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1043章 从ICU到KTV

  芯片供应紧张的趋势缓解,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十月份,北美,欧盟以及小日子等地均开始全面放开,一切都表明长达三年特殊时间段即将结束。

  “今年之内应该会结束的,具体的时间不太好说,不过左右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吧。”

  国庆节,檀锦程在北仓接待了何小朋,他是来参观尉来最为先进的超级工厂,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事儿需要跟檀锦程聊一聊,或者说是向檀锦程请教。

  从2021年的新势力销冠,到2022年上半年度的狂飙猛进,半年拿下接近于七万辆销量的好成绩,主力车型P7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七月份单月销量更是接近于1.3万辆,刷新新高。

  虽然距离小朋设定的25万辆年销量目标还相差甚远,但是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没有意外,九月份的新车G9上市之后,全年小朋的销量至少是会在15万辆以上,G9的销量若是爆发,则极有可能达到20万辆级别。

  加上飞行汽车的概念,小朋一度成为新势力非常独特的存在,然而一切从八月份之后开始变得不一样了,G9的上市,则是小朋汽车内部问题的大爆发。

  售价30.99万元至46.99万元的SUV旗舰车型G9的发布会,堪称是汽车史上的一场灾难,单单是车型款式,就多达六款之多,命名方式以及对应的版本更是相当的复杂。

  用户单单想要记住这些复杂的命名就十分的困难,这些还不是关键的,最为关键的还是G9的发布会,让小朋背上了割韭菜的名声。

  宣传当中的如XNGP辅助驾驶,4C超快充电池包以及5D音乐座舱等等所有的亮点,都南非要选装,且选装还存在着门槛,最低配的570G不仅仅无法享用这些卖点,配置还非常简陋。

  作为一款近31万元的新势力产品,没有配备被动刹车,甚至连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这种同价位常见的配置都没有,不要说国产产新能源了,在配置上甚至不如合资车型,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另一方面,各车型之间配置差异也不明显,用户难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清晰地选择适合的车型,发布会之后,小朋迎来了铺天盖地的批评,本就没有多大的品牌力,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G9的销量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在两天之后,小朋紧急修改了车型,在车型配置上也做足了诚意,然而在口碑上并没有迎来多大的反转,反倒是引发老车主的不满。

  “先要做的就是安抚老车主,该退的钱就退,至于说已经交付的车子,我的建议是按车主的意思,是改配置还是退换车都行,先把老车主安抚好再说。”

  九月份,在口碑下滑的情况下,小朋继八月份销量下滑之后,又一次迎来了销量大幅度下滑,整月的交付量跌破了9000辆,G9也仅仅只交付了184辆。

  按照最高配的售价,184辆哪怕是全额退款,小朋也是负担得起的,完全没有必要继续败坏口碑了。

  只不过,G9已经是注定失败的一款产品,原本对标L9以及闻界M9的高端化车型,却成了压垮小朋的一根稻草,以低端化形象立身的小朋,面临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暂时只能是这样了。”

  何小朋叹道,新势力的脆弱,此时他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如果是尉来以及BYD这样的体量,哪怕是一款旗舰车型失败,所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如他们这般大。

  最多也就是像BYD那样品牌高端化受阻,其他热卖车型该怎么卖还是怎么卖,高端化下一次再冲击就是,然而新势力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他们的每一款车型,都可能决定着公司的生死,即使是不能成功,但是至少是不能失败,更何况是高端化的车型,一定程度上,小朋今年的高端化,与哪吒犯了一样的错误。

  那就是在销量上升的情况下,高估了品牌的影响力,岂不知今年的销量上升,更多的还是市场化的因素,在一个全面爆发的市场环境之下,但凡只要产品力不太差,都会有消费者买账的。

  小朋有自己的核心卖点不假,但说白了他们的卖点并不多,能够吸引到一部分消费者,但远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品牌形象。

  “G9真的没得救了?”

  檀锦程善于对出现危机的企业进行调教,在他手里救活的车企,包括宝腾以及路特斯拉,已经有四家了,加上他对于产品的调教能力,当小朋汽车出现问题之时,何小朋第一反应就是来找这位前期对小朋汽车提供巨大帮助,现在依旧还是小朋汽车重要股东的行业领导者。

  小朋八月份销量下滑主要来自于P7销量的下滑,这里面有特斯拉以及BYD的冲击,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ET5的冲击。

  ET5自打拉满产能以来,对几大竞争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小朋一样致力于高端化的哪吒S,更是被打得几乎没有声音。

  车企与车企之间的竞争固然很激烈,甚至同公司的车型之间都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样很是紧密,当小朋汽车出现危机之时,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何小朋,找到檀锦程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更何况,小朋汽车一直被认为是“尉来系”当中的一员。

  檀锦程摇了摇头:“暂时来说有点困难,只能是交给时间了,后续通过改款等等方式来试着救一下,当务之急你们是要尽快改变。”

  何小朋这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善于学习,听劝,当公司出现危机之时,他能够第一时间找同行听取意见,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

  除了G9惹下大麻烦之外,小朋的管理层也正在经历动荡,联合创始人夏恒辞任执行董事,专注于产品研发,从这个月开始生效。

  G9的失败,其实就是管理层问题的暴露,这样的方案是怎么会拿到正式发布会上的,又是如何通过的,内部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而没有了王风英的何小朋,又将如何应对内部的改革?

  “那么就只能尽快推出G系列的新款车型了,G6看样子要提前上市了。”

  何小朋也知道G9的失利,想要在短时间挽回口碑太过于困难,之所以这么一问,无非还是内心存有奢望。

  G系列是小朋的SUV车型,任何一家新势力品牌,想要立足市场,SUV车型有所突破是最为关键的,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菊花以及余大嘴,眼光真的很毒辣。

  深度赋能的赛力斯,两款车型都非常的成功。

  G3,G6,G9是小朋G系列目前计划当中的三款车型,从命名来看,能够看到各自的定位,G9不行,就只能推出G6了,这是最好的“替代品。”

  “也不用那么的着急,时间还是有的,还是要做好G6的产品力,任何一款产品,都需要有足够的产品力才行。”

  新车型要想突围,产品力是最直接的,小朋有自己卖点,那么在G6身上就要体现自己的产品力,而不是像G9这样,宣传起来花里胡哨,但所有的卖点都需要消费者单独花钱去购买,甚至还设置了购买门槛,这不纯扯淡嘛。

  小朋的智能辅助驾驶,是目前市场面仅次于尉来,菊花之外的第三大国产辅助驾驶系统,虽然表现力不如这两家,但口碑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有就是小朋的快充技术也不错,做好这两个卖点,还是有很多消费者会买账的。

  “在产品力方面,当下最应该做的事其实快速完成技术领先到场景落地这个过程。”

  G9身上宣传的卖点,之所以这也选配那也选配,甚至还设置门槛,说白了还是目前小朋在各项技术方面,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技术领先的地步,无法做到大规模的量产落地。

  相比起传统车企,以互联网背景为主的新势力品牌,在营销方面要夸张很多,大部分搞出一项技术之后,在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前提下,就开始大肆营销,包括菊花也是如此。

  这么做肯定是好处多多的,但问题是菊花有着强大的技术背景以及品牌信任度,他们提前营销,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快速跟进,而其他的新势力大部分没有这个水平。

  小朋就是其中之一,营销得太过了,就会受到反噬,尉来如今已经有意识的降低提前营销了。

  “除了产品力之外,小朋还要加速推进平台化与规模化降本,新车型的零部件共享也可以跟进了,明年的话电池成本应该会降不少,到时候小朋可以通过官降的方式,来提升销量。”

  “G6肯定不能再失败了,小朋在2023年需要利用G6为支点,用XNGP为杠杆,再从供应链以及渠道等等方面做进一步改善。”

  “至于说你们内部的事情,这方面我不好过于干涉,主要还是看何总你的执行力了。”

  截止三季度结束,尉来以及檀锦程个人在小朋的持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依旧处于前十大股东之列,尉来与小朋汽车也是战略合作伙伴。

  檀锦程对于小朋汽车的经营还是十分关心的,虽没有了王风英,但小朋汽车基于与尉来战略合作的关系,在双方供应链合作之后,小朋汽车的单车成本降了不少,没有出现前期远高于同行的情况。

  然而,小朋汽车单车成本前期远高于同行,是什么原因包括何小朋都清楚,那就是内部出现了问题,但上半年销量很好,何小朋也不好做太大的动作。

  一切基于销量。

  然而,现在小朋汽车销量以及新车型都出现了问题,就给了何小朋内部改革的借口。

  “理解,说起来今年真是对不起投资者们。”

  何小朋点了点头,檀锦程对于小朋汽车的干涉把控得很好,会提出一些战略化的建议,又不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宜,这一点让何小朋心安不少,也是他敢上门讨教的原因。

  “哈哈,那明年的话就需要更加的努力了。”

  小朋汽车登陆港股,在今年1月3日港股创造了199.2港币,美股一月初40美刀的高点之后,股价一路下滑,尤其是七月份至九月份三个月,小朋汽车港股与美股整体跌幅均超过60。

  对比起闻界整体45的跌幅,小鹏汽车整体超过74的跌幅,是市场对于其战略失误的惩罚,投资者已经开始非理性的抛售了。

  机构投资者是抛售的主力,老虎环球基金等早期的股东早已退出前十大持仓,外资持股比例从2021的35降至今年Q3季度的18。

  当年的新势力三强,威马已经凉了,闻界也差点就凉了,现在轮到小朋被传倒闭的传闻了,何小朋可以说是压力巨大。

  市值蒸发超过千亿港币,无论是檀锦程自身还是尉来,投资收益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双方是战略合作的关系,对比起零跑,闻界更加的紧密,加上檀锦程个人的影响力,也不好像外资那样频繁的操作。

  这损失只能是生受了,顺带一提,赶上新能源产业末班车上市的零跑,在9月29日登陆港交所时的表现也不怎么样,以48港币发行价挂牌的零跑,从暗盘开始就表现悲观。

  开盘即破发,全天大跌33.54,创下了2022年港股新势力车企上市首日最大跌幅纪录,

  这一跌幅创下2022年港股新势力车企上市首日最大跌幅纪录,次日又跌了22.26,两天下来,零跑的股价近乎腰斩,是2022年港股新发IPO当中表现最弱的案例之一。

  除了宏观市场的变化,下半年的新势力可以说都过得不怎么样,哪怕是有檀锦程投资名气的加持,该跌还是得跌。

  “新势力的竞争力确实是弱了一些,不过你也不要过于的担心,目前你们账上还有现金,销量也没有到完全崩溃的地步,主要还是看你个人的决心。”

  作为创始人兼CEO,同为互联网人的何小朋与尉来CEO李响是两种风格,没有自己创立企业的压力,李响更加的如鱼得水,完完全全的投入到CEO的角色,把尉来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尉来,檀锦程把控大方向,有他坐阵,能够调节好尉来各大品牌之间的平衡,这一切都来自于尉来从创立之初建立起来的创始人核心制。

  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机构投资者,檀锦程从闪驰以及橙子科技两大企业带过来的“一言堂”风格,让尉来在战略上不会出现分歧。

  同行都知道,看似温文尔雅,待人大方的檀锦程,实际脾气可没有那么的好,十几年的独断专行,檀锦程一个眼神,就足以让尉来管理层感受到压力。

  而何小朋则不然,他是小朋汽车的创始人不假,但小朋汽车一开始采用的联合创始人制度,加上资本的深度介入,让何小朋没有如檀锦程这样的威信。

  一个是企业的灵魂,另一个只是企业的掌舵者而已。

  “其实说起来这也是你的一个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把小朋汽车从ICU带到KTV了。”

  “从ICU到KTV?”

  都是聪明人,檀锦程随便一点,何小朋就明白了其中深意,多了不说,作为联合创始人,刚刚辞任执行董事的夏恒,在小朋汽车持股比例就达到4.5。

  4.5的持股在互联网行业里可不低,联合创始人,核心管理层,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战略当中,夏恒都扮演着关键角色,何小朋不可能做到如檀锦程对待胡争楠这般。

  纵观整个商业史,如夏恒这般的角色,在企业经营当中代替何小朋,是有着很大概率的,这一次G9产品的战略出现问题,对小朋汽车来说,是一大打击。

  但对于何小朋本人,则可以算成是“利好”了。

  “没错,具体就看你有多大决心了,我相信你行的,另外有一点我现在就可以对你表态,我们虽然不好增持小朋的股票,但我可以代表我个人对外释放持续看好小朋汽车的态度。”

  9月23日,G9二次上市当日,何小朋本人耗资近3000万美刀增持股份,试图提振投资者信心,虽有短暂的反弹,但到底还是没什么用。

  这时候,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如檀锦程这种早期机构投资者的态度,才是最为关键的。

  “那真是太好了,檀总看我的决心吧。”

  檀锦程这意思,就是明白的站在他这一边,给予了他很大的信心。

  “小事,走吧;我们去厂房吧,我邀请了悦驰的王总同行,到时候你可以向她请教一些改革方面的经验,这方面她经验十足。”

  当年尉来也出现过一些问题,王风英加盟之后,在供应链,采购等等方面也有反腐的动作,铁娘子干起这活儿来,手拿把掐。

  放王风英去小朋汽车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让王风英给何小朋提点意见,做个私人顾问啥的,还是没问题的。

  这年头谁还没个副业呢,只要不影响尉来的经营,檀锦程是不介意员工私下里有一些私人业务的。

  “行,晚上我做个东,请王总吃个饭。”

  果然,当听说王风英陪同考察工厂之时,何小朋面露欣喜,公司出现问题,管理层换血,他不是没考虑从外部引进人才,但是心仪的人并不多。

  王风英就是其中之一,可惜要想挖角王风英的难度太大了,王风英夫妇在尉来的待遇极高,悦驰汽车虽然燃油车销量逐年下滑,但是依旧不改檀锦程对于王风英的信任。

  在个人待遇方面,王风英夫妇相比在长城时期的收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职务,信任度,还是待遇还是个人职业规划,以小朋汽车的体量都吸引不了王风英。

  就算是他真的说动王风英加盟,也要考虑承受檀锦程的“报复”,雷总只是有那么一些动作,就迎来了檀总的反击,虽然两家关系现在还是不错,但早已经没有了之前那样的亲密了。

  单就一个抛售股票,就够他喝一壶的。

  资本市场上,檀老板投资,长期看好的企业发展会不会如预期一般不敢保证,但是截止目前为止,檀老板清仓的股票,这家公司都凉了。

  当檀锦程抛出闻界减持计划之时,直接吓得李兵登门,让他一定要保留一定的股份。

  “请客倒不用,晚上去我们家吃饭吧,现在咱们在外面吃饭还是有点麻烦,到时候我给你俩找个清净的房间,可以好好聊聊;放心,我已经跟王总提前打过招呼了。”

  何小朋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论起执行力,能够搞出UC还顺利卖给阿狸的何小朋,同样不低,在尉来参观完之后,回到羊城的何小朋,就主导了小朋汽车史上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

  小朋汽车成立产品,战略,技术,销售,OTA五大委员会,何小朋亲自担任产品和战略委员会主任,直接接管核心业务,以G9失利为契机,何小朋以雷霆手段拿下了公司的绝对主导权。

  另外,在应对危机公关以及舆情管理方面,何小朋也频频面对镜头,多次公开道歉,承认产品定义,用户洞察以及价格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承诺在挫折中挺过去。

  小朋汽车也针对老车主推出了多种补偿措施以及一系列的运营活动,增强品牌忠诚度,G9九月份交付的184名车主以及十月份即将交付的,无条件退车,换购。

  “这是檀总的风格啊,老何这是听进去了啊。”

  李响与何小朋也是老熟人了,从欧洲回来的他,在得知小朋汽车的变化之后,有些八卦的直奔檀锦程办公室,在欧洲呆了一个多月,李响充分了解了尉来海外市场这一年以来的变化。

  尉来海外事业部,严格来说已经接近于半个宝腾了,除了由集团总部全资之外,在运营上有着较为充分的自主权,等到德国工厂全面投产之后,就可以升级为分公司了。

  “这么好的机会,何总要是放过了,我们真的要考虑抛售股票了。”

  确实是檀锦程的风格,从前的小朋,有些类似于技术宅文化主导的分散管理模式,这一次的重大调整,则是将决策权集中至最高层。

  “说得也是,说起来这些新势力,都是过于执着于高端化了,其实这个策略是错误的,至少对于当下的新势力是错误的。”

  在李响看来,一味的追求高端化,对于一家中小型车企来说,并非全是好事。

大熊猫文学    2003:从外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