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见她神色如此慌乱,也就坏笑着离开,去与李枕霞和曹露说话去了。
年珠则站在原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而因见弘历离开,她眼中也不禁露出一丝失落之色。
但她知道,弘历为何在袭击自己后,又不更进一步,而在心里,只期望着,将来自己这位四爷当皇帝的那天能早日到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何况,这些从小在江南长大的李枕霞和曹露等本就品貌不差。
其中,娇弱如弱柳扶风的李绮筠与丰腴雪肌的格格金氏堂妹——金玉钗,尤为突出。
这让弘历在看见这些人后,也就把心中暂时不能临幸年珠的无奈,冲淡了不少。
不过,弘历也不是饥色之人。
所以,尽管有这么多莺莺燕燕,他也还是问起关于审阅书稿的正事来。
他在知道这些莺莺燕燕们审阅的进度还颇为可观后,就满意的去了格格高氏的院子。
因为,格格高氏怀有身孕,弘历也就常会来看看她。
但弘历还没到高氏的院,就见高氏身边的宋嬷嬷正急匆匆往外跑。
“站住!”
弘历大喝一声。
这宋嬷嬷这才注意到弘历,而忙跪了下来。
“慌脚鸡似的,干嘛呢?”
弘历问道。
“回四爷,格格快生了,奴婢是去叫稳婆来。”
宋嬷嬷回答道。
弘历听后也就主动让到了一边:“去吧。”
“谢四爷!”
宋嬷嬷便忙起身跑了去了。
王府待产妻妾的院子客房里,是常备有经验丰富之稳婆的。
所以,这宋嬷嬷也不用跑太远。
而弘历也因为不是第一次遇到自己的女人为自己诞下子女,自然也比之前从容了不少,没有太担忧,只在疾步来到高氏的院后,才问着在院外的一小侍女:“格格怎么样?”
弘历刚问完,里面就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这让弘历大为惊讶,心想这高氏是急产了?
为此,弘历立即往正房里走去。
“四爷,您还不能进去!”
但高氏身边的宋嬷嬷拦住了他。
弘历只得退后几步,站在原地,他知道有孕妇会急产,尤其是年龄不大的孕妇。
但他听闻过急产的孕妇会因为子宫收缩过强过频,而容易导致会阴撕裂,产生大出血。
所以,弘历为此不禁捏拳锤掌,替高氏担忧起来。
可在这时,弘历就听见好几下的拍打声。
他知道,有刚出生的婴儿会因为气道未打开,而不会哭出声来,所以就需要有人将其倒立且拍打哭出声音来,而得以打开气道。
“不是已经哭了吗?”
弘历为此问了一句。
但这时,高氏身边的宋嬷嬷走了来:“奴婢恭喜四爷,贺喜四爷,格格为四爷诞下了龙凤胎,皇孙皇孙女皆无恙!”
弘历听后点头:“格格呢?”
“格格也没事,只是疲惫的很。”
宋嬷嬷回道。
弘历听后放下心来:“这就好!”
同时,弘历脚下没有停,已经来到了高氏身边,且免了高氏的礼。
高氏则眼困神乏地道:“奴婢让四爷担心了。”
“人平安就好。”
弘历笑着说了一句,就看向了嬷嬷们抱在自己面前的两婴儿。
一下子,弘历目光更加柔和起来,看向眼前的两婴儿。
“竟然是龙凤胎!小高,你可是给了我一份大礼啊!”
“相信汗阿玛和额涅、额娘也很高兴。”
弘历笑着说了起来,且让李玉立即派人进宫通禀。
而他私底下,一般会称格格高氏为小高。
现在,弘历亦是如此称她,且随后又温情款款的看着高氏,不禁又笑了笑,且主动伸手撩了撩高氏那湿漉漉的乌发。
高氏盈盈一笑后就闭了眼,但弘历没让她睡,只让她听自己说话。
弘历心中不仅仅欣喜高氏诞下了龙凤胎,让自己在又添一子之余,还添了一女,让他儿女双全,更欣喜的是,这一世的高氏没有像历史上一样一生无子女。
原因可能是,他这一世的科学生殖真的让本就易产子女的他,的确让女子受孕这事显得更容易。
没多久,雍正也知道了高氏生下龙凤胎的事。
这让雍正自然欣喜不已,而对苏培盛道:“很好,吩咐下去,按例赐赏!”
接着,雍正又不禁恰巧也在养心殿的老十三说道:“这个弘历,是真得上天眷顾,这么快就新添了一子一女,真是多子多福之人。”
“这说明大清也会多子多福。”
老十三跟着笑着回了一句,随后就喃喃自语说:“这下子,又有好酒可以喝了。”
“你身子不好,还是少喝点。”
雍正说了一句。
老十三道:“好!”
雍正接下来又让人找来了高斌的奏折,而在其奏折用朱批为其分享了这一条好消息。
高斌就是弘历身边格格高氏的父亲。
他现在是苏州织造。
而高斌能任苏州织造,则是因为他是雍正在潜邸时就投靠雍正的内务府包衣佐领,是雍正的铁杆心腹家奴。
要不然,雍正也不会把高斌的女儿高氏指给弘历为格格,目的就是示恩给高斌。
弘历又添一子且同时有一女的消息,很快也在京师不胫而走。
这在对子嗣兴旺与否与运道如何挂钩的当下,无疑会天下人都更加惊叹弘历的运势到底是有多好,也就不好怀疑弘历处理藩政的能力,认为其处理藩政的能力,只怕还得到了上天的认可。
但弘历又有子的事,却让弘皙心里很是不快,而因此愁眉不展的对王廷成道:“他弘历怎么就这么能生子,居然又添了子嗣!”
王廷成苦笑未言。
而弘皙却心情更加沉重。
被老十二看管的弘时,也在知道这事后,颇为无奈地惨笑了一下,而对履郡王道:
“十二叔,请替侄儿恭喜一下四阿哥吧,不,恭喜一下四爷!”
弘时说着就把双手枕在脑后,叹道:“终究还是他弘历有造化啊!”
而在弘历又有孩子降世的同时,科雷切夫也被押到了京师,接受理藩院会同三法司的联合审讯。
主管理藩院的弘历则在见到科雷切夫后,冷声问道:“科雷切夫,可想过自己有今日?”
“没想过!但我希望,你们清国人能好好想想,这样冒犯我们罗刹国会在将来有怎样的后果。”
“今日,我罗刹国是因为一些原因而不得不妥协让步,但这不代表将来还需要妥协让步,甚至可能因为现在的委屈而仇恨上贵国,而在将来贵国势衰时予以加倍的报复!”
会说汉话的科雷切夫说到这里,就冷笑起来:
“四阿哥,你若是真想你们大清长治久安,就应该懂得,其实一个国家,被杀多少子民不重要,重要的是,该不该被邻国仇恨。”
“所以,您如果真想两国真的一直和平,就该宽恕我,对我罗刹适当的让步!”
“用你们的话说,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因而,也请恕我直言,您对藩政的处理其实并不成熟,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因为不得不附和你们皇帝的意志才表现的这样愚蠢,还是真的年轻幼稚,但您为让蒙人百姓满意而制造仇恨,的确很没有智慧!”
“放肆!”
刑部左侍郎海寿不禁发怒,先喊了一声。
弘历瞅了他一眼,他才只得赔礼闭嘴。
而弘历也在这时对科雷切夫冷冷一笑:“要说制造仇恨,是你们先制造了仇恨,难道不是吗?”
“我们杀的是蒙人,制造的是跟蒙人之间的仇恨,与你们满人有什么关系?跟汉人就更加没有关系!”
科雷切夫突然大声回应起来,狰狞着脸。
“可笑!”
科雷切夫接着也冷笑了一下:“反而是你们杀我们罗刹人,只会让我们罗刹人更加同仇敌忾!会更加不惜一切代价让你们内乱,进而被我们一步步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