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上架感言,不知道该写啥,那就求订阅吧。
发不出去,字数太少…好吧,随便扯扯。
公元前5世纪,西方还在争论圣经的各个版本时,希腊人表示:别整天主来主区的,能不能抛开上帝,研究一下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泰勒斯说:水是万物的本源。
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的本源。
德谟克里特说:原子才是万物的本源。
苏格拉底表示: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柏拉图说:可知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仿造品,真理存在于永恒的理念中。
亚里士多德总结:第一推动者,是宇宙形成的终极原因。
直到此刻,西方的哲学才勉强摸到了道家理念的边缘。
可惜,罗马帝国横空出世,为了集中权利,开始重新信仰圣经,基督教成了国教。
之前先哲的讨论全部白费,所有人都开始了“赎罪”的一生,因为圣经说,人生而有罪。
中间经过了漫长的空白期,一千多年后,希腊先贤的智慧思想才再次复兴,伏尔泰等思想家开始质疑上帝。
尼采横空出世,说:上帝已死。
把西方人的思想从上帝手上拯救出来,这才有了西方哲学,哪怕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西方人认为,圣经是历史…
很多人都喜欢把东西方哲学并列,其实深究就会发现,西方哲学里,到处都有我们古人的理念影子。
顺便说一句,我们现在用的公元2025年,是以耶稣诞生开始的。
扯偏了,其实这就是个上架感言,求订阅!
居然还有字数限制…再扯一点。
每个人心中都有人性跟兽性,厉害的人能对抗自己的兽性,发挥自己的人性。
而普通人,很多情况下,其实都受控于自己的兽性。
扪心自问,当有人让你受委屈,给你气受,你的内心会不会有一种把他给杀了的冲动?
再夸张一点,父母某个时刻做了不如你意的事,你心中会不会去怨恨?进而…
兽性,帮人类站稳了脚跟。
人性,帮人类达成了合作,建立了文明。
这时候,便开始去追求“神性”了。
在古希腊,众神绝不会担心某个凡人来抢走他们的权杖,在古印度,印度人跪拜湿婆时,绝对不会妄想自己也变成三头六臂的神,在古欧洲,凡人更是在用一声去赎罪,企图洗清罪孽,进入天堂…
再看看我们这边,孙悟空说:玉帝的位置,俺老孙也可以坐坐。
关羽能从败军之将,一跃晋升为武财神,妈祖从渔家女,晋升海上守护神,连钟馗这个落榜书生,都能成为鬼界的一方老大…
神仙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差别呢?就是源自老子的一套冠绝古今的世界观。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世上哪有神?只有冷冰冰的世界运行的规则。
而人就是其中的一环,还是“四大”之一。
人本身就具有“神性”,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当神仙的机会嘛。
神仙不过就是一个高级职称,神仙不让位,那就自己修成神,大不了就是“闹天宫”嘛!
猴哥都演示过了。
所以啊,我们跟西方人讲大闹伊甸园,推翻上帝,他们肯定觉得我们都疯了。
所以啊,东西方聊天,可以聊人性,可以聊兽性,但绝对聊不来神性!
才一千字,一个上架感言要写这么多吗?不写行不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道自有一套平衡机制,这也是儒家为什么要“中庸”的原因。
在一个局部封闭的区域内,热烈会自发的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这是热烈的平衡。
在水循环系统中,海水会蒸发凝结成云层,云层汇聚后形成降雨,在地表形成河流,最终回归海洋,这也是自然界的平衡。
在人类社会中,当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时的情况出现时,总会有一个天降猛人,推翻旧世界,这也是一种平衡。
这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原理。
当年,我们不就靠着这个信念,在黑暗中一路坚持,最终坚持到黎明到来,抗战胜利的吗?
天道,从来都站在“弱”的一方,平衡双方差距,因为物极必反。
所以道家的处事态度,也都是柔弱,温和,顺应的方式,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刻意,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儒家的“守中”也是基于此,毋不及毋太过,守中就好,处事要“中庸”。
好吧,原来这字数是自己设置的…赣!
可以了吧?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