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395章 顶不住也要顶

  陈家志骑着自行车行驶在菜田小路上,两侧全是青翠的菜叶子,一黑一白两只大狗追着车轮子跑。

  车轮压过小水坑,溅起泥水,狗爪子也踩进水里,又倏地窜到了身前,兴奋的追逐着菜田里的白蝴蝶。

  前面的黑狗忽地停下,耳朵竖起来,后面的白狗没停住,砰地撞了上去,两只滚成一团。

  陈家志按下车铃,从旁边骑过,骂道:“两条傻狗。”

  “汪!”

  “汪!”

  “憨批!”

  “让你们跟着易定干巡田,这都被养傻了吧?”

  “汪!”

  “汪!”

  陈家志加快了骑车的速度,绕着菜场跑,哪里绿色的菜多,他就往哪跑,两只狗就在后面追,一边追一边骂。

  早上坐办公室带来的忙碌感消散一空,反而是无尽的惬意与轻松。

  骑着三轮车运输菜筐的工人不时与他相笑而过,弯腰掐菜的菜农也偶尔抬头吼一两嗓子。

  “陈老板,遛狗呢”

  “你看我们这菜种得漂亮不?”

  “菜漂亮,手工也漂亮。”

  “就是人不漂亮是吧?”

  陈家志也会闲聊两句,但因为还要分心观察菜田里的情况,屡屡不是对手。

  一直绕行了几大圈,他才在河边看到了易定干的摩托车。

  旁边是一块翻耕好的空地,菜农拿着小锄头坐着倒退着移栽菜苗。

  易定干便站在菜田中间,与大姐夫吴成勇并肩站在一起。

  “聊什么呢?”

  两人齐齐回头,吴成勇说道:“在栽生菜苗,今天计划要栽20亩。”

  “有什么问题么,工人不够?”

  陈家志疑惑道,大利生菜的表现好,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菜场微调下种植结构也没什么问题。

  “够了,今天肯定能栽完。”吴成勇挠了挠头,看向易定干。

  易定干沉默不语,只是抽烟,眼睛盯着栽苗的工人看,仿佛能看出花来…

  还真能看出花来。

  陈家志也看直了眼。

  只见一名戴着遮阳帽的菜工,左手从穴盘里抓出几株苗,然后右手挥动锄头。

歘欻欻  三四秒就栽下去了一排生菜苗。

  一排刚好6株。

  然后又是歘欻欻,一排又栽好了,跟着工人便挪动了屁股下的小板凳。

小板凳用绳子绑在屁股上的,挪动不需要用手,手用来挪穴盘  这画面,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又有一种速度的美学感。

  陈家志大体明白了。

  “什么时候这么快了?”

  “就最近吧。”易定干也不太确定,“想着快月底了,就让财务先算一算工人的提成,然后才发现不对劲,提成比预期的要高”

  “一查,问题出现在栽苗环节,我以为统计出错了,所以才来现场确认。”

  陈家志估计他还怀疑过是小组长在徇私舞弊,只是碍于吴成勇在这,不好直说。

  而且看这情况,小组长根本没有问题。

  易定干又幽幽的说道:“可能被抽调的人太多了,被逼出来的。”

  “你们继续聊,我先走了。”

  “带烟了没有?”

  陈家志拿出烟盒,抽出了两支递过去,易定干先假装接烟,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了他手上的烟盒,转手就递给吴成勇。

  “给,勇哥,拿着,栽生菜苗的任务就交给你看着了。”

  吴成勇愣了愣神,陈家志无语的说道:“先拿着抽吧,勇哥,改天我再给你送一条,这苗栽得不错。”

  虽然栽的速度很快,但只需扫一眼,便知道生菜的成活率会很高。

  吴成勇小声问道:“不会减工人的提成吧?”

  “不会。”

  “是多少就是多少。”

  陈家志和易定干几乎异口同声的给了答复,由此也吸引了栽苗的工人抬头看来。

  陈家志提声说道:“只要能保证成活率,该是多少钱,就一分也不会少发。”

  栽苗的工人附和了几句,又继续埋头栽苗。

  陈家志和易定干也走出了菜地,到了摩托车前,易定干才说道:“我没想到进步能这么大。”

  “栽菜心也能这么快么?”

  “最近菜心都是直接用播种机播种,没移栽,但看动作就比以前流畅了不少,想必速度也要快上许多。”

  陈家志笑道:“好事撒,这样的好事我巴不得越多越好。”

  按易定干最初的预估,一个工人一天能栽10001400株菜心和芥兰苗,所以提成是两分钱每株。

  生菜苗更大,幼苗根茎部也更短,不易折断,栽苗速度会更快。

  这一点易定干也想到了,所以栽生菜的提成要稍低一些。

  但没成想工人也在压力下进化了,以刚才的速度,一人一天起码能栽4000苗。

  即使单株提成比菜心低,一天也有六七十块钱提成。

  从菜场的管理成本上来说,也是划算的,提成按株算,总提成是定数,早一点栽完反而能省点基础工资,抢出的时间也可以栽其它苗,或者干其他活。

  对菜工来说,付出得越多,也挣了更多钱,也不亏。

  “都是被逼出来的。”

  “只要肯给钱,工人的力量总是能让人大吃一惊。”

  “但也不能一直这样。”易定干说道:“现在用工成本也越来越高了,像浇水等一些很难算提成的活,愿意干的人也变少了,都想去挣提成。”

  陈家志靠在自行车上,点燃刚才紧急剩下的一支烟,目光眺望在满是水沟的菜田里。

  这样的结构方便用粪瓢浇水,也方便牵引水管浇水。

  易定干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你又有什么想法?”

  陈家志沉吟道:“我想改成微喷灌,只是菜田的布局结构不太合适,菜畦太短了,很浪费管子。”

  “那玩意很贵吧,完全没必要,现在这样也能用。”

  “水管长了,需要人帮着牵水管,一台水泵必须配两个人,又累又没技术含量,还浪费人力,安装了微喷灌,你算一下能省多少人出来?”

  “尤其是夏天高温的时候。”

  易定干喃喃不语,要算这个账,那能省出的人力就太多了。

  “你不是说菜田布局不合适吗?”

  “这玩意贵,一亩地得投不少钱,便宜的又容易坏…”

  “咦便宜的?”陈家志眼前一亮,开口道:“就要便宜的,不便宜的我还不想要!”

  易定干皱了皱眉,纳闷道:“便宜的容易坏啊?”

  “坏了换掉不就行了。”

  “那得多麻烦。”

  “除了主管,其它的部件当成一次性的,一年一换不就得了。”

  “我靠,还能这样,行不行哦?”

  “我觉得可以试试,一旦可行,不止江心菜场,其它基地也都能用这种方法,先全部装上微喷灌。”

  微喷灌成本高,主要原因还是质量好的喷头等部件还比较依赖进口。

  国产的便宜一些,但也有各种问题,用一段时间喷头可能就堵了、坏了。

  但换一个角度,不挑好的,只挑便宜能用的,用一段时间再换。

  成本反而比用贵的可能更低。

  一想到这种可能,陈家志就迫不及待拉着易定干去了友谊农资。

  他知道今天洪中在。

  等洪中听了他的想法后,立即找人咨询了价格,陈家志感觉还不够便宜。

  “再让他们重新报价,就说我们不需要三五年的使用期,也不需要两年,只要一年就够了!”

  “让他们报最低价出来!”

  不止易定干和洪中,连厂家也被干懵逼了,这是什么妖魔邪道?

  陈家志接过电话,对厂家那边说道:“你们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想追上进口的工艺一时半会儿做不到。

  与其如此,为何不换一条路,先用极致便宜的产品抢占市场,用赚着的钱再反哺技术工艺!”

  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原因,国内许多地区的微喷灌发展在80年代陷入了停滞乃至倒退。

  目前与国际上的差距较大,但国内相关的生产厂家仍然不少。

  “我要先向领导汇报,但我个人觉得这个想法很吊,会劝厂里试试。”

  “搞定。”

  陈家志把电话一挂,后续的事就交给易定干和洪中了。

  前期可以先试,成功了就快速铺开微喷灌。

  如果采用进口的设备建一座采用微喷灌设施设备的菜场,亩投资成本至少要一两万,乃至更多。

  除了香江来内地投资的大老板,鲜有人这么做。

  内地人投资的菜场即使采用微喷灌,也是用国产设备。

  但对陈家志来说,国产的也有点贵,他现在满打满算能拿出的资金差不多一千万。

  其中大部分都会用来新建扩建基地,能用在微喷灌上的钱不会多。

  只能先当邪修。

  临近中午,阳气正盛,一筐筐的蔬菜也陆续入库预冷。

  下午时,印尼的薛成林也率先支付了预付款。

  紧随其后,泰国佬和日本的两家公司也把预付款打进了账户。

  只传达了一个意思。

  赶紧发货。

  几百名收菜工从早干到晚,天黑了都还戴着头灯在地里掐菜,一直干到十点才收工。

  等收完尾,已临近半夜。

  陈家志、李秀、易定干、陈家芳、薛军几人饥肠辘辘的回到家时,只剩老娘彭国真还在看电视等着,人回来后,又赶紧把饭菜端上了桌。

  “妈,你先去睡吧。”

  “嗯”彭国真也确实有点熬不住了。

  易定干上桌前先把酒倒上,“家志,顶不住了啊!”

  “给你放两天假休息休息?”

  “我说菜顶不住了,照这种收法,地里再多菜也顶不住。”

  “易哥,哥,你是我哥,顶不住也要顶。”

  请:m.llskw.org

大熊猫文学    1994:菜农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