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夏娃男耕女织时 又有何人是绅士?
——约翰·保尔,1381年 在英国这么多天,米哈伊尔极少有闲下来的时候,几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忙,而比较离奇的是,米哈伊尔竟然觉得自己完全顶得住,丝毫没有疲倦的意思。
看了看自己的米哈伊尔:“?”
坏了,难不成是我之前跟别林斯基在一起待太久了,所以感染了工作狂病毒吗 为了避免自己在这条路上彻底堕落下去,米哈伊尔选择在今天给自己放一个假。
于是乎,昨天晚上十点睡的米哈伊尔一口气睡到了今天快中午的时候才起来,等彻底清醒后,米哈伊尔便从自己租的这间还算不错的房子里走了出来,然后便开始了自己今天的探店之旅。
尽管不能对大英的食物抱有太大的指望,但正所谓来都来了,米哈伊尔偶尔也想体会一下英国的风土人情。
而饮食在任何国家其实都是一件大事,米哈伊尔这些天逛下来和观察下来,倒是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现象。
首先便是食品造假问题,早在19世纪20年代,阿库姆便和化学家戴维——这个戴维便是法拉第的老师,一同出版《掺假食品与食物中毒》一书,可见在这一时期,伦敦的食品掺假就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地步。
以至于主妇们在采购的时候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还得努力分辨各种食品谣言的真假。
比如有谣言说牛奶里掺进了羊脑,才会变得更白更浓稠,咖啡里据说也加了烤熟后切碎的马肝、锯末,而据不列颠杂志《潘趣》和《园丁纪事》报道,19世纪50年代,从可可粉到胡椒,所有食物都掺了马铃薯粉。
既然有了这样的现象,那么自然便有大公司来操控人们的恐惧为自己牟利,在这其中,宣传自家巧克力“绝对纯粹,当然最好”的吉百利公司便靠着这种手段在十九世纪末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
倘若再结合后世来看,只能说有些招数真是屡试不爽。
而想着这些事情的功夫,米哈伊尔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那种小摊比较多的街道,只是看了一眼,米哈伊尔便朝自己非常熟悉的一家摊位走去。
严格来说,这一时期的英国街头小吃和小商贩相当多,特别是在星期六晚上,许许多多的工人和居民纷纷涌向街头,争先恐后地叫卖鞋带、背带、带子、橘子、饼干以及各种各样的东西,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弄个小吃摊或者贩卖一些别的东西便成了补贴家用的最好的方式。
不过街头小吃虽多,但因为调料的问题,大部分小摊的食物对米哈伊尔来说都有些难以下咽,那么有没有东西是能吃的呢?
有的兄弟,有的。
在看到那个熟悉的因为生活而过早衰老的中年男人后,米哈伊尔便笑着开口说道:“约翰先生,给我来一个烤马铃薯吧。”
只能说烤马铃薯这种东西就很难不好吃,能把马铃薯都烤的难吃的人那真是神人了 正因为马铃薯的这种特性,它的顾客才是真正的来自各个阶层,而这算是米哈伊尔来英国这么多天最常吃的街头小吃。
“您又来了?我马上给您。”
眼见来人是那个熟悉的漂亮的年轻人,老约翰的眼睛顿时就是一亮,面对这种既大方又讨人喜欢的顾客,老约翰当即就热情地说道:“我这就把最大的拿给您。”
在说这句话的同时,老约翰也是不由得抱怨道:“不过那些更大的马铃薯都已经被那些爱尔兰人给挑走了,他们尤其喜爱烤马铃薯,但他们也是我干这一行以来遇到的最差劲的顾客!”
虽然米哈伊尔觉得这是人之常情,但他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听着絮絮叨叨的老约翰说了不少事情,等到老约翰将马铃薯递了过来后,米哈伊尔才一边吹着烤土豆一边笑着问道:
“上次我给您提的建议您还记得吗?考虑的怎么样了?”
“当然记得。”
谈到这件事,老约翰还是有些迷糊地说道:“炸鱼我知道,它常常搭配面包一起出售。但为什么要把马铃薯切成条状炸一炸,再配合炸鱼一起卖?您管这样的菜叫什么?炸鱼薯条?”
“对。还要配上一点盐和醋。”
米哈伊尔微笑着回道。
“真是奇怪的搭配,您怎么会想到这样的做法?”
老约翰有些疑惑地挠了挠头皮道:“您真的觉得这样的搭配会受到欢迎吗先生?现在卖烤马铃薯的人越来越多了,为了一些好位置很多人甚至都打起来了”
包的老约翰,这可是后来的英国国菜!
尽管炸鱼和炸薯条都出现的较早,但直至19世纪六十年代,这一组合才正式出现在了伦敦。
等到了2012年,在一份“你认为什么东西最能代表英国?”的调查投票中,炸鱼薯条打败了披头士乐队、下午茶、莎士比亚、白金汉宫和英国女王,成为英国人心目中最高象征。
而在此时此刻,面对老约翰的疑问,米哈伊尔依旧是干脆地点了点头道:“一定会的,等您哪天有空了可以试试看。”
在笑着跟这位勤勤恳恳且比较诚信的老约翰说完这些话后,没过多久,米哈伊尔便啃着自己的烤马铃薯同老约翰告别了。
不过在米哈伊尔走后,老约翰却是又忍不住喃喃自语了起来:“炸鱼,薯条,炸鱼薯条.这位先生给人的感觉是很可靠,但这”
就这样,老约翰认真思考了好一阵,而因为米哈伊尔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也非常清楚这是一位真正有知识的先生,再加上试一试的成本并不高。
于是在这个十分普通的一天,老约翰下定决心要试一试这所谓的炸鱼薯条。
就这样,多年以后,即便是在临终之际,老约翰依旧在念叨着米哈伊尔的名字.
当然,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而在此时此刻,想到自己刚才说了什么的米哈伊尔也是一边啃土豆一边忍不住笑出了声。
烤土豆的滋味真不错啊!
但对于米哈伊尔来说,一个烤马铃薯显然是不够的,走着走着,想到了什么的米哈伊尔便又去了一家他比较熟悉的店。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工业时代将过往的传统逐渐破坏掉之前,英国似乎还是有许多传统美食的,甚至说,这一时期伦敦的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食谱,比较知名的像伊丽莎·阿克顿在1845年出版的《私人家庭现代烹饪》。
在这本书中,她写下了多种菜肴的制作方式,如一盆竹芋粉勾芡的果皮汤、海棠果果冻、阿克顿氏姜饼、柠檬腌渍的烤牛肝、藤条叶烤鸽子、浓奶油野生布拉斯李子蜜饯.
该说不说,有些东西听起来依旧比较黑暗,不过确实也有一些菜是可以当做英国风味尝一尝的。
而当米哈伊尔驾轻就熟地来到一家这方面做的还不错的餐馆的时候,眼睛一亮的餐馆老板说的话上来就让米哈伊尔眼睛一黑:
“米哈伊尔先生!您来的正巧!您上次来提到的仰望星空派我们已经做出来了,您要不要现在就尝尝看。”
米哈伊尔:“???
我就突发奇想扯一下你怎么还真当件事办了?
正当米哈伊尔这么想的时候,餐馆老板就继续热情地说道:“您上次说的实在是有趣极了,我想着如此奇妙的造型做出来说不定真的会吸引到不少顾客,所以就试了试。您真的不要来一份吗?这可是您的发明!”
“这您可就大大误解了。”
脸也黑了的米哈伊尔耐着性子解释道:“我上次应该跟你们讲过了,这种做法起源于16世纪末康沃尔郡渔村Mousehole,当地传说渔民TomBawcock在暴风雨中捕获七种鱼类解救饥荒村民,居民为纪念此事将整鱼嵌入馅饼烘焙。
这是你们英国优秀的传统佳肴,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一个英国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传说,您又是从哪里听到的?”
餐馆老板惊奇地回道:“依我看,就算真有这么一回事,我如今能将这道菜做出来也一定有您的一半功劳。不过这个故事确实是好故事,我已经想好接下来怎么宣传这道菜了。”
米哈伊尔:“???”
非得把这个帽子扣我头上是吧?!
“您要来一份吗?”
“.来一份吧,我尝尝。”
出于某种猎奇的心理,米哈伊尔最终还是点了一道,不过在入嘴的那一刻,米哈伊尔瞬间就后悔了。
只能说对于他而言,这鱼真是白死了,这馅饼也是真糟蹋了 不过最终,主打一个不浪费的米哈伊尔还是黑着脸将这玩意给吃完了。
不得不说,这玩意终究还是没有超出米哈伊尔的承受极限,真超出了,那米哈伊尔真得打包后随机赠予一位幸运观众了。
米哈伊尔就这样草草吃完了自己的午餐,虽然用餐体验不是很好,但凭借着一个从艰苦生活里熬出来的胃,米哈伊尔还是收拾好心情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就像最开始说的那样,米哈伊尔准备在今天给自己放个假。
但说是放假,其实米哈伊尔并没有什么可以消遣一下的娱乐项目,诸如打牌一类的活动米哈伊尔在过了一把瘾后便觉得有些厌倦,更何况他一旦开始打牌,总是有一堆男人盯着他看,似乎是想学一学打牌的技术,时间长了倒是也让人感觉有些头疼。
至于跟各种人士闲谈扯淡暂时也算了,最近社交太多,米哈伊尔暂时已经进入疲软期了。
于是最终,米哈伊尔还是坐到了书桌面前,一只手直着脑袋,一只手翻看桌上的拜伦和济慈的诗集。
偶尔风从外面溜了进来,扬起米哈伊尔的发丝的同时,也让米哈伊尔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但看着手上的诗集,米哈伊尔便突然想到了一些关于拜伦和雪莱的乐子。
简而言之,英国文人也流行撕逼和相互抨击,在19世纪初,拜伦居住在皮卡迪利大街的奢华公寓,他对出身低微的济慈谈不上喜欢,甚至在给出版商的一封书信中,称济慈写的是“尿床诗”,有些作品则:
“描写肉欲…好比一个意大利小提琴手每天同德鲁瑞巷的妓女厮混时得到的那种快感…”
米哈伊尔只能说尿床诗这个形容简直绝了。
对此,济慈本人倒是也进行了回击:“我们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拜伦描写的是他看到的内容,而我描写的是我想象中的内容——我的任务最为艰巨。”
而在济慈去世之后,拜伦依然对他的诗歌进行抨击,形容其为“夹杂着伦敦东区土话和郊野方言”,并有过这样的言论:“别再发表济慈诗作了,拜托了:把他活剥了吧;如果你们有人不干,我必须亲自扒了他的皮。”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济慈曾经为拜伦写下过“你唱得如此甜蜜而忧伤,你让人的心灵同柔情共鸣”这样动人的句子,而且他们两人又同雪莱还有一番纠葛,所以他们究竟是惺惺相惜还是相爱相杀,恐怕只有他们本人才清楚了。
而当米哈伊尔读到济慈的《夜莺颂》中“你呀,羽翼翩翩的树精,在山毛榉的绿叶与荫影之中.”的时候,心情大好之下也是不由自主地哼起了一些曲调。
就在这些优美的诗歌、简单的曲调、阳光和温顺的风将要组成米哈伊尔这无所事事的一天的时候,敲门声却是突然响起,等到米哈伊尔开门后,他便从邮差那里拿到了两封信。
在道完谢关上门后,虽然米哈伊尔不是很想破坏自己现在的状态,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米哈伊尔还是打开了屠格涅夫寄过来的这封信。
屠格涅夫依旧是老样子,先是谈了谈他在巴黎的近况以及他的意气风发,接着又说了说巴黎上流社会和文坛的一些八卦,然后再提起的似乎是一件关于德国的事情?
米哈伊尔继续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