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上线第七天,剧情再度来到了一个大高潮,当晚收视率破7,芒果TV的热度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在全网总热度排行榜中,《潜伏》已经实现了近几年最夸张的一次断层领先。
同时,在抖音、B站、微博等流媒体平台,也出现了大批量关于《潜伏》剧内的剪辑二创视频。
例如热度爆炸的“玉座金佛”“蠢的挂相”等各种爆梗名场面更是层出不穷。
是的,《潜伏》在上线之后的第六天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所谓的“限流”说法。
因为热度实在是太大了。
具体大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芒果台因为这部戏可能会创造下近十五年以来最高的收益记录,同时关于《潜伏》二轮播放的版权,也已经被各家电视台抢疯了。
疯到了某电视台竟然在深夜尝试播放“盗版”《潜伏》,因为只是一个地方台,刚开始没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但却没想到就是播了三天,台内的收视率就突破了建台以来的新高。
并且广告收益也突破了记录,大赚特赚,因此甚至还打上了官司。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部无论是从名字还是剧情简介来看,都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冷门谍战剧,竟然能在这个年关,爆发出如此恐怖的热度。
这绝对是内娱谍战题材历史以来最夸张的一部剧集,不只是热度方面,因为这种热度,关于《潜伏》剧内各种的历史,也被重新提起。
一部谍战剧可以火,但火到这个地步的,那就是已经具有一定传播引导价值的程度了。
所以无论是抖音还是B站微博,尤其是后几者,到了后面,压根不敢再给《潜伏》有任何的限流操作了,因为快手曾经就头铁尝试过。
在其他平台已经给《潜伏》解禁的情况下,快手还依旧我行我素,继续将《潜伏》和池野的各种视频列入了“违禁”名单,结果都没等到第二天,当晚就被某相关部门点名批评。
导致快手当晚的股价迎来了一次暴跌。
谁还敢啊?
“真不是我们捧池野,是这个东西他没法说,你说谁能想到…对吧,老刘也是倒霉,不过这也就是占了题材的便宜…”
某个企业家站的叔叔在里面侃侃而谈,言语间无形中给自己的“友军”快手来了一刀的同时,也对《潜伏》现在的爆火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另外一家平台的高管点头:“确实,这个题材还是太敏感了一点,不火也就算了,这么火,也没办法太限制他。”
“没错,等到这波热度过去…”
又有人参与了进来。
但很快就有一个高管忽然发言:“你们没收到通知吗?”
“啊?”
“通知,什么通知?”
众人一愣。
高管:“《潜伏》那边版权收回去了,严厉打击各种二创视频…”
众人:“…”
叔叔也脸色一变:“什么?版权收回去了?这东西还有剧方主动收回去的?”
没人搭理他,大家都陷入到了沉默。
一部戏的版权他们倒是不怎么在乎,哪怕流量再多…好吧,现在《潜伏》的流量确实大,但…主要是《潜伏》剧方开始打击二创,那他们平台不但会损失这次泼天的流量,上面可是刚给了“指向”。
这如果平台内还是看不到任何关于《潜伏》的视频,那…
别说什么解释是《潜伏》自己收回去的版权,他们之前集体软封杀池野和《潜伏》也是事实,而且上面从来不会管你有什么理由,给了你指标,你没办成这件事,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换句话说,刚才还其乐融融,“指点江山”的诸多大佬们,现在等于说是瞬间集体坐蜡了。
“他…他怎么敢?收回一两家平台的二创版权还可以理解,但这么多,他就不怕影响《潜伏》的成绩吗?”
良久,一人皱眉:“我看这池野现在是真昏了头,为了点意气之争,连到手利益都不要了?”
热剧的二创视频,这是互联网时代兴起以来,一个最主流的传播宣发方式,也是诸多剧方巴不得越多越好的一种资源。
甚至在业内和圈外,都有一种习惯,那就是看一部作品的二创视频数量以及热度数据,做出这部戏火不火的判断指标之一。
如此,利用这种短平快的信息传播速度,二创一直都是备受大家关注和喜爱的一种“文化”。
当然不是没有剧集主动收回自己的二创版权,但就像是他们说的那样,那是为了打击某一家自己的竞争对手,比如猕猴桃的剧会在B站收回二创,是因为他们和B站背后的企鹅竞争对手的关系。
却不会做出这种所有流媒体平台集体收回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做,对于作品的传播性肯定是有影响的,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池野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五的打法,完全是失心疯了。
这是开始不满足在内娱发癫,创业之后,还想在资本圈发癫?
“《潜伏》这部戏还是有点特殊的。”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灵通的内部人士打字说:“听说这部戏二轮已经被央1给买了,而且相比起网上,《潜伏》明显是一部线下占比极大的作品。”
“就说我身边,好几个朋友也在追《潜伏》,但他们都不经常上网,每天都是拿电视看,而且还是跟家人一起看…”
——《潜伏》和池野曾经的代表作《星你》、《鬼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是一部“合家欢”的作品,受众群体的不同,决定了《潜伏》的上线和这次带给圈内众人的冲击注定是强烈的。
毕竟自从结束了传统电视台时代以来,这么多年,就再也没有哪一部电视剧,能做到“全民皆看”的地步。
一家人一起追看一部电视剧,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最早最早也得二十年前了。
相比之下,网上的热度当然也很重要,但对于《潜伏》来说,绝对没有像市面上其他那些作品那么重要。
池野凭借这部作品,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听说过他的名字。
如此影响力,以池野的性格,不可能让他们“解禁”就算完了,收回二创版权也没什么稀奇的。
因为收回版权不代表自己不用,池野自己手里其实也有一个平台,只是可能因为他个人身上的光环太重,此前又有各种事情,导致大家下意识忽略了这个平台。
“恭喜啊冰冰。”
“今天《潜伏》收视率多少了?又破新高了吗?”
“害的是你啊,当初你“下凡”去演一部电视剧,我还以为你…唉,现在看,这个大环境,还能出现这种剧,真是可遇不可求。”
凌冰冰最近的日子可以用“焕发第二春”来形容。
至于为什么说是换发第二春,而不是第一春,当然是因为冰冰姐早在池野还是糊逼,盛柠还是小卡拉米的时候,就已经红过。
不过从始至终,凌冰冰都是电影咖,早年间四大花旦的竞争之激烈,她就是靠着拼命三娘这股劲儿才上位的。
只是时间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凌冰冰的年龄渐长,同时早年间太拼的后遗症也显现了出来,身体不太行了,所以那几年的她只能说是勉强维持工作,更多的时间是在休养生息。
久而久之,同行的章老师和其他几个花旦的地位越来越高,虽然凌冰冰早就有了转幕后的想法,投资的几个项目也算成功,自身更是熬资历熬到了京圈大佬。
可在娱乐圈,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也要看跟谁对比。
京圈早就不负“过往荣光”了,这体现在他们被池野一个人,就吊起来锤,曾经国内商业电影第一大导冯裤子,在池野最巅峰时期,恨不得给对方跪下。
凌冰冰复出,选择了和池野合作。
她受到了京圈一众遗老遗少们的鄙夷和抵制,这里面,有她曾经的朋友,姐妹,同学,乃至合作伙伴,大家不理解她的行为和做法,因为她和池野合作的不是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
这不是自降逼格吗?
千万不要怀疑老一辈的遗老遗少们对于“腕儿”的执念。
在他们的眼中,可能电视剧都不叫影视圈,所谓影视圈,指的只有电影这一个行业,电影是崇高且高尚、艺术的,至于电视剧?电子垃圾,给其他人YY用的罢了。
凌冰冰的这一选择,也导致她在京圈内逐渐淡出了身影,一直持续到近期,由于池野的处境堪忧,关于她当初“豪赌”和池野合作的事情,也成为了大家的笑谈。
但仅仅是几天过去,《潜伏》上线不到十天,一切都变了。
所谓电视剧上不了台面,只有电影才算影视圈的说法,在席卷全国收视的面前,也只能乖乖让道。
什么艺术不艺术,什么电影不电影,电视剧确实不如电影咖位大,但这也得看你红的程度,近了不说《潜伏》,远的《星你》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玩意捧人啊!还是《潜伏》这种题材,凌冰冰“黯淡”了小十年的演艺生涯,几乎就因为这一部电视剧,短短十天的时间,直接来了一次史诗级的大翻红。
更让人觉得难以理解和受到巨大冲击的是,这次分明就是一个“天坑”的开局,《潜伏》的男主角池野已经被搞成了这个样子,互联网大厂这么大力度的软封杀,结果…
结果最后竟然演变成了池野反过来收回二创版权,限流没了,软封杀没了,就连版权也没了…
对于一向对资本都充满各种滤镜和高高在上感觉的诸多娱乐圈人士来说,或许这才是最让人感到惊愕的事情。
“诶冰冰,你有信儿吗?”
一个朋友凑过来不经意间问:“现在我们这边就你有“内部消息”啊。”
凌冰冰看向她:“什么信儿?”
“就是版权那个事情啊,池野真不打算放出来?放出来你们那戏不得更火啊?多可惜。”
“嗨,你在乎这个干嘛。”另一个人听到这话,笑说:“现在问题不是版权的事情,是池野和那几个平台在撕…说实话,我入行这么久,还是头一次看到能跟几个平台,甚至是企鹅…搞这么久还活蹦乱跳的人的。”
“池野别的不说,我是真有点害怕他,他是真敢啊。”
“现在害怕了?我之前好像听你说过人家坏话的。”
“诶,你别乱说啊,那都是别人乱传的,我和人家没怨没仇的,说什么坏话。”
那人有点急了。
凌冰冰听着他们说话,不动声色:“我其实跟他也不是太熟,就是合作了一次,你们说的这些我也不太清楚。”
“不是,你还跟我们打马虎眼啊?这事儿当初不就是因为…”
人群中,有人有点口无遮拦,凌冰冰脸色一黑,看过去,发现果然是一个熟人。
陆导砸吧着嘴走过来,语气说不出是阴还是阳:“计较这些都没啥用,再能蹦跶,过了这股劲儿,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那还真不一定。”
冯裤子也凑了过来:“我听说,好像给了指向了,池野这次的事儿有人罩着了,不好搞咯。”
众人闻声,集体一怔,陆导皱眉:“你听谁说的?”
裤子不语,只是一脸唏嘘的摇了摇头。
要说直达天庭,那绝对算不上,但《潜伏》确实因为其特有的题材和现象级的大火,让池野从之前的“软封杀”处境中,瞬间一跃来了一个大反转。
他的曝光度似乎经过了积压,这几天达到了一个极致。
宝岛那边自《潜伏》上线以后,就一直在讨论这部剧,目前《潜伏》的收视率在宝岛那边,已经来到了NO1,热度比当初的《星你》都毫不逊色。
也就是前几天,池野的老领导终于等到了这个时机,主动给当初那位听过池野唱歌的人打去了慰问电话。
所以,才有了那个指标,才有了各个高高在上的“大佬们”,割麦子似地迅速倒下、认怂。
只是他们再认怂,也没想到池野能这么丧心病狂,竟然还反过来给他们上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