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洞庭湖,鱼龙岛。
“毓秀姐姐,此事确实是白云叟前辈不对。”
洞府之内,两人独处,戚青儿苦口婆心:“但李师姐还在西海等你援手,看在这些年同修情谊,还有天命破魔的大局面上,你还是回去吧。”
话语之中,透着无力,甚有几分腹诽。
三英二秀,尽是天命,怎么就她这么麻烦,动不动就要负气出走?
“青儿,此事非我任性!”
面对戚青儿话语,钟毓秀摇了摇头:“易地而处,换做是你,恩师被人这般侮辱,你能无动于衷,不做任何表态?”
“这…”
戚青儿话语一滞,不知如何对答。
“那白云叟场外算计,将我师尊声名踏在脚底,让这刀剑之决沦为阴谋陷阱,也就是此事未成,若是让他得手,那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师尊,狼狈为奸之徒,欺世盗名之辈?”
“更不要说事败之后他还得寸进尺,当着天下人之面给我师尊扣上了一个包庇魔修的罪名,真以为这是非黑白都由他一口独断?”
钟毓秀冷声言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师尊被辱,为人弟子,我若无动于衷,那还有何颜面谈论天下苍生?”
戚青儿一阵沉默,随后才苦笑言语:“此事确实是白云叟前辈做得不对,但他到底是正道前辈,德高望重,要他登门道歉,这实在有伤颜面,你看是不是…”
“他要颜面,我师尊便不要颜面了?”
话语未完,便被打断,钟毓秀冷声说道:“此事就算师尊不与他计较,日后我也要与他讨还,为老不尊,妄称前辈!”
戚青儿:“…”
就在这无言之时,洞府外忽来声响:“师姐,师尊命你到迎客殿。”
“迎客殿?”
钟毓秀一怔。
戚青儿则如释重负:“应当是正道之人前来拜会,代白前辈向青冥剑主赔罪了,灵英师姐他们应该也在,所以青冥剑主才会令你前往,欲化干戈为玉帛。”
说罢,便站起身来,搭住钟毓秀的手说道:“剑主苦心,不可辜负啊!”
钟毓秀一阵迟疑,随后也点下头来,与她往迎客殿而去。
片刻之后,迎客殿中。
钟毓秀与戚青儿到来,只见沈河高坐主位,又有一干人于下左右列坐,正是梅道人,南海地尼,钓鳖老人等正道高人,还有余灵英,闻人英,顾神秀这二英一秀。
“毓秀见过师尊!”
钟毓秀上前向沈河做拜,却未向梅道人等前辈行礼。
态度如何,可见一斑。
梅道人见此,也是无奈,只能佯装不见。
沈河淡笑:“还不见过诸位前辈?”
钟毓秀这才点头,向一众元婴一礼:“毓秀见过诸位前辈。”
“好好好!”
“快快请起!”
虽然话语不冷不淡,但梅道人还是连连点头,其他元婴亦是附和。
作为正道高人,他们原本不该如此谦卑,别说钟毓秀如今还只是金丹,就是成就元婴乃至元神,他们都可以凭长辈身份自持,不用这般诚惶诚恐。
但奈何白云叟给他们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此番上门是负荆请罪,并化干戈为玉帛,不仅要顾及钟毓秀,更要顾及这位青冥剑主,实在没有底气再摆什么高人姿态,长辈身份。
钟毓秀也不理会他们,行完礼便束手站到沈河身后。
众人目光也转回到了正主身上,由年岁最长,辈分最高的梅道人出声:“此番我等前来是负荆请罪,玄霄山之事确是白云叟前辈做得不当,还请李剑主见谅…”
“此事不必再说。”
沈河摇了摇头,压住众人话语:“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众人听此,只得沉默。
这天怎么一下就给聊死了?
难道此人真要抓住这件事情不放?
就在众人惊疑之时…
“不过我有一事,要与诸位磋商。”
沈河一语,重启话题。
“哦?”
梅道人眼神一凝:“敢问何事?”
“此番祸乱,天下遭劫,苍生受难!”
沈河幽幽一叹,话语满是沉痛:“内陆之地,十室九空,亿万生灵惨死,尽为妖魔血食,我辈修士取之于天,却不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除魔卫道,救护苍生,实在有负天地,有负修者之身!”
众修听此,一阵沉默,梅道人心中顿感不妙。
为何不妙?
因为这话有些熟悉,有一股莫名的既视感!
这不该是他的词吗?
梅道人惊醒过来,心中更感不妙,但又无法做声。
沈河也不理他:“此番虽在最后关头,除去了那天戮与一干魔头,堪堪平定了这内陆魔乱,但祸乱已然酿成,死难也无法挽回,叫人痛心疾首!”
众人听此,依旧沉默。
人老精,鬼老灵!
身为元婴大修,活了几百甚至近千年的老怪,他们一个比一个精,一个比一个灵,已经隐隐听出沈河这话语背后的意味。
但听出归听出,不能将之点破,因为有些事情你是不能摆到明面上说的,更别说此刻局面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
所以他们只得沉默,也就梅道人响应一声:“剑主所言甚是,魔道祸乱,苍生遭劫,我等诛魔不利,实在有愧天地。”
“事到如今,追罪问责,已无意义。”
沈河摇了摇头:“但教训不可不取,依诸位之见,此番魔祸,我等当吸取何种教训?”
“这…”
众修目光相交,一时不知作何言语。
只有梅道人硬着头皮:“还请剑主指点。”
沈河摇了摇头:“此番我等有三大错!”
“一错轻纵奸佞,任由妖魔盘踞,最终养虎成患,使得天下受难!”
“二错敝帚自珍,使得修者无门,只得堕入魔道,最终魔乱四起!”
“三错漠视苍生,一心隐世修行,不知治理国家,以至人心无从!”
沈河一番话语,再看左右之人:“若非这三大错,邪魔怎得嚣狂,苍生怎会受难?”
众修听此,又是沉默。
图穷匕见,图穷匕见!
话说到这个程度,他们哪里还不明白对方容易。
但还是那句话,有些事情就算心知肚明,你也不能点破。
所以众人只得沉默,唯有梅道人硬着头皮出声:“剑主所言甚是,我等一定深思己过!”
“只是思过,远远不够!”
沈河沉声一语,终是图穷匕见:“我欲重整乾坤,再开方便之门,法制天下,教化苍生,令妖魔邪道无立锥之地。”
众修僵坐原位,眼中尽是惊疑。
这话什么意思?
原本他们以为,此人只是想趁势拿下内陆之地,如昔日的“玄霄派”一般开宗立派,雄霸一方。
这原本算不得什么,虽然内陆是上古中枢,天下首善之地,有大因果大关联,但那已经是昨日黄花。
玄霄派这样的结丹宗门,都能为其魁首,他一个化神尊者取而代之,也是理所应当,众人并无异议。
但这个…
重整乾坤,大开门户?
法制天下,教化苍生?
这是要干什么?
天下为何会有正道正宗与旁门左道之分?
就是因为门户之见。
门不轻开,法不亲传!
各大正宗,无论仙魔,都紧守门户,不轻收弟子。
很多修士入不得正宗,只得以各种胡乱法门强做修行。
这就是旁门的由来!
为何要如此?
主要是资源,其次是人心。
天地有限,供养不得太多修士。
人心险恶,修士之间更有竞争。
所以,修士不能太多,太多必定生乱。
为此,各大正宗紧守门户,既限制修士的数量,也保证自身对旁门的压制力。
若是大开方便之门,任由世人入道修行,那结果就会跟此次祸乱,魔道传法一样,制造出养蛊一般的环境,让天下修士为了修炼资粮相互争杀,甚至走入极端,投向魔道。
这妥妥的取祸之道!
其后果,其凶险,他不可能不明白。
那他为何还要这么做?
难道只是为做一教之主?
还是有别的什么图谋?
众修不语,竟是惊疑。
最后,还是梅道人硬着头皮出声:“重整乾坤,理所应当,但这教化之事…”
“诸位放心!”
沈河沉声言语:“吾开教化之门,以心性德行为本,法规律例为纲,教化天下,法正人心,绝不会再演魔乱之事。”
修行,资源,竞争!
有过两次治世经验的沈河很清楚其中的关系。
你只传功法,不做管束,放任自流,野蛮生长,那必定会引发恶性竞争,导致天下大乱。
但如果你能做好管束,正确引导并加以限制,改教的教,该罚的罚,该杀的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那这竞争就可以由恶性转向良性。
说白了,他就是要打开一个上升的渠道,但并不放任自流,而是加以引导,管束限制,避免变质崩坏。
这个上升渠道,不止是给世人,更是给他自己,他的势力将以此飞速壮大。
至于人心问题,资源问题。
前者可以道德教化,法度制约。
后者可以引入法门,提高产能。
武朝世界,御灵世界,他都做得十分成功。
因为他是穿越者,背后站着人类这个这个霸主级的宇宙文明,自身又有着镇压天下的伟力,可以一个人拖着整个时代前进,确保这辆列车不会失控脱轨。
除此之外,作为职业者,他还有不可思议的职业力量,天赋技能,只要达到一定程度,生出相应的职业与天赋,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虽然现在他还没有这样的职业,但凭着人类帝国各种提高生产的技术,还有这魔祸肆虐之后人口凋零的内陆,前期的发展也可以顺风顺水。
历朝历代的盛世如何而来?
就是动乱之后,人口凋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平息矛盾,如此就造就了一个盛世。
而盛世到了极点,人口超过极限,挤压生存空间,资源无法满足需求,无法平和矛盾,那就会出现动乱,十方尘烟并起,大肆屠戮一番,走向下一个轮回。
这就是历史的周期律。
现在内陆人口凋零,有足够的空间与资源,所以前期的发展并不需要担心。
至于中后期,中靠人类帝国的生产技术开源节流,后靠职业之力化腐朽为神奇,是有一定概率可以打破这历史周期律的。
就算打不破,也不过是重启轮回罢了。
武朝世界与御灵世界,都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
如今在这太元世界,沈河想要尝试一番。
如果成功,他将获得恐怖的影响力,造就更强更大的职业,踏入更高更远的境界。
如果失败,那也是天意。
这是他对未来的谋划,也是当下破局的关键。
三英二秀,天命破魔!
天命之力,来自天道!
天道之力又从何而来?
从人,从仙,从魔,从众生众灵,从万事万物。
你不能指望一个文明不存,生灵凋零,万物破败的世界拥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壮大人道,就是壮大天道!
所以,就算不论沈河自身的各种需求,单是为助长天命破那魔天之劫,这内陆也必须要发展,生态也必须要恢复。
这一点,玄门各宗也是同样的想法。
只不过他们与沈河不同,只准备让一切恢复原状,并没有沈河那般大胆乃至疯狂的追求。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他们又没有职业进阶的需求,没道理搞那么多吃力不讨好,还容易造成巨大反噬的事情。
就是现在,沈河要搞,他们也有所迟疑。
法制天下,教化苍生?
说白了不就是让你一家独大吗?
这是不是太霸道了一点,要知道就是号称东海第一仙门的太华山,在东海也只是魁首而已,其下还有许多玄门正宗与旁门大派。
如今此人却要独占内陆,这曾经的上古中枢,因果牵连之下,众修不得不疑,不得不慎。
如此这般,沉默许久,才见梅道人硬着头皮出声:“剑主开此教门,不知冠以何名?”
沈河一笑:“道者,以太上为宗,纳万法归一,天上地下,世间所有,尽在其中,因此我意,以太一为名,是为太一道宫!”
请: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