望见周瑜风采,抚须赞叹:“真不愧是美周郎,英武俊美不亚公之少年时也。”
“子远过誉了。”
袁绍立刻摆手:“我不及美周郎多矣,遥想当年这般年纪时,不过为濮阳长。后受父母之丧,除冠六年,再出仕时,已是壮年。”
壮年之时的姿貌,怎么能跟青年时比较?
人虽然有个体的差异,可绝大多数人都是越老皮相越差。
此刻袁绍嘴上这样说,可望着周瑜的眼神满是憧憬与迟暮之意。
田丰出辕门引路,带着周瑜向中军大帐走来。
田丰也是洋溢笑容,头悬骄阳虽然春寒未退,可田丰已经判定己方即将拿到一统燕赵之地,与赵氏争雄太行的希望。
整个建安四年,对河北而言是大丰收的一年,他们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来困死公孙瓒。
周瑜也在打量袁绍中军大营,见营垒中规划有序,吏士精神饱满体格健硕,旗帜服号也都洁净严整,当值的吏士拄着矛戟而立,目不转睛。
还有营垒内远一些的木棚下,储放着各种已经打造好的攻城器械。
周瑜不时笑着对田丰做回应,一边打量各处,心中对袁军的评价再次提高。
一百二十步的距离很快就走完,当周瑜来到大帐前三四十步时,袁绍情不自禁上前迎接。
许攸、郭图与沮授也是快步跟上,许攸仔细打量周瑜的面容,又瞥一眼袁绍的侧脸,面露狐疑之色。
袁绍近距离观察周瑜时,周瑜拱手长拜:“大将军。”
“周郎观我军容如何?”
袁绍展臂指着身后跟随而来的百余大小军吏,周瑜笑着环视一圈,颔首:“此虎狼劲旅也。”
“周郎谬矣。”
袁绍敛笑:“比之赵贼麾下,还是有所不如。”
随即,袁绍肃容说:“今你我两家合军破公孙瓒于信都,今乘胜而来围困于易京。观其气数,不日将灭。如此时机,你我二军自当固营备战,为何齐侯生出撤军之意?”
对于军情泄密,周瑜不觉得意外,更没有质问袁绍怎么知晓他的来意。
周瑜也是肃容模样,说着拱手:“大将军,正所谓睡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今番率军渡河助战,解公信都之围,反围公孙瓒于易京,此攻守易势也。而琅琊臧霸盗匪出身,久不服王化。某此来不仅是要当面向明公请辞,还有向明公借兵之意。”
“借兵?”
袁绍凝声,扭头去看左右谋士。
沮授、田丰等人也是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周瑜还想着从河北借兵。
许攸这时候踏前一步,对袁绍、周瑜先后拱手后,展臂说:“此事重大,还请帐中细谈。”
“也好,周郎请。”
“明公请。”
袁绍、周瑜相互谦让一番,最终还是袁绍上前拉着周瑜的右手腕往帐中走。
大帐内,只剩下彼此骨干军吏、谋士。
袁绍坐在主位,依旧坚持原来的意见:“今赵贼势大,吕布甘为其爪牙,这不仅是社稷大患,更是天下衣冠之祸源也。此二贼生性骁猛,最擅长运用骑军,关东、河北多以步兵为主,战阵之间实难抵挡。唯有兼并幽州得其骁骑,补你我两家之短处,才可与吕赵二贼抗衡。”
周瑜闻言也不反驳,应和着说:“明公所言有理,然明公有重整山河之壮志,就恐得幽州之众后一飞千里。为你我两家盟好永固,还请明公调拨援军,助我主齐侯兼有青徐之地。”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袁绍微微作色:“周郎执意撤军?”
“为两家盟好永固,必须撤军。”
周瑜口吻坚决,本来渡河北上参战就冒了很大风险,再帮助袁绍兼并幽州后,那么势力席卷之下,就有反向吞并盟友的趋势。
别的不说,程普、韩当这些幽州人,就有可能被袁绍拉走。
其实程普就不该成为拥有独立番号的将军,杂号将军也是独立的将军部,是能跟朝廷直接对话的高级单位。
所以这次程普从偏将军升迁为振威将军,周瑜怀疑背后就有袁绍、朝廷的某些不良意图。
在这个猜测下,他也就理解了孙策的撤兵授命。
毕竟朝廷敕使到了青州,总不能孙策自己接受齐侯的敕命,然后代表程普将振威将军的诏封给推辞了?
跟朝廷近距离打交道就这么点坏处,会在朝廷官位影响、诱惑下,使得原来的袍泽伙伴变得难以估测,谁都有被朝廷拉走的可能。
大帐内一时陷入沉默,袁绍伸手端起茶杯吹了吹,随即抬眉看周瑜:“周郎,老夫有个不情之请。周郎若是答应,不仅撤军时沿途所需粮秣,就连齐侯攻伐臧霸时所需的援军,也可由周郎挑选。凡是老夫麾下各军,除却四庭柱外,余下各军皆可由周郎选调三军。”
不情之请。
众人思索之际,周瑜爽快询问:“敢问明公是何事?”
“老夫次子为赵贼所掳,如今已满三年,老夫甚是思念。”
袁绍看着周瑜:“周郎若是不嫌弃老夫,可愿与老夫结义父子?”
众人讶然,周瑜没有回绝,只是说:“某与齐侯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情。名为君臣,却有兄弟手足之情义。此事须上报齐侯,待齐侯决断。”
袁绍颔首:“此应有之义也,周郎若是不嫌弃老夫,余下之事老夫去与齐侯商讨。”
这时候许攸干咳两声开口:“明公,今天下东西并立,西军吕赵二贼皆乃虓虎也,尚结翁婿血亲之盟。我军也应如此,结亲增固为血盟!”
必须提高盟约的等级,哪怕袁绍败亡,余党也能投奔孙策继续抗争。
也只有提高彼此的互信,才能避免许都朝廷天子、公卿的挑拨、渔利。
不止是赵基吕布不爽公卿,他们也很是不爽。
到现在为止,给了孙策一个齐侯,却不肯给袁绍一个魏侯,说明还在挑拨两家对立关系。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