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701章 1.2万亿的预估市值,港岛金融圈的香饽饽

  随机推荐:

  九月末的港岛依旧闷热,车轮碾过粉岭郊区的柏油路时,几只雀鸟藏在枝叶间,发出短促的叫声。

  哥尔夫球会无疑是亚洲顶级的高尔夫俱乐部之一,曾多次承办国际职业赛事。

  它始建于1889年,至今已拥有上百年历史。

  对港岛的老牌富豪家族而言,祖辈三代里,不知有多少人曾在这里谈成一桩桩生意。

  据说当年黎嘉诚以“蛇吞象”的魄力,联合船王鲍玉刚收购九龙仓时,双方的密谋之所,便在这座高尔夫球场。

  透过车窗,可以看见窗外的建筑群,大多带着旧时的典雅风格,尖顶的玻璃花窗折射着晨光,门前的草坪修剪得如同绿色丝绒,连草叶的高度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

  穿深绿色制服的球童早已候在一旁,一见陈延森和周松涛下车,立即上前躬身接过球包,动作轻得没发出半点声响。

  在哥尔夫球会工作,业务能力可以有短板,但“眼力见”绝不能欠缺。

  因为这里来往的人非富即贵,随便得罪一位,都可能是港岛举足轻重的人物。

  更何况,这名球童不仅认识周松涛,更认得陈延森,自然不敢有半分怠慢。

  “陈先生,你和黎泽钜约了几点钟见面?”

  周松涛陪着陈延森径直往球场深处走,刚迈出几步,突然开口问道。

  “两点半,还有一个小时。”

  陈延森轻描淡写地说道。

  “那时间还早,我先带你去认识认识港岛投资界的人。”

  周松涛点点头,接着说道。

  橙子科技眼下的估值就有2000亿美币,相当于一万多亿华元,一旦顺利上市,大概率能超过企鹅,登顶科技股榜首。

  不过,要是和几家大型银行的市值比,现在还少了几千亿。

  在港岛金融圈看来,橙子科技简直是一个香饽饽,只要能拿到承销资格,起码能入账好几亿。

  什么是上市?

  说白了,就是公司、券商与证券交易所三方联手,把“蛋糕”做大的过程。

  其中,公司能通过上市实现融资,交易所能赚取交易佣金,券商则可以收取保荐费、承销佣金和合规顾问费,最终三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尤其是像橙子科技这样的企业,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估值又高,单靠它能赚到的钱,往往抵得上几家甚至几十家中小型企业的总和。

  不仅海外券商蠢蠢欲动,连港岛本地的券商也想争一争。

  就算最终拿不到主承销资格,至少也要混个联合承销的名额,从中分得一杯羹。

  就像当初拼呗上市时,为何高盛、瑞信、摩根士丹利等五大承销机构会愿意全力运作,把原本34美币的发行价,硬生生抬高到40美币?

  说到底,无非“利益”二字在驱动。

  “那就麻烦周会长了。”

  陈延森笑笑,并未拒绝。

  宋允澄紧紧跟在身后,步伐稳健,眼中没有丝毫局促,满是坦然。

  对她而言,这类场面见得太多,早就没了紧张的感觉。

  从前每逢休假或出差,陈延森都会借着机会培养宋允澄。

  除了指导她的工作,还带她接触滑雪、游泳、网球和高尔夫球这类社交运动。

  她在这些项目上的技术不算顶尖,但应对一般的商业交流场景,完全不在话下。

  周受志和高伟林则像两个挂件,落后两步,缀在自家老板屁股后面。

  没走多久,一行人就来到一处休息区。桌上整齐摆放着一盘盘精致的水果、甜点与小菜,旁边还陈列着各类名贵酒水。

  三三两两衣着光鲜的西装男士举着香槟,正与身边人低声交谈。

  打球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在忙着洽谈生意。

  毕竟对他们而言,赚钱才是首要目的,打球不过是发起这场聚会的由头罢了。

  高盛港岛分公司的合伙人伊恩,面对老友的调侃,刚想反驳,余光一扫,就看见了一道极为熟悉的身影。

  伊恩来不及细想,连忙放下手中的酒杯,径直朝着陈延森的方向大步流星迎了上去。

  周围的人见他举动反常,目光随之移动,很快就注意到了周松涛左手边的陈延森。

  余下的十几人见状,也都纷纷起身相迎。

  即便陈延森这趟来港岛并非为了公司上市,他们也不敢怠慢。

  要知道,森联资本旗下不仅有森马在线这样的保险公司,还有刚成立不久的森联银行。

  除此之外,坊间还传闻森联资本有意进军证券行业。

  谁也说不准,自己哪天就会有求到陈延森的时候。

  因此,这帮在港岛跺跺脚,金融圈都得抖三抖的大佬们,个个都面带笑意,眼中饱含巴结的神色,希望与老板结个善缘。

  “陈先生您好,我是高盛港岛分公司的伊恩。”

  “陈总,我是摩根士丹利的港岛负责人高沣浩。”

  “陈先生,我是华信证券的段陈慧。”

  陈延森和这帮人,逐一打了声招呼。

  周松涛作为中间人,笑吟吟地说:“大家坐下来慢慢聊。”

  说完,引着众人往休息区的方向走去。

  穿香槟色制服的侍应生踩着软底鞋快步上前,举着托盘,给陈延森几人送上酒水。

  陈延森顺势坐下,屁股还没把椅子焐热,对面的高沣浩便带着笑意说道:“陈先生,上个月我去纽约参加集团第二季度财会会议,格雷戈里总裁特意提到了去年拼呗在纽交所上市的盛况。

  他还说橙子科技的市场潜力跟拼呗不相上下,而且基于我们之前的良好合作基础,摩根士丹利非常乐意来做橙子科技的股票承销方。”

  闻言,陈延森思忖片刻,这才缓缓开口:“去年拼呗上市,摩根士丹利在路演和定价上确实出了力。

  但橙子科技和拼呗的赛道不同,前者做的是硬科技研发,后者侧重生活服务,估值逻辑、投资者画像都不一样,不能简单类比。”

  这话一出,高沣浩脸色一滞,随即又往前倾了倾身子,语气更显诚恳:“陈先生说得是!正因为橙子科技是手机行业的龙头,我们才更有信心。

  要是橙子科技愿意合作,我们能把全球顶尖的主权基金、对冲基金都拉进来,保准让上市首日的涨幅超过20。”

  可他的话音刚落,华信证券的段陈慧轻轻咳嗽了一声,接过话头说:“摩根士丹利的海外资源的确厉害,在证券承销、交易、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均有不俗的成绩,但这里是港岛!

  华信更具发行优势,如果陈先生愿意选华信做承销方,我们能把散户认购的通道做得更顺畅,再联合本地的几大银行做暗盘交易,保准让股价达到预期的同时,还能稳步上升。”

  暗盘交易是指,利用大型券商内部系统进行报价撮合,交易信息不向公众完全披露,也不经过交易所的公开信息披露流程,常见于港股市场。

  这名字看着像非法交易,实则却是合法合规的一种交易方式。

  对投资人而言,当暗盘价格理想时可提前卖出新股,若是担心上市后股价下跌,也能通过暗盘提前变现止损。

  另外,部分投资者看好新股前景但未中签或获配数量不足,也可以通过暗盘提前买入,避免错过上市后的潜在上涨收益。

  对券商机构来说,提供暗盘交易服务可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包括打新投资者和机构客户,进而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对橙子科技来讲,主要有三点优势。

  第一,可提前预判市场情绪,辅助定价参考。

  虽然暗盘价格不直接决定上市后的股价,但可作为发行定价是否合理的参考指标。

  譬如,当暗盘价大幅高于发行价,可能说明发行价被低估,上市公司在后续再融资时可更精准地制定定价策略;若暗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需调整定价逻辑或市场推广效果。

  第二,稳定股权结构,减少市场冲击。

  暗盘交易可避免大额订单直接进入公开市场,进而引发股价剧烈波动。

  例如,机构投资者若需减持数百万股股票,通过暗池匿名交易,既能完成减持,又不会因订单暴露导致股价暴跌,从而维护公司股价稳定。

  第三,拓展融资渠道,吸引战略资源。

  暗盘交易的私密性可吸引注重长期合作的战略投资者,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方式。

  坐在附近的大福、新鸿基、华金等机构的代表一听,立马就急眼了。

  不等他们开口,陈延森便慢悠悠地先说道:“森联资本在挑选券商时,会重点考量机构资质、承销能力、佣金费率以及估值报价这几方面。

  我这次在港岛会停留几天,各位要是有兴趣,明天可以来一趟森联资本在港岛的办事处,届时大家以价竞标,公平商议。”

  实际上,陈延森心里更倾向于选择外资与华资券商相结合的模式。

  一方面,外资券商能帮他对接海外投资者;另一方面,华资券商则可助力吸引内地投资人。

  港股市场的规模虽大,却未必能让橙子科技的潜力充分发挥。

  因此,争取海外投资人的支持,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

  陈延森一张口,休息区里瞬间安静了不少。

  原本还想插话的大福证券代表张启山,刚抬起的手又悄悄放了回去。

  “以价竞标”这四个字,看似给了所有人公平机会,实则把选择权牢牢攥在了森联资本手里。

  毕竟券商的资质、承销能力都是明面上的底子,可佣金费率压到多低、估值报价能给到多少,才是真正的硬实力比拼,稍有不慎就可能亏本赚吆喝。

  倒是高盛的伊恩最先反应过来,他放下酒杯,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陈先生这个办法公允!”

  别看他说得好听,私底下却在暗自腹诽,不由地骂道:“这陈延森还真是一点情面都不讲,只看实际利益。”

  “摩根士丹利也一样!”高沣浩紧跟着响应。

  他顿了顿又说:“陈先生,其实我们已经为橙子科技准备了三套承销方案,从全球路演的行程规划到机构投资者的名单筛选,都做了细化。

  尤其是佣金费率,只要能拿到主承销资格,我们愿意比行业常规标准再降25!”

  华信证券的段陈慧忍不住皱了皱眉。

  25的降幅都快触及券商的成本线了,摩根士丹利为了抢单子,竟然肯下如此血本?

  她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陈先生,明天我们不仅会带估值报告和佣金方案,还会把本地几大银行的暗盘合作协议初稿带上,保证让森联资本看到我们的诚意。”

  其他人也赶忙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强调自家优势,从过往案例说到资源储备,生怕被同行抢了生意。

  当黎泽钜赶到时,恰好看到这一幕。

  港岛金融圈的一众大佬,这会儿全都簇拥在陈延森面前,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明显的讨好模样,眼神里满是示好的意味。

  他就是森联资本的创始人陈延森?

  黎燕宁跟在父亲身后,远远望过去的瞬间,呼吸猛地一滞。

  饶是她自小在商界氛围里长大、见多识广,也从未见过气质如此出众的青年企业家。

  眼前的陈延森,确实让她眼前一亮。

  虽说她才十八岁,但受家族影响,早就接触了商业事务,对于不远处那位华人新首富,心里也满是探究的好奇。

  黎泽钜领着女儿和助理,身后跟着两名保镖,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走去。

  陈延森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黎泽钜等人。

  在他的神识视角下,除了明面上的两名保镖,四周还分布着六名身穿黑西装的保安人员。

  有钱人通常都很惜命,而黎泽钜作为经历过绑架的巨富之子,在安全这件事上,比旁人更谨慎了几分。

  “陈先生,幸会!今年年初的双会,我因身体不适未能出席,反倒错失了与陈先生相识的机会。”

  黎泽钜走近后,笑着说道,脸上没有半分倨傲之色。

  在他眼里,陈延森以及其背后的森联资本,实力极为恐怖。

  黎泽钜向来尊重强者,面对陈延森自然不敢有半分怠慢。

大熊猫文学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