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二百七十五章 享皇太子待遇,管天下士大夫

  郎克最终还是拿走了这张十万两的会票。

  因为,他比弘历还了解自己的沙皇和国民。

  所以,他也很清楚,此时的大清越在乎他,他才会越安全。

  为此,郎克决定礼尚往来,向弘历送来了一份,罗刹国内部诸多权贵家族的情报资料情况。

  郎克解释说,是为将来两国能够长久和睦相处而出一份力,所以希望能通过这份资料,让大清知道,罗刹贵族中,谁好战,谁仁善,进而更容易避免干戈出现。

  弘历对此自然感到很愉快,还对郎克说,自己很感动,他会这么做。

  而郎克也请求,把跟随自己出使大清的女儿玛利亚留下,还祈求弘历能先替自己照顾着。

  郎克和其他罗刹国使臣的确有带妻女出使。

  历史上,就有罗刹使臣因为带女眷到谈判席上,而与隆科多产生矛盾的情况。

  郎克则是带了他的女儿来。

  只是,弘历不确定这玛利亚是不是他的私生女,所以,他只能在出差时带在身边。

  弘历自然也没有问很多,只答应了下来,且也知道郎克留下他的女儿,或许还有别的心思。

  随后不久,弘历就将郎克提供的情报资料以及其留下女儿的事,告知给了雍正。

  雍正也对郎克很有好感,毕竟郎克让大清在议定边界中,得到了远超他大清的底线要求。

  所以,雍正支持弘历拉拢郎克,在罗刹国统治阶层内部掺沙子。

  “隆科多加太傅,赐双眼花翎。”

  “图里琛加尚书衔。”

  “其余陪同出使者,皆以议定边界功加三级调用。”

  “策棱也以协助议定边界有功,复多罗郡王爵位。”

  “理藩院主管王公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也以协助议定边界有功,赏杏黄绦珊瑚石青佛头朝珠一串。”

  “理藩院尚书忒古特亦以此加太子太保;其余理藩院官员加一级铨叙。”

  雍正也因为此次议定边界大为成功,而对参与者厚赏了一番。

  不过,弘历在拿到自己的赏赐后,还是推辞了一番。

  因为,皇子、亲王素来只能得赐金黄绦朝珠,杏黄虽低于皇帝和皇太后、皇后所用明黄,却高于金黄,属于皇太子待遇。

  毕竟,杏黄只是明黄中有一点点红。

  所以,弘历按例还是要推辞一下,以表谦恭守礼之意。

  毕竟雍正是细节控,他是皇帝,可以逾制赏赐,而跳出规则之外,自己是皇子,虽然最后不能真的不遵从圣意,但也还是要表示一下自己明白这是天子逾制加恩的意思。

  雍正自然予以拒绝,以管部皇子当区别其他皇子为由。

  弘历这才戴上杏黄朝珠,而从此在服饰上,更加显得与别的亲王不同。

  边界的议定,让蒙古王公们着实松了一口气。

  尽管,弘历从来没有寄希望一份条约能约束住罗刹国的狼子野心,但蒙古王公们不少是很相信的。

  这倒也不是他们蠢。

  这是因为,如果他们不相信,就得配合朝廷加强边备,让渡更多的自主权给朝廷,这样也就意味着让渡更多的利益。

  所以,他们主观上倾向于去相信这份条约真的能约束罗刹国。

  如此,蒙古王公们在边界议定后,还是很感谢弘历,尤其是在看见罗刹人真的撤离了他们的牧区,让他们放牧的地方更广以后,更是对弘历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还是四爷更有智慧,既议定了边界,也为我们蒙人争取到了更大的利益。”

  “我盆素克愿意只认他为将来的主子!”

  盆素克因此就因为会盟而再次来到北海边后,颇为感慨地对盟长策棱说了起来。

  策棱跟着微微颔首道:“四爷已经让理藩院拨银给我,组织各旗丁勇为议定的边界立界碑,还为隆科多立碑,乃至为郎克立友谊碑,博格达汗已令翰林院拟赞扬郎克的文章。”

  接着,策棱又道:“另外,四爷也让我们蒙古王公在郎克将来北返时,好好招待郎克,言其是我大清的朋友,要护其安全。”

  “总之,得让郎克自己也渐渐觉得自己是在为两国民众谋福祉,是在做善事,而不应该对让本国贵族缙绅失望而愧疚。”

  “从内部攻破,四爷这处理藩政外务的手段真正是炉火纯青!”

  “我现在是彻底佩服四爷,也真心希望看到郎克能在将来成为罗刹国的掌权者!”

  盆素克一脸振奋的说道。

  策棱也笑了笑:“或许会有那么一天,只要四爷将来真能在博格达汗春秋万年后接大位,而让大清更加强盛,说不定就真能左右罗刹朝局,让郎克这种愿意与大清为朋友的贵族成为他们的执政者!”

  虽说,许多蒙古王公已经诚服弘历处理藩政的实政能力,而没再于暗地里埋怨弘历,但布尔巴拉和滚臣倒是依旧对弘历保持恨意。

  因为,弘历没有选择原谅和宽恕他们,而是让他们还是走上了刑场,在科雷切夫被逮拿进京时。

  弘历让他们死,也是为了给蒙古王公们提个醒,敢断他的敬仪,与他作对,那下场就很可能是这样。

  “奴才不想死,四爷,您开恩一次吧,奴才再也不敢得罪您了啊!”

  布尔巴拉甚至在被押去斩首前还因为怕死,在理藩院监狱哀求起起来。

  而他的父亲滚臣倒是没有求饶,只是一脸严肃的呵斥着布尔巴拉:“求什么!我们是该死,死于愚蠢与怯懦,而没能明白四爷的智慧,只能下辈子再效忠四爷!”

  随后,两人就被斩首。

  弘历在知道两人在被斩首前的话语后,只是淡淡一笑。

  随着,边界的议定,弘历接下来在理藩院就只是处理,重新清丈划分旗地与确定贸易与宗教规则的事宜。

  但这些还不需要弘历自己直接参与,底下的堂官就能处理好,他只需要给予支持与把控即可。

  而且,在这不久,他就被雍正下旨,不再主管理藩院,而是改为主管礼部。

  “著皇四子宝亲王弘历改管礼部事务,钦此。”

  “儿臣领旨谢恩!”

  弘历领了旨,同时也知道,这是雍正在对他进行新的历练。

  他在理藩院的工作,让蒙古王公和外藩看见了他处理藩政的能力;现在让他主管礼部,是要让他直接参与关于汉人士绅的事。

  因为,礼部涉及礼治和科举教育诸事,天下有功名的汉人都归礼部管。

  弘历按例进了宫,向雍正请训,雍正也明确告诉他说:“很明显,你很善于处理藩政,蒙古王公对你也已既敬且畏,但我大清的宗室要真能为君父分忧,可不能只是会处理藩政,处理与汉人士绅有关的礼政也很重要。”

  “统一认识,编写官史教材,是你提出来的,这事也由你在管礼部后去跟进吧。”

  “朕已让常寿任礼部满尚书,他会配合你。”

  弘历听后连称遵旨。

  雍正则又郑重其事的嘱咐说:“好好干,若能把礼部事务管好,折服汉人士绅,朕就可以让你兼管多个部衙,也加“议政王”称号,为将来可以代朕监国做准备!

  “请阿玛放心,儿臣定竭尽全力去干!”

  弘历也知道,他真要是可以加监国,那就意味着能力已得到天下人承认,而无疑会给他在走向帝王的道路上打下更好的基础。

  历史上,老八就在康熙朝有过监国的机会,而也因此,使得康熙和雍正无论怎么不满老八,都从没有过否认老八没有执政能力。

  而他现在,就需要向天下人证明,他有监国之能!

  接下来,弘历就来了礼部,会见了礼部的官员,且告诉礼部官员,他后日来衙。

  但弘历耍了个心眼,却在次日,就来了礼部,而他一到礼部,就见老三也正带着几名士子来礼部。

  弘历也就与老三见了礼,问:“三伯来礼部是有何贵干?”

  “带几名士林朋友来报名参加博学鸿儒科。”

  老三笑着回道。

  弘历也笑了笑,他知道老三礼贤下士,喜欢与文人相交,且也打量了这几名跟着老三的士子几眼。

  但恰在这时,两名花枝招展的女子也朝礼部走了来。

  弘历的护卫拦住了她们:“你们是谁,怎么来的这里?”

  “回兵爷,我们是留香阁的女子,是一位老爷带我们来的,值守的护军也放了我们进去,老爷让我们来礼部,说是伺候礼部的老爷。”

  这时,一女子回道。

  弘历和老三皆一阵错愕。

  而与此同时,老三不禁露出惊骇之色来:“弘历,你怎么能召妓来衙门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弘历一时拧起眉头来。

  “诚亲王误会了,这是奴才召来的!”

  这时,一官员的声音传了来。

大熊猫文学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