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08章 反栽赃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小说,请收藏钢笔小说goboo.cc

  第209章反栽赃(求订阅)

  新厂的建设筹措的很顺利,年后第一天便开工建设。

  部委调动了好几个建设工队,在半废弃的工地上开工建设,加紧赶工的话预计三个月内就能建设出一个新厂。

  其他大部分工厂都觉得工人太多,想要精简一部分,只有少数效益好的工厂,才会少部分招收一些工人。

  像华夏机床厂和第一机床厂,数控机床的需求太大,国内国外都是,外贸部好像要霸占整个东欧同阵营的兄弟国家市场一样,订单是一个接一个的。

  华夏机床厂不想吃饭都给喂的饱饱的,不得已才分给第一机床厂一些,不然他们真的生产不完。

  轧钢厂的效益也不错,他们在改进炼钢和轧钢的工艺后,生产出的钢材已经算得上这个时代的精钢,许多地方都需要这种钢材。

  单单冶金部安排的任务就有不少,需要工人从年初忙到年末,根本不可能精简工人。

  不过招工也不太可能,他们本来就人手富裕,现在轧钢厂正在将以前的加工车间改成轧钢车间,还需要和其他工厂调换工人。

  能在这种时候还建新厂,并且保证工厂效益的,只有周丰年值得信任了。

  电子计算机工厂研发生产出来的东西无法外销,是因为技术先进到需要保密。

  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反而是价值太高不能对外出口,不然单凭个人计算机,说不定就能让外国佬蜂拥而至。

  在工厂建设期间,周丰年他们也在集成电路车间内研发制造。

  投影式光刻机制造的很顺利,毕竟年前刚刚造出来一台,他们都印象深刻,现在设备仪器都不缺,只需要重新制造一台就行。

  计算机研究所那台已经被那伙人当成功绩汇报上去,不出意外,大部分功臣的名字被隐瞒了。

  周丰年的名字虽然在上面,但大部分作用也被抹去,差不多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了参与者。

  而且那报告被李副部长弄来,给周丰年看了看,说的他跟过去蹭功劳的一样。

  新厂技术科其他人,看完这份报告后纷纷为周丰年讨不平,但是被周丰年压了下去。

  那种人也就得意一时,等原形毕露的时候死的比谁都快。

  周丰年没有搭理他们,而是继续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大熊猫文学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