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297 中国数学有福了

  第二次参加国家集训队,明敬本应是轻车熟路。

  但因为这次的举办地是北大,所以众人还是多了几分新鲜感。

  “这里就是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位于燕园校区的一号楼。”

  前方负责接引的人员还在为众人做着介绍,语气中满是豪气,“你们之中应该有不少都签约了北大吧?如果选择数学专业的话,这里就是你们以后学习的地方。”

  “当然,如果签约清华的话,你们也会有机会来到这里的,因为国家数学会和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也在这里。这里就是全国数学最先进的地方,没有之一。”

  此话一出,周围的学生呵呵一乐。

  果然是北大的,这时候都没忘了刺一下清华。

  但还好,他们大多都签约了北大,毕竟是数学竞赛的考生。

  明敬饶有兴致的四处观看,只不过道路上倒是不见什么人,就算偶有人走过,也是戴着厚实的口罩,步履纷纷。

  有一个手里提着大白馒头,抱着一瓶农夫山泉大水的身影倒是引起了明敬的注意。

  这就是前段时间在网上很火的那个.韦东奕?

  这个人的强大,明敬还是有所耳闻的,毕竟韦东奕也曾和明敬一样,参加过CMO和IMO的考试。

  但区别是,韦东奕从高二开始参加,后续两届,他的所有考试都拿了满分,虽说目前在前沿上还没拿出什么大成就,但也确实是未来可期。

  “正常这里的人是很多的。但是.”负责接引的人还解释道:“最近情况特殊,你们应该也明白。”

  随着时间步入2022年,病毒略微有些复辟的意思,为了配合防控,LPL甚至都有回归线上赛的计划。

  甚至这次众人来到北大学习,也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

  按照正常计划,这次国家集训队的学习应该在武钢三中,明敬本来都不用跑这么远。

  “反正,这次的学习同学们还是稍微委屈一下,尽量就在教室和宿舍两个地方活动,不要乱跑了。相信我,这次来到北大,你们一定不虚此行。”

  众学员纷纷应声,而后跟着走进了一间教室内,各自找位置坐下。

  宋宣和王浩依然还是分坐在明敬左右两侧,三个人看着教授走进教室,还在交头接耳。

  “哇姜老.”

  只能说北大数院出手肯定不简单,上来就是一个数竞生不可能不认识的超级大能。

  教授人狠话不多,只是简单的表示了对同学的欢迎,随后便开和往年一样,给每人发了一张A4纸,上边印着一道题目。

  这次题目的画风,和以往略有不同。

  比如去年只是通过一道题消磨掉六十位选手一下午的时间,并且在第二天上午拿来精讲。

  但这次.

  “你们的任务,就是在国集的两个阶段的学习当中,就是把这道题解出来。”

  姜老笑着开口说道:“只要你们能解出来这道题,我保证你们有一个IMO的名额。”

  这话说出来多吓人。

  哪怕在座的已经是中学数学最优秀的六十个人,很可能诞生未来中国数学的顶梁人物,姜老却打算用这道题困住众人两周时间!

  此话一出,明敬当即就来了兴趣,低头看向眼前的题目。

  看到题目,明敬的眉头就已经略微皱起。

  题目的表述简单,只涉及集合、交集、计数,但它的解答已经触及组合数学的深层结构。

  如果是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足够的情况下,或许可以解开这道题。

  但在座各位只是中学生,难度就明显超纲了。

  这一看就不是中学数竞的知识领域能解决的问题!

  明敬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现阶段的自己是肯定解不开的。

  难怪这道题就值一个IMO的名额。

  如果一个高中生能独立解决这种问题,那他就已经远远超出了IMO的水平。这本身就是IMO金牌之上的更高荣誉。

  但他倒是并不慌张。

  他能理解到姜老的出题逻辑。

  这种知识点都没能完全掌握的题目,那目的就不在于筛选了,而是启蒙和锤炼。

  姜老看着众人已经慢慢低头思考,他倒也不慌不忙,只是打开保温杯喝了一口,而后也低头开始研究起自己的项目。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是一个下午。

  明敬的草稿纸上写了许多推演,但解题至今还没有任何寸进。

  反倒是另一边的宋宣有所推进,在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显然是有思路的。

  但除此之外,还有变态。

  “写出来了。”

  一道声音在教室内响起。

  众人纷纷一惊,循着声音转头过去,就看到邓乐言拿着两张纸,已经走到了姜老的面前。

  姜老此刻也是明显的有些意外,但他还是接过草稿纸看了看,随后笑容就是肉眼可见的绽放!

  “你应该就是邓乐言吧?”姜老笑道:“很不错,做对了。解法很高级。”

  听到这话,场下又是一片哗然。

  说好的花两周时间呢?

  怎么一下午就干出来了?

  明敬此刻也只能感叹一句逆天。

  正如那句话,有的人考100分是因为能力是100分,而有的人考100分,是因为试卷只有100分。

  这句话哪怕是在国家集训队也同样适用。

  邓乐言作为高一就杀到国际奥赛拿满分金牌的神人,如今到高二以后,他在数学上的能力已经到了一个看不懂的程度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出道第二年,就走完黄金之路并且拿下FMVP大满贯的明敬,统治力已经完全独一档了。

  明敬最后看了一眼邓乐言,随后便低下头来,继续解题。

  第二天上午,明敬就按照集训的节奏,回归课堂。

  通过国集发下来的特殊教材,以及一位青年教师的讲解,明敬开始逐渐明确理解“相交族”和“双相交族”的定义。也逐渐理解Erds–Ko–Rado定理。

  但对解题过程依旧迷茫。

  反倒是宋宣在今天的讲课中完成悟道,似乎是想通了什么关键环节,上交三张密密麻麻的草稿纸,获得了第二个IMO的名额。

  “和邓乐言的解法相似,但稍微绕了一点弯。”姜老也点点头,“但也算过关。”

  宋宣兴奋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脸上带着得意洋洋的笑容。

  “要不要我指导一下你呀”少女嘻嘻笑道。

  姜老虽然明确表示过,不能给其他选手透答案,但指导一下知识点还是可以的。

  “不要!”明敬一口回绝。

  这种题目如果要教就失去意义了,他一定要自己学会。

  而且,他也确实有这个信心。

  第三天和第四天,都是同一位新老师,开始讲授“组合数学中的线性代数方法”。

  但出乎预料的是,老师讲述的方法其实并不算高深,也没有明敬想象中的那般超纲,但方法的优美程度确实超乎想象。

  听着老师讲述的内容,明敬开始意识到,他的思考方向似乎出错了。

  这道题,考验的并不是超纲的知识点,而是创造力。

  明敬把他所想的和宋宣讨论了一下,这次倒是引起了宋宣的诧异。

  “好像还真可以诶!”宋宣惊喜道:“那你加油,赶紧写出来!”

  “嗯?你不试试吗?”

  “我就不试啦,这是你的思路,等你写出来了我再看你的。”

  “行。”

  一旁,王浩听着两人的交流,挠了挠头。

  啥情况?明敬也有进度了?

  那他咋还啥都不会啊?

  第五天和第六天,考试日。

  虽然姜老给出了解题这个晋级方式,但常规的考试筛选也还是会有的。

  这次的考试范围和前三天的讲解高度契合,只要跟上了前三天的讲课内容,基本都能做出来。

  宋宣明敬无需多言,王浩也稳定发挥,成功晋级第二阶段。

  “噢耶!”王浩看着自己依然还是第十的排名,兴奋握拳,“晋级咯!”

  排名依然还是第三的明敬斜睨了一眼王浩,“看你这出息,第十名能去国际奥赛吗?”

  “进不去就进不去呗。”王浩倒是坦荡,“能进第二阶段就算成功,懂不懂。”

  “彳亍。”

  进入第二阶段以后,班上同学淘汰75,仅剩15人还在继续学习。

  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也愈发深入。

  转眼间又是三天的学习过去。

  如果明敬再不能完成交卷,那他就将只能通过考试来获取名额。

  虽然以明敬目前的水平,通过考试的把握也有八成以上,但既然考验都出来了,明敬不去完成,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但,还好  随着明敬写下最后的证明,他的任务也光荣完成。

  宋宣就坐在明敬的桌边,看着明敬写下最后一行,眼中也满是钦佩。

  “厉害!”宋宣的语气中是真诚的钦佩,“应该只有你能想到这个办法了。”

  “这是笨方法,你们厉害的肯定想不到了。”明敬乐呵呵的说着,随后也将答案交了上去。

  明敬的答案比邓乐言和宋宣的都要长,写满了整整四页。

  但姜老看着明敬的答案,却笑的比前两次都要开心。

  “从内积性质,到线性无关引理,再到对向量空间实际维数的分析逻辑链条很清晰。”

  姜老笑道:“说实话,只有你的答案,才是我想要的。”

  明敬笑着点点头,知道姜老说的是什么意思。

  邓乐言和宋宣虽然做的快,而且也确实正确,但两人实际上都是使用了这个阶段根本不可能掌握的知识点去做题。

  就像是掌握洛必达法则以后再回高中去做一些极限类的题,自然是难度大降,轻松秒杀。

  但如果在高考数学上把洛必达法则直接写在解题过程里,那可是要被扣分的!

  而明敬不同,用已知的基础概念去做逻辑和结合,就像是用高中课本上的技巧是推极限,自然能拿到满分。

  “不错。”姜老的声音中充满赞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叫明敬?”

  “嗯?”明敬有些意外,“您还认识我?”

  “谁不认识你啊?”姜老笑道:“我有个学生还想找我要你的签名。”

  这倒是让明敬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说好。

  反正不管怎么说,解出来就是好事。

  明敬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解出来这道题的人,只能说无愧于他全国第三的排名。

  一夜过去,第二阶段的考试也终于开启。

  除了已经晋级的三人以外,剩下的十二人,需要通过考试角逐最后的三个名额。

  王浩看着卷子上的三道题,绞尽脑汁,缓慢而又稳定的推进着。

  对于王浩来说,他的能力倒是能够让他解出三道题。但他最大的对手是时间。

  他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明敬倒是还好,这一周多的解题有点让他产生蜕变的意思,如今再回过头来做国集的大题,竟是有了一丝轻松感。

  第二天的考试也是如此。

  两天考试很快结束,在最后的闭幕式上,考试正式放榜。

  邓乐言:126分,得分率100,排名第一。

  宋宣:126分,得分率100,排名第一。

  明敬:126分,得分率100,排名第一。

  明敬也再进一步,踏入满分行列。

  紧随其后的,就是一大堆接近满分,但却只能从第四名开始排的同学。

  王浩这次拿了117分,得分率来到92.8,但却只排在了第八名,再次遗憾止步。

  “龟龟.”王浩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今年也太变态了吧?”

  王浩清楚,这次的考试难度可绝对不低!相比往年也不遑多让。

  但,往年几年也难得出一个的满分,居然在今年同时出了三个!

  这就叫黄金大世是吧?

  只能说中国数学有福了。

  因为三个满分而被强行挤出前六的王浩倒也并不着急,主要是他也想得明白。

  如果没有明敬和宋宣俩人在前边领着,那他也不会一直保持进步,搞不好连前八都考不到。

  只能说时也命也,他没有那份逆天的天赋,拿不到资格也是注定。

  正如Showmaker的那句话,失败贯穿始终的才是正常人的人生。

  很多机会对天才来说才是真正的机会,对普通人而言,只是幻象罢了。

  “接下来继续加油吧。”王浩笑道:“无论是数学还是游戏。”

  “你也加油。”明敬拍了拍王浩的肩膀,“回武汉了请你吃饭。”

大熊猫文学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