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八,咱家老二老三呢?怎么削藩和靖难,都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
坤宁宫内,马皇后终于是忍不住望着朱元璋开口问起了老二老三的事儿。
话说,在之前的时候,马皇后就觉得事情多少有些不太对劲。
依照老二老三两个人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兵马数量,朱允炆进行削藩,无论如何都绕不过老二老三。
老二就不说了,后面的事情做得很过分,但老二很能打。
最主要的是老三,在马皇后看来,自己家老三可以说和老四不相上下。
甚至于在一些时候比老四还要优秀一些。
按照重八在之前,对自己这些儿子的安排,根本不用怀疑,老二老三在后面,手里面同样会有不小的军权,会带兵出征。
那么朱允炆进行削藩时,便不可能只想着集中力量来对付老四,把老二和老三给忽略掉。
靖难之时,老二老三那里也不可能没有什么动静。
就算朱允炆削藩时,真的把他们给忽略了,靖难时他们也是作壁上观,没有参与,谁都不帮。
可是,等到老四靖难成功当上了皇帝之后,在进行削藩时,老二老三也同样是绕不过去。
不可能只能拿着老五来开刀,让老五做表率。
老二老三同样也要做表率。
可是,重八与自己所说的事情里,并没有这些事儿。
这让马皇后不由不起疑心。
原本她还想着等到听重八说了自己家老四,是如何开创的永乐盛世,然后再问老二和老三的事儿。
可是,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哪个孩子不牵扯着当娘的心?都是娘的心头肉。
朱元璋闻言,神色微微一滞,片刻后还是开了口:“妹子,你…你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老二…老三他们两个,到了那个时候,都…已经去世了。
当时的秦王和晋王是他们的儿子,不够根深蒂固。
所以没被朱允炆放在眼中。”
朱元璋一边缓缓的说着,一边把马皇后给拥入了怀中,时刻观察着马皇后的神情,做好了一旦自己家妹子有任何承受不住的势头,便第一时间里做出相应的准备。
朱元璋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在自己说出这些话后,自己家妹子的身体不受控制的为之抖动了一下。
马皇后神情显得呆滞,很慌乱。
居然…居然老二老三两人,都去世了!
还都去世的那么早!
哪怕在问出这话时,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些不好的猜测,做了最坏的打算。
可此时真的听重八亲口说出这话,马皇后一时之间还是有些受不了。
怎么会这样?
怎么自己的儿子,一个二个都这样的短命,都这样早的就去世了?
“重八,他们两个是因何去世的?”
马皇后深吸了一口气,努力的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望着朱元璋询问。
朱元璋看着自己家妹子的反应,满是心疼与急切。
可是这些话,他又不得不给自己家妹子说。
妹子本身就已经猜出来了,那么在这个时候,自己越是隐瞒,自己家妹子心里面,就越会对这些事儿,抓心挠肝的难受 长痛不如短痛,反正今天已经告诉自己家妹子了那么多的坏消息了。
此时多说一些,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就是看到自己家妹子这个时候的反应,朱元璋很想把自己的这些儿子们给找来,挨个再抽一遍。
太气人了!
“妹子,老二是被人下药给药死了。
这个混账东西,被药死也正常。
谁让他和邓氏两人在封地,那是完完全全一点人事都不干,残害宫人,杀人取乐。
很多的宫人都活在恐惧之下,后面会被两个老妇人用加了毒的食物给药死了也正常。
就他的这种做法,根本就不是长久之计。”
朱元璋说起这些时,气咻咻的,带着恨铁不成钢。
“不要乱吃外面的食物,对待下人要么不处理,要么是处理了之后,就不要再让他们留在身边。
这些道理咱在他们小的时候就向他们灌输,言传身教。
可是这些混账东西,却把自己的这些话都给抛到了脑后。
有了这样的遭遇,也不让人心疼!”
马皇后闻言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家老二,居然会是这么一个死法。
原本她还以为,老二要么是在战场上被人给杀了,要么是得病而亡。
哪成想,居然是被人投了毒!
不过再想一想从重八这里所得知的,老二的所作所为,好像老二有这么一个遭遇也在情理之中。
为之难受的同时,马皇后立刻就下定了决心,在接下来自己这边要多和老二说上一句话,好好的教育教育老二。
要让他牢牢的把这些教训给记在心里,今后不能再犯。
只要老二别再干这些事儿,今后应该不会再这般早的去世。
若是以往,对于教育好自己家老二,马皇后没有太大的信心。
可现在,他的信心却很足。
因为自从自己家老二和敏敏两个人和好后,老二现在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敏敏这孩子是知情达理的人,老二两人相处的那是蜜里调油一样。
只要自己和敏敏多说一说,有她在,老二就不会行差踏错,再不会干出上辈子的那些畜生事儿。
也不会在如同上辈子那样,被人给用药给毒死。
马皇后的心情好了不少,愈发庆幸自己家重八能得上天眷顾,有这样一番神奇的经历。
如若不然,只要想一想在未来会发生这么多令人糟心的事,马皇后就觉得暗无天日。
特别是自己家重八让老二能全心全意,接纳敏敏这孩子,当真是神来一笔。
重八说的很对,就自己家老二的性格,与其想着如何教育好老二,不如想着怎么给他找到一个很靠谱的贤内助。
如此以来,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重八这一手实在是高!
“重八,那咱家老三呢?”
马皇后望着朱元璋再次询问。
见到自己家妹子,初听老二老三去世的消息虽震惊,但恢复的也很快,比预想之中的状态要好上太多。
朱元璋那提起的心也放下了很多。
当下别便接着开口道:“老三要比老二好的多,不至于那样的憋屈,令人不耻。
咱家老三是得病去世的,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十二人走的。
那边说得的是绞肠痧。”
提起老三的病逝,朱元璋心里就我止不住的为之难受。
上辈子时,众多儿子里,他最为看重的是标儿,除了标儿之外就是老三老四了。
真的论起来,老三在自己心里的地位,要比老四还要高上一些。
对于老三,他抱着很大的期望。
结果却没有想到,老三居然会走到自己的前面来!
当时老三的噩耗传来,自己承受了极大的打击。
若非老三猝然离世,按照自己也上辈子的身体状态来讲,最起码还能再多活一些时间。
老三真的可惜了。
在现代时,朱元璋曾看到过一个说法,说是老三说还活着,那么老四就不会造反。
因为有老三在边上进行牵制。
对于这么个说法,朱元璋不太认同。
给出这样说法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家老三和老四两人的相处关系。
只看到了老三和老四两人互掐,却没有看到两人互掐背后所隐藏着的兄弟情。
就朱允炆这么个啥也不是的玩意儿干出来的那些事儿,别说自己家老三去世了。
老三就算是没去世,他上台后干出来的那一系列破事,依着老三的脾气,十有八九也会把老三给逼反。
很有可能会出现老三老四同时造反的景象。
如此一来,靖难结束只怕更快。
当然,也并不排除两人在起兵之后,尤其是靖难成功后,会因为分配利益在后面大打出手。
从而让事情变的一发不可收拾,带给大明更多的苦难。
“重八,这医学一定要好好发展!在这上面万不能有半分的轻视!”
马皇后紧紧握着朱元璋的手,连声说道。
病痛实在是太可怕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会被其给带走。
别的不说,单单只是自己的亲人,被这病痛给夺去性命的就有很多。
他们本该有一个很精彩的未来,能活更长的时间。
可偏偏因为病痛,导致他们过早的失去了性命,这等事情想想就让人为之痛心。
以往,马皇后对此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生老病死这些事,很多都让人无能为力。
可现在自己加重八有了非同一般的经历,居然重生了!
见识到了太多非凡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那自然是值得人在医学上面多多的期待。
天花都能攻克,都能被消灭,肺痨这种病都能被控制,让因为它死亡的人数,远比不上伤寒夺人性命的多。
足可以看出后世之神奇。
管中窥豹,从重八所言的只言片语当中,就能够看到后世医学很发达,这让她看到了一线希望。
“放心吧妹子,上天既然给了咱这么一个机会,让咱重生了。
让咱见识了那么多的好东西,那咱重新来过,很多事肯定都要不一样。
要不然,岂不是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白白浪费了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医学肯定会大力发展,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科,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最是神圣,关系到国计民生,也关系到咱们自己。
站在这上面,不加大投入又怎么能成?
现在才不过是洪武九年,咱们都还年轻。
这些兔崽子们的年龄更小,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咱大明发展出许许多多的东西来。
不至于像之前那样,面对很多的疾病都束手无策。”
听到自己家重八所言,马皇后点了点头,悬起来的心,一下子放下了很多。
并从心眼里感到庆幸,庆幸自己家重八,有了这样一个神奇的经历,能做出诸多的改变来。
“老四被称为永乐大帝,除了相对来说,比较稳妥的解决了宗室的问题之外,还干出来了别的很多事儿,比如南征安南。
在建文元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二年时,安南国相黎季犛杀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并改名胡一元。”
洪武三十二年?!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的话不由的为之一愣。
“重八,这怎么建文元年,还被称为洪武三十二年了?”
马皇后可是记得很清楚,自己家重八不止一次的说过,他是洪武三十一年去世的。
怎么现在又把洪武三十二年给整出来了?
朱元璋闻言,显得有一些没好气的道:“这就要问问老四这个兔崽子了!
这家伙在当了皇帝后,一心想要抹除掉,他是通过造反上位的痕迹。
对外宣称,他是从咱这里继承的皇位,把建文的这四年,给添加到了咱的洪武年上。
让咱的洪武年,从三十一年,延伸到了洪武三十五年。
这可以说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让咱多活了四年…”
还有这等事?!
马皇后闻言,亦是有些目瞪口呆。
自己家老四,还当真是脑洞大开,竟然连这都能想得出来!
“老四听信安南王陈氏嗣绝,封黎季犛为王。
不久,故安南王之孙陈天平来奔,季犛佯请陈天平归国为主。
永乐四年正月,老四遣都督黄中以兵5000送陈天平归。
三月遭季犛伏兵袭击,黄中败还。
七月,老四命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沐晟为副将军,率兵号称80万征讨安南。
当时,安南那边的人,那是各种的跳脸。
而他们打的,最大的主意就是离我们大明很远。
山高林密,瘴气丛生,蛇虫密布,难以征伐。
再加上大明才经历了靖难,国力和之前相比有所衰弱且,内部不稳。
可是却没有料到,咱家老四敢在这个时候真的动这么多的兵马,前去打他们,和他们动真格。
没作战的时候,这些人觉得他们很强,能和咱们大明来对着干。
结果刚一接触,就被大明的将士把屎都给打出来了,一路横推,砍瓜切菜般简单。
而后老四把安南改为交趾,设交阯布政使司。
这场战争最后以我大明胜利、胡朝灭亡告终。
安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我大明时期的开始。”
朱元璋的声音里,充满了对自己家老四开疆扩土的欣赏与满意。
“重八,我记得你之前不是和我说过,这些蛮荒之地,离我大明太远,过于贫瘠。
拿到以后没什么好处,反而一个弄不好就会平白损耗国力,所以能不攻打就不去攻打的吗?
还准备不让后世子孙去干这些事儿,免得如同杨广三征高句丽那里,硬生生把自己打垮了。”
朱元璋笑道:“妹子,那是之前,之前时咱没见过大世面,眼界不行。
在后世走了这么一遭后,咱才知道咱之前的那些想法,有多错误。
一个强国所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必须要有广袤的国土。
只有国土广阔了,才会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才会有足够多的人,也有更多发展起来的可能?
弹丸之地,就算再国富民强,也成不了大国强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安南这地方挺好,现在看起来不怎么行,可从后面的发展来看,却很好。
不说别的,单单是那向南延伸出去很长的海岸线,就值得人拥有。
若是能将之给控制,融为我华夏一部分,那么将会成为我大明伸入中南半岛的一个强壮有力的拳头。
对于接下来对于海外的开发,对这大片土地的控制,有着数不尽的好处。”
想起上辈子自己认识不够,再加上被人有意引导,所施行的海禁,以及后面所弄的不征之国,朱元璋就有些来气。
现在重新来过,这些那必然要将之都给改了才行。
“重八,听你的意思,这安南最终并没有成功的融入我华夏?”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对于云贵,我大明做的还是挺可以,彻底融为了一体。
在后世,各个地方的人提起云贵,都觉得自古以来便是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安南这里还不行,老四打的时候很轻松,占领的时候却并不容易。
再加上我大明对那边的统治模式,有些过于粗放。
因此到了后面时,反抗就没有停过。
一直在不断的闹乱子,越到后面越严重。
老四在的时候整体还行,大明兵马在那里还能站住脚。
可后面老四一去世就不成了。
到了老四那可以旺三代的好圣孙朱瞻基时,其很快就放弃交趾,从那里撤军。
实际上把老四,在交趾那里的诸多心血都给抛弃了。
典型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朱元璋说起这话时,多少带着一些愤愤不平 后面还有把那朱瞻基比做六边形战士,说什么打仗,内政,画画,等各方面都行。
可在朱元璋看来,他是真不行,差远了。
“对了,在后面老道士时,也就是朱厚熜的时候,那边人还想要改名,想要改为南越,不过嘉靖没同意,把他们的名字调了调个,改成了越南。
这个决定还是挺不错的,改成南越的话,弄不好那些人就想就会挑事,想要和咱们这边争两广等地。
在这上面,老道士还是很清醒的。”
安南朱元璋这次,是必然要握在手中的。
不是老四那种,在手里面握一段时间,又被人给夺走的那种。
而是能一直牢牢掌控!
这个念头一起,他便不由的想到了那个聪明绝顶的和尚。
道衍去那边也有些时间了,也不知到了此时,把事情做到了何等程度…
安南,道衍和尚一手禅杖,一手持钵盂,一双三角眼里满是慈眉善目…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