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833章 就是头猪也不能这么拍吧

  7月18号,《哪吒之魔童降世》顺利的突破40亿,这部电影把动画电影的天花板终于冲到了40亿这个天花板,而且目前来看,这个天花板可能还会继续朝着45亿去冲刺。

  目前的宣发基本上已经完成任务了,目前电影的口碑属于是持续飙升着,很多没有进过电影院的都去电影院去看了。

  “庆功宴暂时不着急。”

  林星接到孟艳的电话笑着说道:“再让子弹飞一会儿吧,看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能不能破45亿…”

  “45亿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这周未就可以再拿下最少2亿的票房了,然后慢慢的磨也能磨45亿的…”

  孟艳这个时候非常自信的说道。

  “行,既然如此,那么就等45亿再庆功…”

  林星轻轻点头说道。

  孟艳这个时候道:“其实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南京大屠杀》将会在7月30号举办首映礼…”

  “哦,然后呢??”

  林星摇头问道:“他这部电影和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冲突了,等他上映的时候我们《华夏药神》早下线了,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并不用太在意…”

  “是这样的,他们片方是邀请我们到时候参加首映礼…”

  孟艳说道:“这部电影是博海主投的,同时发行这一块华影也在参与…”

  按照孟艳的说法,那就是都是交情还是去看一下的。

  对此林星则是婉拒了。

  什么交情不交情的??

  他是真的怕去看《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如果问到这部电影如何他自己怎么说?

  如果拍的好倒还好一些,要是拍的垃圾的话林星现场是骂还是不骂??

  结果倒好,林星没有想到韦璐竟然也给自己打过来了电话:“阿星,这《南京大屠杀》是我的儿子韦宝来参演的,我是想着给我儿子捧一个场,你能不能也帮一下…”

  这下林星就没有办法再婉拒了。

  一方面,这《资本接班人》马上就要杀青了,接下来韦璐和林星的电影也准备要筹备了,另外一方面林星毕竟和韦璐关系更好一些,人家也帮过自己不少忙。

  你这个时候人家要去给自己儿子捧一下场,你说不去?

  那也不合适不是??

  很多时候在娱乐圈往往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全都是看交情的。

  于是林星表示:“行,我到时候准到。”

  好家伙,林星是没有想到《南京大屠杀》这人脉是如此之广的,就连冯纲、宁平也都给林星打过来了电话,很显然都是问林星去不去首映礼的。

  足可以看得出来,待着《南京大屠杀》首映礼的时候,那是何等的热闹了。

  “这张铭并不重要,但是他有一个好岳父…”

  冯纲一句话尽在不言中了。

  好家伙。

  这张铭在接受采访还在讲自己拍摄电影如何的不容易,说自己作为电影新人在娱乐圈里如何如何的辛苦。

  合着自己的岳父是大佬啊。

  这帮娱乐圈的人果然是没有一个能相信的。

  不过林星也没有多想,他已经说好了,到时候他就是去捧一下场,仅此而已。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正如孟艳所预料的那般,《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增长虽不再有最初的爆炸性,但在强大口碑和“自来水”的持续推动下,依然稳健地向45亿大关迈进。

  如今社交媒体上关于哪吒与敖丙的讨论、对传统神话解构的探讨、对国产动画工业水准的惊叹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林星要求团队撤掉所有暗示“超越《药神》”的通稿后,舆论焦点更自然地转向了影片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这让他稍感安心。

  不仅仅如此,林星还是那句话,他并不觉得《哪吒之魔童降世》就能够真的把动画电影带到一个什么新台阶,他只是希望大家理智讨论。

  可相对应的《南京大屠杀》的宣发就是比较过激了。

  他们在短视频平台和部份媒体上狂飙突进。悲壮的音乐、黑白的史料画面、演员们泪洒采访现场的画面被反复剪辑推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每个中国人都该看的电影”等标语铺天盖地,甚至隐隐带有一种“不看即不爱国”的道德胁迫感。

  老钟在微博上再次开炮,直言不讳地质疑这种利用民族伤痛进行情感绑架的营销手段,认为“真正的好电影不需要靠绑架观众的道德感来卖票”,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但很快被博海方面引导的水军和更汹涌的“情怀”声浪所淹没。

  不仅仅如此,更多的人当稍稍对于《南京大屠杀》表达一下不满的时候,水军就会去辱骂你是汉奸、日杂、美狗等等。

  季明在为自己的《权力游戏》路演时,也再次被问及对此的看法。他显得很无奈,重申了电影艺术与历史教育应区分对待的观点,强调观众有选择娱乐方式的权利,不应被道德绑架。

  可哪怕季明的言论相对温和理性,但在博海掀起的狂热情绪下,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就目前《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借着民族伤痛与爱国来进行营销,而且这种营销对于整个电影市场从长远来看是致命的。

  也恰恰如此,季明才会站出来发言。

  可大部分人其实都是保持着沉默的,很多人都是因为各种这个人情那个人情所以不好意思去讲的。

  林星还在拍摄《资本接班人》,在拍摄间隙,杨田则是有些皱眉:“这《南京大屠杀》这么营销就没有人管管他们吗?”

  “怎么管??”

  林星摇头说道:“现在他们已经把这股舆论带起来了,季明导演就是简单讲了几句就被骂惨了,而且局里显然是认可这部电影的文化价值的,所以官媒也都在宣传,这时爱国营销一上来,谁还会说什么??”

  杨田叹息一声:“也对,看看他们邀请那么多人参加首映礼就知道了,休说你了,就是我也得去…”

  “嗯,去就去吧,不过我是以私人性质去的,到时候我跟韦导一起走,你就和别人走吧…”

  林星朝着杨田说道。

  杨田轻轻点头:“好。”

  这几天,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宣传营销已经到达了一个鼎盛了,甚至听孟艳所说片方是想着接下来直接就提档了,但是并不说是提档只是说是点映。

  7月30号,首映礼当天,帝都电影博物馆。

  这一次《南京大屠杀》是选择在IMAX厅开播,是的,这部电影也宣称是IMAX拍摄的,而且为了尊重历史拍摄历经两年才拍摄完成,然后又剪辑了五年等等。

  总之最近一段时间,张铭也好,《南京大屠杀》的其它主演也好,这个时候就是各种疯狂的卖惨,导演张铭更是表示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连房子都抵押了之类的。

  今天首映礼可以说是星光熠熠,红毯两侧挤满了媒体和粉丝。

  这一次博海的宣发显然下了血本,场面非常的大大,当林星和韦璐一起出现在红毯上的时候,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尖叫声甚至压过了其他明星。

  林星和韦璐一起配合着拍照,然后签名,紧接着来到采访区之后,所有媒体采访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了。

  “数支话筒就迫不及待地伸到了他面前。

  “星哥,请问您对《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有什么期待?”

  “星哥,您认为在当前《哪吒》大热的情况下,这部历史战争题材电影能否获得观众认可?”

  “星哥,您出席首映礼,是否意味着您看好这部电影能成为暑期档又一匹黑马?”

  这些人根本就不采访韦璐,他们全部都是聚焦在了林星的身上。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首先,我出席今天的首映礼,是应韦导的邀请,她是我非常尊重的前辈和合作伙伴,她的孩子韦宝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演出,作为朋友和同行,我来支持捧场,至于电影本身…”

  林星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然后认真道:“在观影之前,我不做任何预设性的评价和期待,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而作为一部电影,它最终能否打动观众,引发思考,我想,只能交给作品本身的质量和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去评判,谢谢…”

  林星巧妙地避开了所有预设的陷阱,既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严肃态度,又牢牢守住了“未观影不评价”的底线,同时将焦点推回给了电影本身和观众。

  说完这番话,林星则是道:“大家接下来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韦导…”

  就这样,林星自己一个人快步走进了剧院大门,他跟韦璐也打过招呼了,那就是他并不喜欢《南京大屠杀》的营销,所以今天他并不会进行任何站台。

  “阿星…”

  林星一进到内场就看到不少的熟人,像冯纲、宁平就不说了,连季明也被邀请来了。

  不过很显然季明的性格还是一如既往的梗直,他朝着林星道:“我刚还讲呢,这本来我们一起把暑期档给做大做强了,更关键的是要把观众重新带到电影院,结果倒好,现在博海的营销道德绑架观众,他们就不怕舆论反噬吗?”

  冯纲笑了起来:“老季,你这脾气也得改改了。”

  “冯导,我还是希望您曾经当小纲炮的时候…”

  季明笑着开了一句玩笑,然后道:“我只是希望电影能好。”

  林星道:“季导,放心吧,电影会越来越好的,一些不适合的肯定会被淘汰的,这并不是你道德绑架然后雇佣水军可以成功的…”

  这里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所以大家只是聊了几句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了。

  半个小时后,电影就开始了。

  就怎么说呢?

  影片的开场试图营造沉重压抑的氛围,航拍镜头掠过硝烟弥漫、残破不堪的南京城,然而,当镜头转向具体的人物和情节时,问题便开始显露。林星的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

  这影片似乎急于抓住观众的情绪,将大量笔墨用于描绘极端残忍的个体遭遇,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其手法。

  许多场景的设计明显带着刻意的、近乎猎奇的戏剧性夸张,比如一个长达数分钟、镜头反复切换、配乐刻意堆砌的屠杀场面,其目的更像是为了视觉冲击和煽动观众愤怒,而非冷静、克制地呈现历史的恐怖。

  这种过度渲染反而冲淡了历史本身的沉重力量,让林星感到一种被刻意“操控”情感的不适,而非源于历史真实的悲怆。

  而且电影一共属于有三条线,一条线是拉贝等人与日军周旋,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难民扔然遭到了搜查,甚至有一些女学生被强爆。

  另外就是守军线,本来是被强迫征来的学生兵守城时被抛弃了,然后他们本来是懦弱的,在目睹战友被虐杀之后被迫躲藏。

  还有就是日军这边,除了残暴之外还有一位良心未泯的教官,他面对着屠杀是无能为力,甚至是遭受到道德的谴责。

  不仅仅如此,最后竟然还是靠着这位教官才保住了大多数人。

  这三四条线是主线割裂的,你就不知道怎么学生兵前一秒还害怕呢,后一秒就虐杀起了鬼子。

  甚至家庭线前一秒女儿还刁蛮呢,下一秒就要为了大家去当慰安妇。

  甚至这部戏的女主角竟然还有一场全裸戏,全程描写这位女主角如何受虐的过程。

  整整2个小时的内容,林星看的确实是有些愤怒,因为这个题材哪怕导演是头猪只要他原原本本的拍也能让人感同身受同袍们当年受的困难。

  但是这导演明显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最后更是日本投降的时候借着主角的口表示:“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应该反思的,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要去反思为什么要有战争,南京的那场屠杀对我们,对日方都是伤害…”

  电影最后结束的时候彩蛋全都是真实的资料,这些密密麻麻的真实资料才更让林星觉得愤怒,你就按照真实资料拍就行了,你非要站在日方的角度来拍?

  让那个良心的日本军官来当记录者?

大熊猫文学    这个顶流只把明星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