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咩,你要去非洲?”
陆彩梅的大女儿在得知母亲要去阿比西尼亚当食堂阿姨后,整个人瞬间愣住,满是震惊。
她心里很清楚,母亲这辈子都没离开过西粤,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省城的那家电子厂。
“你爸走得早,眼下你妹妹马上要上高中,过两年你又要高考,大学的学费、生活费哪样不要钱?可今年电子厂效益又不好,实在没办法。”
陆彩梅握着女儿的手,一脸无奈地说道。
顿了顿,她又赶紧补充:“非洲是远了点,但工资高嘛,每个月能拿1.2万,还不用加班,一周能休两天,一年发四次奖金,而且做满三个月,公司还会报销机票钱。”
“妈咩,该不会要在蒲甘转机吧?”
女儿皱着眉头,连忙追问道。
这两年东南亚的电诈虽不及日后猖獗,但隐约已有泛滥之势,她担心母亲会被骗。
“你放心!这是橙子建工的招聘,老板是陈延森,像他这样的大老板,还能信不过吗?”
陆彩梅拍了拍女儿的手,笑着安慰道。
要是换了其他公司,她肯定不敢贸然去应聘,可陈延森在东南地区,可是出了名的良心老板。
村里就有个人在他的深蓝科技当一线操作工,不仅每周上四休三,月薪还能拿到八九千呢。
能主动给员工提升福利的老板,天生就让人多了几分信任感。
女儿一听是陈延森的公司,心里的石头顿时落了地,不由地松了口气。
像她这个年纪的学生,几乎人手一部青橙手机。
平时查资料靠灵犀搜索,刷短视频用斗音,身上穿的也是橙子制衣的纯棉T恤。
在他们眼里,陈延森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更是不少人心中的崇拜对象。
所以面对他旗下的公司,女儿自然就少了许多警惕和防备。
加上近两年,华国对外经济合作规模的持续扩张,海外工程类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带动了大量劳务人员外派,如今出国打工已不再是新鲜事。
当然,相较于十几亿的总人口体量,每年五六十万的出国务工人员,占比其实并不高,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甚至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橙子建工之所以要从西粤招食堂阿姨,主要也是想为公司里的西粤职工,提供更合口的饭菜。
然而,招聘工作的推进速度远远不及预期。
毕竟大多数出国务工的人,首选目的地都是小日子、高丽、欧洲、澳洲或者北美,鲜少有人愿意去非洲。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战争、贫穷和疾病,几乎是与非洲关联最紧密的几个词。
若不是为了给两个女儿赚学费和生活费,陆彩梅八成也不会选这份工作。
一个从没离开过本省的女人,突然要让她出国,任谁心里都会发怵。
可现实的难题就摆在眼前:在国内,除了森联资本旗下的工厂,就算去其他公司,哪怕一天工作20小时,也很难拿到一万元的月薪。
至于奖金,就更不用指望了。
与此同时。
一些打工人迫于生活压力,在顺利通过面试和体检流程后,也陆续动身,朝着阿比西尼亚出发。
森联资本凭借与哈姆拉、奥莫罗族的良好合作关系,一方面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则积极布局矿产、能源领域,从中赚取丰厚利润。
与前三十年比起来,最近这段日子,应该是阿比西尼亚人最幸福的时光。
奥莫罗与提雷格武装阵线终于放下了枪,中枢司随即调整方向,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
三族之间的权利角逐渐渐从台前转向幕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明年的中枢司选举上。
莱格吉渴望当选负责人,以此为族人谋求更丰厚的经济利益、更完善的教育资源和更有力的政治话语权。
而贝汉努显然不愿让出当前的主导地位,大概率不会给莱格吉可乘之机。
此外,达吉姆作为提雷格人的利益代言人,外加武装成员出身,有脑子,但不多,私下里正在暗中谋划,想找机会把贝汉努和莱格吉一并除掉。
可他却没意识到:杀死一个族群的首领很简单,但要征服一个族群,绝非易事。
并且,用暗杀的方式对付别人,自己也很容易遭受同样的报复。
下午三点一刻,一架湾流G550缓缓降落在燕京国际机场。
陈延森顺着舷梯走下飞机,径直上了一辆挂着豹子号车牌的黑色迈巴赫,随后向着中枢司疾驰而去。
不到半小时,车子稳稳停在了中枢司大门口。
此时,商务协会的王光桐正带着一名助理坐在一楼大厅的休息区,一接到门卫的通知,立刻起身向外走去。
他刚走出大厅,恰好撞见陈延森抬脚下车。
王光桐目光灼灼地注视着陈延森,算下来他前后只见过对方三四面,可每一次见面,陈延森的地位与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都有明显变化。
这一次更厉害,直接拿到了全国第一张民营航天公司的营业执照。
要知道,航天领域牵扯的层面极广、利益链条也十分复杂,韩锦恒能顶住各方压力、力排众议把牌照发给陈延森,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航天领域的利益蛋糕虽大,可分蛋糕的人也多。
全国各地光研发实验室和发射中心就有十几家,凭什么要把一部分利润分给森联资本?
更何况在国内学术界与科研圈,门户之见向来根深蒂固,这也是曾吉文即便拿了诺贝尔化学奖,却始终得不到院士头衔的核心原因。
说白了,连大佬的门生故旧都还在排队等机会,哪轮得到一个外人来分一杯羹?
“陈先生,好久不见!李先生出国前特意交代我,要把这件事办好,幸不辱命,一切顺利。”
王光桐快走上前,握住陈延森的右手寒暄道。
“王先生,辛苦了!”陈延森面带微笑地回应道。
“快里面请!朋友送了我一罐好茶,放了挺久一直没舍得打开,今天陈先生来了,正好拿出来尝尝,也算它派上了用场。”
王光桐热情地招呼道,拉着陈延森往大楼里走。
宋允澄和安保人员紧随其后,全程默不作声。
没一会儿,一行人就走进了一间装修雅致的办公室。
单说室内布置的精细程度,丝毫不比孟远志的办公室逊色。
别看王光桐总杵在李青松身后,跟个小助理似的,可他实际掌握的权利,半分都不弱。
终究是大基金项目的最高负责人,放在燕京之外,寻常的封疆大吏见了他,也得敬让三分,给足体面。
在韩锦恒的口中,他可以是小王;但在下属眼中,他却是高高在上的王会长。
因此,很多人看到他满脸堆笑地领着一名年轻人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都倍感意外。
可当他们看清来人是陈延森后,立马释然了。
办公室里,氤氲的茶香渐渐弥漫开来。
王光桐熟练地冲泡着茶叶,动作间透着几分闲适,可眼神里的审视却没断过。
他将一盏温热的茶汤推到陈延森面前,慢悠悠开口说道:“陈先生,这航天牌照拿到手,接下来打算怎么走?圈内不少人都盯着呢。”
陈延森端起茶杯,嘴角浮起一抹从容的笑意:“森联资本做事向来有分寸!第一步,先把航天研发中心建起来,地址选在了沪城的科创园区,那边产业链完善,人才储备也足。初期主要聚焦小型商业卫星的研发与发射,先将技术打磨成熟,再逐步拓展业务边界。”
他明白,大概率是李青松想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于是便借着王光桐的嘴,把想问的话提了出来。
“小型商业卫星?”
王光桐挑了挑眉,思索片刻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倒是一个稳妥的选择!但航天领域不是光有技术就行,后续的发射场地、空域协调,每一步都得跟当地的中枢司打交道。
韩先生虽然给了你牌照,但下面的人会不会给面子,还得看你自己的本事。”
他的这番话看似提醒,实则是在探他的底气。
陈延森往后一靠,轻描淡写地说:造火箭没那么复杂,全国有十几家研究所,每家挖一百个人,技术和人才储备就足够了。
发射场地的问题也容易解决,前期先租用西北发射中心的场地,同时再筹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发射中心。”
最后一点,关于空域管制,其他公司或许会为此头疼,但森联资本完全无需担心。
凭借深蓝电池的合作基础,陈延森与各大区的相关协会早就建立了不错的交情,自然不用在意这方面的限制。
王光桐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顿,滚烫的茶汤溅在手指上,他却浑然不觉。
全国十几家研究所,每家挖一百人?
这可不是简单的人才流动,而是要动航天科研体系的根基啊!
他赶忙放下茶杯,耐心劝说道:“陈先生,这话可不能随便说。那些研究所里的人,大多是编制岗,还有不少是涉密岗,哪能说挖就挖?而且这么做,很容易得罪航天系统的大佬,到时候别说项目推进,恐怕连之前的合作都会受影响。”
陈延森轻轻一笑,慢条斯理地回答道:“我没说要挖涉密岗位的人,也不会要求他们携带任何敏感资料加入。”
言外之意,以中低层的研究人员为主,尽量避免在前期,与航天研究所产生正面冲突。
他真正想找的,是那些在研究所待了五六年、手里握着两三项实用专利却没机会转化,每月拿着八九千月薪、要靠这点收入养老人养孩子的工程师。
是每天对着旧图纸反复修改参数,想尝试用新型复合材料却被斥为“不务正业”的研究员。
是明明有能力解决火箭燃料加注效率问题,却因为资历不够连项目组都进不去的技术骨干。
“这事得慢慢来!航天领域跟普通商业领域不一样,可别太激进。对了,上次说的给星源科技发放200亿资金补贴,相关审批流程已经走完了,估计10月17日之前就能到账。”
王光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缓缓说道。
“王先生,多谢。”
陈延森以茶代酒,聊表谢意。
星源科技成功研制出破晓A220和烛龙G1051后,除了能享受一系列丰厚的优惠政策,这200亿也属于专门发放的现金奖励。
在陈延森看来,这笔奖励本就是自己应得的,自然不会推辞,大大方方地便接受了。
“谢我做什么?上面成立大基金,目的就是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
现在有了星源科技,国产EUV光刻机才算有了曙光,要谢也该是我谢你才对。”
王光桐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毕竟星源科技不只是大基金最亮眼的宣传海报,更是他个人履历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人相视一笑,又聊了近一个小时,从航天产业的政策红利聊到半导体行业的未来趋势,直到窗外的暮色昏沉,才结束谈话。
王光桐将陈延森送到车旁,还递给他一份文件,里面装着的正是全国第一张民营航天公司的合法牌照。
陈延森刚上车,马文腾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是去云酷酒吧,还是京兆尹?”
小马哥开门见山,直接让陈延森选晚上碰面的地方。
“京兆尹吧,顺便把老张也叫上。”
陈延森略一思索后说道。
一期项目的资金缺口还有16亿,他是一毛钱都不想掏,索性拉上小马哥和张朝阳。
另外,电信已经投入了20亿。
移动和联通虽明确表示没兴趣,陈延森却并不在意,反正只要有一家通讯公司愿意上车就够了。
“行,那待会见。”马文腾爽快应道。
陈延森嗯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师父,孟云发信息说,央视1台的《面对面》栏目组想邀请你录制一期节目。”
一旁的宋允澄捧着手机,轻声说道。
“理由呢?”陈延森放下手机,随口问道。
央视突然要采访,绝不会无的放矢。
“因为2014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了。”
宋允澄立刻回答道。
连续蝉联两届世界首富,央视在知道陈延森来燕京后,当然不想错过难得的采访契机。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