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锦官城,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乍然一声惊雷!
很快,天上云层翻滚,蓦然转阴。
“哗啦啦”
雨下了下来,又快又急。
沿街,豆大的雨点儿砸在青瓦上噼啪作响,雨珠摔成鲜亮的瓣儿,汇成的水流顺着飞檐倾泻而下,在街面织成一道白茫茫的水幕。
街面上的贩夫走卒,行人百姓,被这一阵急起的雷雨给淋的惊呼四起,咒骂一片。
“直娘贼,这天爷下雨也不招呼一声,我的炊饼啊。”
“快走快走,这雨下的太急了,妈的,身上都湿了。”
“奇了怪了,天方才还是晴的,马上就下雨了。”
街上,茫茫雨幕,白花花一片,街上的行人一边咒骂,一边匆匆躲雨,踏过水洼的声响在街巷里荡开,又被更密的雨声吞没。
只是雨下的太急,路人躲不了多远,只能就近找个屋檐呆下,急急掸了掸头上,身上的雨水,口里抱怨着,随后抬头看着这天色。
此时,街道两边的屋檐,都是躲雨的人,只有一些武道在身,罡气离体的武夫,或者车架出行的人,才能在这急雨中闲庭信步。
大家以为这是一场雷阵雨,很快就好了。
岂料,
“轰隆隆。“
天上又是一声惊雷炸响,声势更大,如天裂一般,有雷树绽放劈开雨幕。
电光划过,照亮阴沉的天空。
忽然,这急促的雨滴声间,有尖锐的惊呼声响起。
“那是什么?”有人手指了电光闪耀的苍穹,瞳孔忍不住放大。
赫然可见,那天上银色雷树汇聚间,赫然有一尊模糊的高大身影,长着一双银色翅膀,双手拿着什么东西,一捶一击,便有惊雷炸响,电光雷树绽放而出。
有高手极尽目力,透过茫茫雨幕与阴云,赫然看见一尊七八丈高的巨大异人,此人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一副雷公嘴,背肋下生出一对风雷双翅。
这异人一只手手持一把银色大锤,周绕银色雷霆,另一只手则拿着一把尖锐锋利的黑色钉凿,此人用大锤朝着黑色钉凿一敲,便有惊雷炸响,钉凿尖端吐出绚烂雷霆,在虚空蔓延。
有高深见识者,认出了这种异人,名唤雷公,在民间有雷部正神的香火称号,在朝廷乃龙庭座下信使!
那雷公脚下,正是云顶山,剑南道抚司所在!
还不待锦官城中人有所惊异,便听云顶山方向,响起一声声鼓点。
“咚”
“咚”
“咚”
鼓点渐起,与这天上降下的雨点一般,骤然急促。
随后,
“呜”
“呜”
绵密的雨丝织成白茫茫的帘幕,沉闷的号角声在急促的擂鼓声间从雨雾深处滚来,没有激昂的锐响,只有厚重的呜咽,混着雨打青瓦的噼啪声,和天上惊雷,在城巷间震荡回声,荡气回肠,空气仿佛被染上了肃杀的冷意,带着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沉郁。
“击鼓吹角,云顶山这是在集结兵马!”
“这是发生了何事?”
有人惊声,纷纷急呼而起。
急促如雷的鼓点,低沉吹响的号角,这代表着云顶山在召集兵马,不少生活在锦官城百姓对此并不陌生。
遭逢大事,就会如此。
就如几年前,十万大山妖魔破幽门关,坐镇此关的镇魔使殒落,妖魔出关,血洗数城,云顶山战鼓擂响,号角吹起,召集所有伐山军奔赴前线,许多蜀地儿郎就此一去不回,家家户户,挂起白绫,连尸骨都没回来,只留下一座衣冠冢。
今日,战鼓再响,号角长鸣,引得锦官城内,人声惊呼一片。
茶馆酒肆内,人人纷纷停下手中杯,身往外转,说书先生手上的惊堂木停滞在半空,街上,行人齐齐抬头,朝着云顶山方向,面带惊疑之色。
四方衙门里,有知事听到号角声,惊慌地从府邸里跑了出来,双手扶着官帽,看着云顶山方向,脸色刷白。
“老天爷,这是又出什么事了。”
“来人,快去云顶山。”此人着急忙慌,说话音色都变了,如今云顶山可是有朝廷来的国师大人坐镇,又有第九山那位将军扛鼎,怎么突然敲鼓吹角,召集兵马,若是细想,怕是有了不得的大事发生。
“大人,卑职这就去备车驾。”衙门中的官差得令,赶紧应声,就要下去。
“还备什么车架,云顶山不知道发生了何等大事,本官要是去晚了,别说这官帽,人头都不保,快去备最快的马。”这官员没好气地怒斥一声,说着,急冲冲往衙门外冲。
不久后,就见一道身穿飞禽文官袍的身影骑马直往云顶山方向飞奔。
“大人”
“大人”
身后一众要随行的官差想追上去,却被远远甩开,只能在后面喊着,但就见自家大人纵马急奔消失在茫茫雨幕中,一刻不停,一时官差们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几分凝重与不安。
“看来要有大事发生了。”
与此同时,茫茫雨幕的街道中,四面八方,大街小巷,一声声快马上,冷硬的盔甲冲破雨幕,化作一道白影,疾驰狂奔,马蹄急声踏在青石板上,溅起水花阵阵。
“驾”
“驾”
“驾”
初还是只是零零散散听鼓归山的闲散兵马,马蹄声踢踏踢踏,闲散杂乱,到后面,从东南西北四方通门,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
一道道冷硬冰寒的钢铁洪流,随着急促的鼓点声,破开天地白茫茫一片,甲叶碰撞的铿锵声混着马蹄声,在雨幕里滚成沉闷的雷鸣,齐往云顶山汇聚,犹如百川归海。
沿街行人,密密麻麻的人头惊然张望,忍不住窒息,一双双眼睛透着惊疑,骇然。
连城外防线的兵马都在往云顶山赶!
出事了!
而在云顶山擂鼓吹角山之际,西城,一座隐于矮山的古刹里,大雄宝殿间,众僧低眉,宝相庄严,盘膝于蒲团之上,口念佛经,梵音唱响,殿内佛陀金身,闭着双眼,面目慈悲,手结禅定印,发无量光。
佛像金身之下,众僧之前,一位身身披月白袈裟,年轻俊美的僧人闭着眼睛,无悲无喜,手捏佛珠,口中默念经言。
很快,云顶山的鼓点和号角声,混杂着惊雷,传荡在慈恩寺,传进大雄宝殿,落进寺内僧人的耳朵里。
有僧人继续明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垂眸念诵西土所传《大日经》,但有的则被那急促的鼓点,和低沉的号角,引的心神不宁,杂念横声,最后忍不住睁开眼,心有惊疑,忍不住去看那位西土圣僧,就这么一瞧,余光掠过前面的佛陀金身像,瞳孔骤然一缩,随后就是一声惊呼。
这声惊呼顿时让殿内诵经做课的僧人一个个睁开眼睛。
只见一位寺庙的年轻僧人往后跌坐,手指着那尊矗立在大雄宝殿正中的世尊佛像,神色惊恐,
“佛佛像流血了!”
而顺着他指的方向,一众僧人朝佛像看去,便见宝殿正中矗立的那尊金身佛像闭着的双眼竟在眼角垂下了两条血泪,诡异而惊悚。、
再一看殿内,菩萨护法,十八罗汉,尽皆如此。
寺内众僧见之哗然,不少人脸色发白,眼神里满是慌乱,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景象。就连许多入寺许久的老僧,也是有些乱了分寸,紧忙捏紧手中的佛珠,口诵阿弥陀佛。
“佛陀泣血,不祥之兆啊!”
“难道我慈恩寺要遭逢劫难不成?”
“圣僧,圣僧,还请明法!”
一群僧人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最前面坐着的圣僧,赶忙急呼,这位圣僧下榻他慈恩寺数月,讲经传法,大开方便之门,让沉寂的慈恩寺香火鼎盛,香客暴增,更有玄奇景象生起,寺庙的佛像在其佛法加持下,发无量光。
只见在众僧的呼唤下,前面蒲团上的伽夜罗汉缓缓睁开眼,一双如同星空般深邃的眸子古井无波,徐徐开口,
“佛法开示,莫要惊慌!”
他从蒲团上起身,脚下挪步至殿内,每一步有莲花于空气中绽放,行至殿门前,抬眸看天,随后双手抬起,口诵一声悠长佛号。
“阿弥陀佛!”
“佛落血泪,苍生有难,佛法开示,大乘法会很快出现,普度众生,只是不在蜀地。”
就见寺内住持,苍老的眸子快被眼袋淹没,低垂合掌,
“还请圣僧开悟!”
只见伽夜罗汉身子朝北,目光深邃,缓缓道:“蜀地以北,将会生灵涂炭,化作无边苦海,众生在苦海里浮沉,大乘道果会在那里出现。”
“贫僧即将远行,离开此地,度化众生,求取大乘真经。”
此声禅味悠长,如渺渺天音,灌入众僧双耳,让寺庙僧人眼里的惊恐尽数褪去,反而带着一丝火热,
“圣僧此行是为普渡众生,我等修行多年,愿随圣僧此去,求取真经!”
“愿随圣僧,求取真经!”
殿内,一群僧人合掌参拜,那一张张脸上,写满了炽热。
“咚咚咚”
急促的鼓点声中,画面飞转到雷雨下的云顶山。
进山的路上,兵马蹄踏,泥石翻滚,震的满山响。
天上,雷公施展风雷,狠命地敲击着黑色钉凿,砸落下一道道惊雷,劈开云顶山的苍穹,正在以雷声传讯,朝天奏对,将一个惊人讯息,传递给天地四方。
西边前线,关内三道,甚至十几万里外的神都!
云顶山各座山峰,狂风卷着暴雨,狠狠砸在山下的校场上,把插在土中的战旗扯得猎猎作响,旗面湿透的纹路像极了染血的伤痕。战鼓在风雨里擂得震天,每一声都砸在人心口,混着呜咽的号角声,在山间滚出层层回音,整座云顶山都似在震颤嗡鸣。
一座座校场中央,传令兵飞奔,哨鸣声响起,一道道兵马汇聚其间,列成方阵,甲士勒紧缰绳,战马在雨中喷着白气,蹄子不断刨着泥泞的地面,铁甲上的水珠顺着甲叶往下淌,一个个长枪扶刀斜指地面,凛冽寒光穿透雨幕,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分外摄人,像平地竖起的钢铁丛林。
风雷声,鼓点声,甲胄碰撞的脆响、还有士兵们粗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交织在一起,构建出肃杀凛冽的一幕。
这些甲士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这等阵仗,沙场点兵,所有人都知道,马上要有一场大仗要打!
与此同时,云顶峰,一道道流光从山下快马加鞭往山上赶,文官下轿,武将下马,齐往峰顶上的巡天大殿而去。
自大乾国师奉武帝命接管道抚司,有资格出现在这座巡天大殿的人,都是四品往上的官员。
而今日,锦官城在内的大小官员纷纷赶到这里,第一次出现这么多人。
朝廷派遣配合赫连山维持局面的文官武将,附近几道调遣的武将,以及本地道抚司的各路大小主事,大家齐聚一堂。
这些人赶至,看到这么多人,纷纷心里一跳,感觉大事不妙。
一个个在大殿里相互传音,想探寻一些风声,却未有所获,但大家都看到了互相脸上的凝重,空气里充满了一种山雨欲来的紧迫感。
外面的鼓点一直未停,就在敲在所有人的心尖上。
所有人都看向主座,那里还空着。
直到过了半刻中,一道身穿玄袍,身材高大的老者,从大殿侧门出现,走向主座。
“哗啦啦”
众官员一齐起身,武将身上的甲胄碰撞到一起,发出整齐划一的铿锵声,在大殿震荡出回音。
众人朝着赫连山躬身参拜,“参见国师大人!”
主座前,赫连山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头,一改之前垂垂老矣的气相,眸光摄人,武圣威压滚滚,开口雄浑,
“雷公击雷,朝天奏对。”
“军情紧急,本国师就不与你们多说废话。”
“今日,第九山传来消息,北凉兵变!”
“北凉王起兵,蜀地危如累卵,怕是首当其冲,所以,兵贵神速。”
“传本国师命令,立马发兵北上,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