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九百五十九章 不让反腐就平叛

  大将军来反腐,这件事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都是一件怪事,反腐和大将军府这几个字,天南海北,突然有了联系,这让京师的士大夫们议论纷纷,有了很多的猜测。

  当徐成楚带领缇骑出京前往湖广稽查京广驰道窝案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反腐司这第一案,势必要马到功成,为了防止失败,为了防止可能存在的对抗调查,甚至连大将军都请出来了。

  不让反腐就平叛,这就是陛下的决心。

  “这群士大夫真的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反腐司的刀,根本砍不到他们头上。”黎牙实对着身边的沙阿买买提,笑呵呵的说道。

  泰西特使离京后,黎牙实终于摆脱了向倭国走私硝石的嫌疑,他现在只有一个身份,大明礼部通事,他已经没有西班牙遣大明特使的身份了,这日子久了,他变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大明人。

  这闲暇之余,他最喜欢和沙阿买买提一起到前门楼子听评书,他不是很喜欢逛青楼,那些个清倌们根本看不起他,即便他是朝廷命官,可他不会吟诗作对,还扣扣索索不肯撒银子,自然没人理他了。

  “莫谈国事。”沙阿买买提可不想跟黎牙实讨论国朝大事,有点危险。

  黎牙实喜欢针砭时事,给各种杂报供稿,甚至还充当着‘友邦惊诧’的纠错力量。

  沙阿买买提作为贵族,他不缺这点银子,阿克巴依旧每年给他五万银,让他维护蒙兀儿国和大明的关系,这五万银,全都被他自己花了。

  黎牙实被这一句堵得一口茶水差点呛了,他连连摆手说道:“你也太小心了。”

  “你翻译泰西算学著作有功,陛下圣眷正隆,自然不怕,我可没你身上的功德护身,我可不敢胡说,慎言,慎言。”沙阿买买提一摊手,这是他胆子小?

  他要有黎牙实的本事,能赚到圣眷,能在北镇抚司开单间,他也担任友邦惊诧的职能!这不是没本事吗?

  圣眷这种东西,多少银子都买不到。

  黎牙实叹了口气,沙阿买买提显然不想跟黎牙实讨论国朝大策,黎牙实那一肚子话没地方说。

  关于反腐司设立,起初大明士大夫都是轻蔑一笑,左一句权力斗争,右一句不过内斗而已,可当反腐司靠上了大将军府这棵大树,第一案就奔着湖广去了,士大夫们笑不出来了。

  反腐司真的要反腐!要对盘根错节的利益集体痛下杀手,甚至连张党都不能幸免。

  真反腐了,士大夫又不高兴。

  黎牙实靠在椅背上,看着数十个交头接耳的士大夫,低声说道:“这些个士大夫们,手里那点权力,能换几两银子?反腐也是有成本的,他们折腾那点银子,连素衣御史都懒得看一眼,说句难听话,他们连做指标都不够格。”

  黎牙实这个人,憋不住,他要是能憋的住,就不会编排大明笑话了。

  沙阿买买提也不说话,就当没听到,不过黎牙实说的很对,反腐司杀的是老虎,动的最起码都是五品以上官员,这些个士大夫有些连个官身都没有,连成为为虎作伥的伥鬼都不够格,确实没资格成为指标。

  黎牙实继续说道:“这里面最怪的其实是大将军府,这趟浑水,戚帅居然肯掺和,让人意外。”

  “额,确实,大将军参与其中,只有弊,没有利。”沙阿买买提终于搭腔,他侧着头说道:“黎牙实,你说是不是陛下和大将军之间有了间隙,大将军如此自污以求自保?”

  沙阿买买提提到了一个坊间传闻,这就完全说得通了。

  戚继光功高震主,皇帝心生忌惮,戚继光为了不让皇帝疑心,总督反腐大事,得罪天下百官,做个完全的独臣,这样一来,皇帝自然不用担心大将军谋反了。

  “你为何会这样想?”黎牙实讶异的看着沙阿买买提问道。

  合理归合理,但一点都不合情,别人不知道,黎牙实很清楚,陛下可是大将军府的黄公子。

  沙阿买买提十分肯定的说道:“评书上都这么讲啊!而且大明的读书人也都这么猜测。”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黎牙实嘴角抽动了下,大丈夫做事的道理,就是讲给人听,也是白讲。

  张新河,贵为把总,遇到有人落水,依旧奋不顾身,明知脱力,依旧给母亲磕了个头再下水救人,这就是大丈夫,你问他为何要这么做,没读过多少书的张新河,也说不出舍生取义,取义成仁这样的大道理,但张新河还是这么做了。

  戚继光百战百胜,但被朝廷排挤,打个仗灭个倭,还要戴罪立功,到了北方,更是被视为多余无用之物,几多蹉跎,但戚继光无怨无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戚继光一生的追求和真实写照。

  “你的意思是,大将军和陛下没有间隙?”沙阿买买提倒是听懂了这句话,笑着说道:“这就好,这就好,我就是个小偷,靠着大明要和蒙兀儿国做生意,偷得后半生的安宁。”

  沙阿买买提相信黎牙实的判断,因为黎牙实的信息面更广,比前门楼子士大夫获得的消息,更加准确。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去守护,才有了国泰民安,他沙阿买买提一个番夷,能窃居其间,享受太平,自然是不希望皇帝和大将军如同猜测那样,有了间隙。

  沙阿买买提既然打开了话匣子,也不再说莫谈国事了,兴致勃勃的说道:“这些个士大夫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反腐司新设,这些士大夫们讲,又是一场反腐表演,通过对万民表演反腐,来平息万民对暴政的反对情绪,让贪官污吏,背负万般罪孽。”

  “皇帝呢,通过反腐,清除那些威胁皇权之人。”

  “在他们眼里,老百姓都是愚昧不堪,不懂朝局,但凡是死个大官,百姓一定会拍手叫好!”

  “我看不然,老百姓虽然见识短浅了些,但是他们不是不明白道理,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王崇古是个大贪官,人人皆知,可他也是匠人心里的水火神之一。”

  “其实大明老百姓对贪腐是有些忍耐限度的,贪一点不怕,你得能做事,做成事。”

  “反正做官的都贪,谁贪不是贪呢?老百姓巴不得多几个王崇古这样的贪官能臣。”

  沙阿买买提站在了民间的立场,阐述了他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黎牙实可能要写社论,才会到这前门楼子采风,沙阿买买提也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黎牙实。

  大明士大夫这个群体有点过于清贵了,和百姓的认知有巨大的割裂,这种割裂在反腐司这事儿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沙阿买买提认为,觉得百姓蠢,觉得百姓分不清楚好坏,那才是真的蠢。

  黎牙实确实要写一篇社论,而且因为他是番夷的关系,这篇社论的提纲一定会呈送御前,他要写的言之有物,自然要了解大明各阶级对反腐的态度。

  最近,他不敢编写笑话了,哪怕是陛下不在意,可他已经没那个胆子了,陛下权威日重,再胡说八道,陛下能谅解他,大明君臣也饶不了他。

  他现在除了翻译之外,多数都是充当友邦惊诧的角色,以番夷视角看待大明政策。

  黎牙实其实编了个大明笑话,但他没敢放出去,这个笑话的具体内容是:

  大明派遣了一大堆的官员,前往了西班牙,西班牙宫廷秘书佩德罗接待了大明官员。

  佩德罗询问:大明遣使来西班牙,是要做什么?

  大明官员:博百家之长,学习贵国反腐经验。

  佩德罗立刻大声说道:我们国家没有贪腐!

  大明官员闻言,眼前一亮,立刻附和的说道:啊对对对,我们就是要学这个!

  大明在万历维新之前,就已经有了贪腐合理化的征兆,座师每年收炭敬、冰敬,就是最典型的征兆,随着海瑞回朝反腐,随着陆光祖继往开来,随着反腐司成立,这种贪腐合理化的进程被遏制。

  当高压反腐成为常态,并且逐步构建了不敢、不能、不想的反腐共识,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士大夫们之间最近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养廉银,认为朝廷要反腐,就要给官吏们发一笔养廉银,这样一来,官吏们自然就廉洁了,因为没有必要贪腐了。”沙阿买买提说到了最近蔓延的一股风力舆论。

  发养廉银,以换取官吏们支持反腐,大明从万历六年起开始发实薪,并且每三年定一次俸禄,但可堂堂一品大员一年俸禄也不过1000银,九品官才45银,吏员更是少得可怜。

  这俸禄和他们手中掌控的权力,完全不对等,按照风力舆论的说法,银子太少,俸禄太低,是贪腐的核心原因。

  黎牙实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你觉得这说法对吗?”

  沙阿买买提思索了一番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别人,拿我来说,我是蒙兀儿国贵族,阿克巴大帝的女婿,阿克巴大帝一年给我五万银让我维持蒙兀儿国和大明关系。”

  “这银子我自己全花了,而且阿克巴给我多少,我都要贪掉!大明和蒙兀儿国的关系,不会因为这五万银变得更好,也不会因为这五万银变得更差。”

  “养廉银能养出个屁的廉!要是能养出来,我从通惠河游回蒙兀儿国去!”

  沙阿买买提不信士大夫这一套说辞,要是发养廉银就能养出廉洁来,贵族为何不廉洁?

  那武清伯李伟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一个清华园大宅,上千亩地,如此豪奢,那李伟的两个儿子,全都参与到了黄金宝钞限兑现的逆案之中。

  只要贵族还存在一天,只要贵族还在作恶,这套说辞,就无法成立。

  “你这个说法我非常认可,之前费利佩给我的银子,我也自己占了,我也是贵族。”黎牙实由衷的说道。

  在黎牙实看来,大明压根没有真正的贵族,那武勋,公侯伯爵,压根就不是贵族,连当街杀人都做不到。

  当街杀人要被皇帝严惩的大明,司法特权就那么一点点,这也算贵族?

  在泰西,贵族当街杀人,根本没人去管,贵族对自己的附庸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才是贵族。

  黎牙实甚至觉得,大明皇帝都不算是个贵族,杀个人还要刑部驾贴,没有驾贴,就是黄纸案、白纸案,简直是莫名其妙!

  费利佩杀宫廷秘书,还要找任何理由?连安东尼奥杀宫廷秘书都跟杀鸡一样。

  黎牙实和沙阿买买提聊了很久,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社论,精雕细琢之后,呈送御前,如果皇帝看过没问题,就可以投刊《逍遥逸闻》了。

  年轻的大明皇帝,端坐在御书房内,奋笔疾书,作为帝国的定海神针,皇帝偶感风寒,但依旧勤勉。

  他没有处置奏疏,而是给李成梁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轮台城清苦,皇帝要写信慰问,一方面,李成梁闲不住,五月份的时候,亲自去眼看了温泉关(阿拉山口)勘察地形。

  “三百勇士镇守温泉关,可阻西域蛮夷侵扰大明疆域。”朱翊钧写完了书信,吹干了墨迹。

  温泉关是一定要建的,至于怎么建,李成梁也有了自己的规划,他决定给西域诸部一点点好处,换取西域诸部的认同,由西域诸部出人出力,营造温泉关。

  而这点点好处,主要是挖煤和冶铁技术。

  李成梁到西域这些年,一直疑惑,汉唐的西域都护府,是怎么统治西域?就靠军事镇守?西域这么大,汉唐得填多少兵马,才能统治?

  李成梁折腾了好几年,他终于在天山脚下找到了答案,他在古龟兹国,找到了汉唐都护府营造了超过2800亩的铁冶所遗迹,并且以铁冶所控制了整个西域。

  之所以只有2800亩,是因为只挖了2800亩,剩下的面积太大了,他也懒得再挖了。

  更让李成梁无奈的是,如此广阔、堪称繁荣的铁冶所,在大唐离开西域之后,完全废弃了。

  万历年间的西域,铁器的数量,甚至还不如汉唐时候,西域产出的铁料,连甲胄军械都无法满足,民用的铁犁铧车,更是少得可怜。

  而朱翊钧认同了李成梁在西域探矿、立厂开拓西域的做法,而温泉关建立与否,标志着大明是否能够实控西域。

  温泉关建立,并且汉军能够顺利补给,代表着大明对西域的绝对控制。

  同样,一旦温泉关破败,甚至汉军补给不能顺利到达,就代表着大明对西域失控。

  温泉关建立,可以视为大明西域都护府建立。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有人愿意前往西域探矿吗?地师也算是稀缺人才了,腹地都不够用,强令派遣,怕是消极怠工。”

  愿意主动前往,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大明皇帝倒是可以强令前往,可是强扭的瓜,敷衍了事就会是必然。

  西域开拓之事,朱翊钧还是以自愿为主。

  “陛下,愿意前往西域探矿的地师有很多。”冯保低声说道:“这可是立功,甚至回京后,还能升格物博士,对于地师而言,这就是生死包办的待遇,恩荫子孙的大事。”

  甘肃设省后,愿意前往甘肃做官的士大夫,比愿意前往贵州的都多。

  甘肃苦,可是甘肃升得快啊!去甘肃镀一层金,五年顶在腹地兜兜转转十年。

  地师也是人,到西域立了功,回到大明就是跳出五行之外的格物博士,儿孙跟着受益,从四岁开始就可以就读格物院蒙学堂,格物院三级学堂,但凡是不蠢不笨,都能考入皇家理工学院。

  “如此甚好,甚好。”朱翊钧松了口气,地师、煤铁大工匠愿意前往西域,西域开拓就会顺利很多。

  “这几本奏疏,胡言乱语,京广驰道期五年建成,每年投入高达650万银,仅仅万历十七年到十八年这一年,京广驰道窝案,规模就高达120万银之巨!这几个科道言官,是怎么说出这些话的。”

  “120万银是小错?那什么是大错?”朱翊钧看着几本奏疏,用力的点了几下。

  一共七本奏疏,说的话都一样,120万银整体贪腐规模,是个小案子,完全没必要让大将军戚继光背书站台,反腐司正常反腐抓贪就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冯保想了想说道:“让人发现就是大错。”

  这些奏疏的主要内容,不是反对反腐,是反对戚继光主持反腐,太吓人了。

  不让反腐就平叛,陛下反腐的决心是值得肯定的,但闹得动静太大了些,而且对戚帅本人不太好,一个大将军过度参与朝中政事,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朱翊钧朱批了奏疏,七本合在一起朱批,骂了一百多字。

  “先生要在京堂反腐。”朱翊钧批准了张居正所请,反腐这次的京察的主要方向,反腐不是个清洗的由头,也不是政治表演,更不是内斗,而是国之长策。

  元辅和大将军两位上柱国同时参与反腐,让京堂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毕竟细究,这些大员的腚底下,都不怎么干净。

  但张居正反腐抓贪,从申时行、李乐、王希元这些张党嫡系开始,又让人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朱翊钧终于看到了黎牙实的社论,黎牙实的观点很有趣,他认为:有贪官不可怕,没有贪官才可怕。

  无官不贪,有贪官代表着朝廷还在反腐抓贪,代表着朝廷还能有余力去管这些事儿,一旦没有贪官了,代表着腐败完全合理化。

  “他这个观点有点新颖。”朱翊钧看着黎牙实的社论,黎牙实在社论里讲到了两个人。

  反腐先锋海瑞和徐成楚,这两个人最大的特点,家境不好,甚至很差,都是骨鲠正臣,全靠一口正气活着。

  在黎牙实看来,大明能够反贪,可以抓贪,甚至反贪能够被塑造为一种政治正确,正是因为这些家境极差的平民弟子,还能够一步步的爬到高位,掌控权力。

  在漫长的人才遴选科举和仕途之中,能够保持忠心,忠于自己道德之心的弘毅士人,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不可多得,大明也没太多这样的人,可再生,只要人才遴选机制还在,这种稀缺人才就可以一直出现。

  哪怕徐成楚这个人,从此以后一事无成,甚至连京广驰道窝案都没办好,但只要徐成楚还在朝中,那就是一个榜样,引导着后人前赴后继。

  进而,黎牙实有了一个奇怪的推断:朝廷应该极力避免身份政治,才能反腐抓贪。

  万历维新的新秩序,不敢说万世不移,但维持两百年不失序,对于万民而言,就是天大幸事。

  朱翊钧从里面摘录了两句,颇为认可的说道:“反腐司之利刃,非为某党某派而设,乃为天下蠹贼而悬。”

  “徐成楚良才,起于寒微,全凭忠直骨鲠之气,持三尺法以问公卿。”

  “彼既无显赫门第可倚,亦无丰厚家资可恃,唯以清名功业立身,故能无畏无惧,秉公而行。若朝廷用人,复拘于门第、科名、乡党之身份,则此清流活水必竭,反腐大事,终成无本之木。”

  身份政治,就是毒瘤中的毒瘤,不仅仅是反腐,甚至是大明几乎所有政治,都该对身份政治严防死守。

  整本奏疏里,最有趣的就是黎牙实和沙阿买买提这两个贵族,对养廉银这种风力舆论的态度,黎牙实说:臣与蒙兀儿国使沙阿买买提尝论此,皆哑然失笑。贪欲如壑,岂金银可填?

  黎牙实更是直言不讳的说:贪腐竟成合理,则国法纲纪荡然,朝廷威严尽失,此诚社稷心腹之患也!

  “送邸报刊印天下。”黎牙实《绝门户之见以固国本疏》得到了皇帝的朱批,并且选入了邸报。

  (《绝门户之见以固国本疏》截图,呈送圣上御览奏疏提纲,非社论原文。)

  朱翊钧对于养廉银的态度,是非常不认可的。

  大明官员因为俸禄太低,生活清贫,这句话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大明官员在俸禄之外,有夏冬冰敬炭敬,除此之外,还有堂礼、随礼、绸缎礼、契食礼等等,数不胜数名目繁多的来钱手段,哪怕不去权力寻租,这些银子,就已经完全足够十分优渥生活了。

  除了这些人情往来之外,还有灰色地带,比如请托题调、扣克规例、滥准词讼、派发属印等等,都是银子的来源。

  派发属印,就是下级要做事,请上级盖章;

  请托题调,就是拉关系、走后门、通关节,有的是有办事输送贿赂,有的是不办事,维持关系,你想升转,银子没给到位,某一个环节给你添堵,都有可能错失机会;

  滥准词讼,更加简单了,这天下老爷不会被冤枉,那老爷想要保持自己的司法特权,也就是不被冤枉和冤枉别人的特权,就要表示表示。

  而且很多时候,不是直接给银子,那太俗气了,直接给银子,官吏只会觉得此人不懂事,日后不会行方便,多数都是给产业,田亩、商铺、工坊等等,只不过,青天大老爷总是干干净净。

  哪怕是不谈人情往来,行方便的灰色地带、行贿受贿的黑色地带,就是正数,也就是官吏待遇,考中举人就是逆天改命,就有无数人把田亩诡寄到你的名下,逃避朝廷赋税;无数人投靠你的门下做走狗,躲避徭役。

  所以,反腐司只能是一个政治性部门,而不能是一个法司部门。

  反腐司查案办案,要搞‘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利用不正当影响力受贿’、‘尸位素餐玩忽职守’这种箩筐罪,甚至连具体什么是贪腐,什么不是贪腐的界限都没有。

  若是不搞箩筐罪,反腐司官吏校尉缇骑,要跟士大夫们玩文字游戏玩到天荒地老了,根本没法反贪。

  比如,我丢了一条细犬,那是和我儿子一样重要的家人,这条细犬在我落水的时候救过我的命!我许诺十万银寻犬,上司恰好看到走失细犬,帮我寻回,我重信守诺,给了十万银回报,这算不算贪腐?

  反腐司:我信,我全都信!你说,你接着说!只要你愿意说,我都信,你说啊!不说就送你去解刳院!

  这也是张居正要用反腐司来清洗不忠者的原因之一,因为反腐本身就是个箩筐罪,用来搞清洗,最合适不过了。

  反腐的目的是遏制贪腐的规模,不是彻底消灭贪官、消灭贪腐行为,只要是人就有贪欲,只要理政也知道贪腐是杀不尽的,遏制贪腐、贪官规模,让事情能够办下去,是反腐的根本目的。

  “报!徐成楚缇骑行至保定府容城县青马桥,青马桥忽然坍塌!”一名缇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将一封急报呈送御前。

  朱翊钧猛地站起身来,拿过了火漆完好的信筒确认了陈末印信之后,才打开信筒,再次确定印信等物,打开奏疏详细看了起来。

  “好一个青马桥年久失修!”朱翊钧看完了陈末的塘报。

  从调查结果来看,青马桥的确是因为年久失修坍塌,但这塌的时间,实在是太巧妙了,早不塌晚不塌,偏偏徐成楚车马过桥,就塌了?!

  徐成楚无碍,他下令火速南下,对青马桥坍塌之事,以意外结案,根本不打算浪费一点时间,星夜疾驰南下湖广,清查京广驰道窝案。

  分清楚轻重缓急,主要。次要矛盾是一名素衣御史的基本素养。

  最关键的是京广驰道窝案。

大熊猫文学    朕真的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