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505章 擒贼擒王

  奢延王庭,十五日入夜。

  夜空明月高悬,士兵已经适应了最近的雪原夜景。

  除了稀疏的必要示警营火外,巡哨的吏士甚至不再举火。

  王庭以东,撤来的匈奴义从扎立帐篷,万余骑兵力就这么被鲜卑人轻易顶了回来。

  甚至没有发生物理层面的碰撞,可以说是闻风而逃。

  夜中持续有撤来的匈奴义从,越是后面撤回来的义从骑士,甚至丢弃了随马匹携带的御寒物资,失去了组团扎立帐篷的物资。

  其中还有舍弃战利品的,倒是没有舍弃伤员、战死义从的现象发生。

  王庭之中,赵基闲不住,只能参与巡夜,引着一队车骑虎贲三十余人,驾御雪橇绕营巡逻,散心。

  他可没兴趣摆宴接待刘去卑、休屠达达,只有这样亲自巡夜,感受巡哨吏士所受的寒苦,赵基才能重新唤起厮杀的欲望。

  身处高位,他已经可以避免战斗,周围人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他亲自介入战斗,可以说是护卫亲军的失职,也是其他将领、士兵的耻辱。

  此刻感受刺骨寒冷,赵基也在积蓄着杀意。

  自诩一个文明人,不到迫不得已,他真的厌恶杀戮。

  杀戮是手段,而非目的。

  王庭静室之中,贾诩垂眉凝视沙盘,对于鲜卑人的快速反应,以及三郡杂羌的准确、针对性的反应,贾诩丝毫不觉得意外。

  他太了解边郡诸胡,也了解边郡豪强,同时也了解大司马。

  上郡战场发生任何奇怪的事情,贾诩都能淡然处之。

  这场战争从大司马策划之初,就是奔着来打鲜卑人的。

  能偷袭三郡诸羌,能成最好,不能成功的话也无所谓。

  靠偷袭,是无法平定三郡的。

  唯有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才能消灭诸羌的机动反抗力量;这样分散各处的诸羌城邑、石寨就成了盘中餐,以局部绝对优势兵力,依个攻取即可。

  同时歼灭、重创鲜卑人的干预力量,才能从士气上对诸羌部落造成打击。

  如果鲜卑人都无法救援诸羌,那就真没人能救他们。

  陷入绝境之后,那很多战争就好打了。

  三郡诸羌,本就有打不过投降汉军的前科;再次假意投降,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当年段太尉那么狠,难道赵大司马还能狠过段太尉?

  而此刻,贾诩已经没有思考战场军情。

  他在分析是谁给三郡诸胡、鲜卑人通风报信,有可能是匈奴贵族中的失势者,也有可能是大司马治下心怀不满的衣冠之士。

  还有一种可能,是大司马派人泄密,目的就是为了引鲜卑人入局。

  如果赵大司马没有派人泄密,也不是匈奴失意贵族泄密,最后从缴获的书信、俘虏口中得到边郡衣冠士人泄密,那肯定又要死一片人。

  贾诩之所以担心这个问题,是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概率最高,若不能果断切割一些关系,可能会牵连到他。

  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贾诩毫无疑虑。

  当年段太尉身先士卒,带着千余人追着十几万羌胡砍;如今前军的徐晃、赵云、张辽皆有不亚段太尉的勇猛。

  更别说是身边的赵大司马,只要爆发野战,就诸胡联军脆弱的韧性,根本挡不住赵大司马的突击。

  贾诩望着地图的目光深邃又无神,心中开始给一个个有嫌疑的故吏判了死刑。

  他默默清理人脉负担之际,巡营完毕的赵基带着一身寒气回来。

  赵基不急着烤火,受冻之后猛地烤火,反倒会有些难受。

  他将一封亲自收到的军情递给贾诩:“军师,进袭南路军的高奴诸羌联军万余骑,正顺直道北上,已到四十余里外。”

  贾诩双手接过军书阅读,心中默默估算:“如今看来,除去这新来万余人,肤施一带有诸羌联军三万余,以及鲜卑万余骑?”

  “不止。”

  赵基目光盯着沙盘:“从北地而来的不仅有鲜卑前锋,还有与他们合军同来的北地羌胡,约有两万余。肤施、榆林诸羌联合,汇聚后将近四万步骑。另有朔方、五原南下的鲜卑国主魁头所部,规模将在两三万骑之间。”

  对朔方的鲜卑人而言,冬季南下入塞作战,沿途冰雪不算什么障碍,这是一种向温暖地区的跋涉、推进。

  携带的草料吃完之前,他们肯定可以入塞获取补给。

  他们早已适应更严酷的寒冷环境,冬季南下入塞作战,反而有一种避寒的小惬意。

  人与人的体质差别很大,能在朔方过冬的鲜卑人,肯定更耐寒,不耐寒的早就死了。

  “大司马何以断定魁头会来?”

  贾诩询问,他不认为魁头会来,虽然没有情报支持,可从朔方南下,没有事前准备,这对鲜卑人来说多少有些勉强。

  投放万余骑南下入塞作战,与三五万骑南下作战是两个补给难度,对鲜卑国主魁头的威望要求也有本质区别。

  投放万骑南下失利,并不会影响魁头的地位。

  可若带着三五万骑南下却失利,甚至无功而返白白挨冻受苦,这都会严重动摇他的国主、大首领地位。

  从理智上来说,贾诩断定魁头不会大举介入。

  赵基望着沙盘,一笑:“我听闻魁头不过三十二岁,如他这个年龄的人,若知晓我的年龄,怎么可能忍得住?”

  脸上笑意很快收敛,赵基抬手拿起边上象征鲜卑万骑的三枚旗子,迭在一起放到了榆林塞口之北二十余里处的龟兹:“他才是我的猎物。”

  摘下魁头的头颅,重创聚集在肤施的三郡诸羌联军,那这个冬季才有希望平定三郡。

  赵基没兴趣去啃诸羌占据的城邑、石寨,消灭有生力量,打击战斗勇气,才能快速瓦解对方的抵抗意志。

  游牧民族大首领的头颅,政治意义非常关键。

  击败对方,击伤对方,对方重伤逃亡后身死,以及临阵擒斩,这是四种不同的意义。

  其实普通百姓、牧民并没有选择的余地,汉胡大首领的头颅,主要影响的是中高层头目。

  不论自己还是魁头的头颅,都能决定数十万人的战斗勇气。

  贾诩见赵基如此判断,顿时也觉得有些道理,魁头只有三十二岁,甚至实际年龄更小。

  若是魁头年近四旬,那肯定很有耐心,会陪着赵基慢慢消磨时间,直到某一方忍不住为止。

  就在他们讨论魁头之际,入肤施城完成临时休整的北地鲜卑、诸羌援兵从各门涌出。

  举着火把,对着城外赵云、徐晃、张辽所在的两座营垒发动强袭。

  好在两座营地背依奢延水,水面还未封冻,他们只能三面进围,无法围死。

大熊猫文学    虎贲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