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公司的种苗订单 当陈家志听到这时,心跳不由加快,他看了旁边的彭谦一眼,彭谦倒没有多少触动。
“供制种类蔬菜…”
陈家志站在元谋县农场的土地上,嘴中还在呢喃。
今年30岁出头的仲家凯也在一旁,“对,我问过制种企业,他们有这方面的需求!”
陈家志问:“现在就有吗?”
仲家凯点头,但陈家志捕捉到他迟疑了一瞬,心中明白,制种苗订单暂时也只是拉拢他的一个说词。
然而,从长远来看,他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元谋不仅是冬早蔬菜大县,同时还是制种大县,现在可能以玉米和小麦为主。
但蔬菜制种潜力很高。
供制种类蔬菜育苗和供商品类蔬菜育苗,前者的潜力明显更甚,关键可以及时兑现。
陈家志问道:“仲书记,这边有哪些蔬菜制种呢?”
“番茄、茄子、黄瓜、洋葱、辣椒。”这下仲家凯回答得很果断,一下给出了5个品类。
陈家志点了点头,心中的天平有所倾向,但没有当场做决定。
回了县城宾馆后,又和彭谦、纪松、李明坤三人一起进行了讨论。
讨论的范围基本定在了能禹和元马的星火村。
这两地都各有优势。
但陈家志很看重星火村的科研和市场优势。
仲家凯是个有野心的人,筹资修建专家楼的事也告诉了陈家志。
不过不是向他要钱,而是展示村委在改善科研条件,他本人也很懂育种,村民也有制种经验。
这十分有利于当地持续吸引有南繁需求的育种家和种子企业。
而任何前来的科研单位和制种企业都是育苗场的潜在客户。
那未来元谋的蔬菜制种产业发展如何呢?
陈家志记得,很强,也是当地支柱性产业之一。
同时,也因为仲家凯是做育种出身的村干部,懂技术,长期担任种子基地的大管家,为科研人员服务,身上应当没有一般村干部吃拿卡要的陋习 李明坤也听了一路,说道:“能禹其实也挺好,种菜的农民多,感觉会更好卖一些。
而在星火村时,看到的更多是玉米制种,蔬菜较少,制种公司的种苗订单怕是不好拿。”
陈家志又问了彭谦和纪松,两人也拿不准主意,感觉两边都还可以。
他笑了笑,问道:“限制元谋蔬菜产业发展的是什么?”
“交通。”
“运输。”
“运力。”
三人不约而同给出了类似答案。
陈家志笑道:“如果产品是种子呢,这种运力限制还存在吗?”
他喝了口茶,在三人惊疑的目光中又说:“即使有,也很有限。
而蔬菜不同,运力限制了元谋蔬菜产业的扩张速度,再加上农民的意识不强,导致商品类蔬菜育苗短期内很难有大作为。
但制种类蔬菜育苗呢?
它的最终产品是种子,几乎没有运力限制,只要能吸引足够多的育种企业,制种类蔬菜育苗的市场是广阔的!”
“妙啊!”彭谦拍手称赞:“陈总,怪不得你年纪轻轻就能当老板,这番分析绝了!”
纪松和李明坤也被吸引了,想了想,李明坤又问:“星火村能吸引来更多的蔬菜制种企业吗?”
陈家志反问道:“仲家凯你们也都见过了,感觉怎么样?”
彭谦沉吟道:“育种其实很辛苦,就冲他筹资修建专家楼,我认为他就值得高看一眼,他本身也懂育种制种,结交了不少科研单位和企业。
更何况,星火村本身就属于中国种子公司元谋基地的一部分,现在国企改革导致管理不明朗,但这种混乱迟早会结束。
元谋天然温室的气候条件,也让国家在规划种子产业时绕不开这里。”
李明坤说:“如果还是以玉米制种居多呢?”
“不会。”陈家志说道:“元谋的玉米制种产业规模太小了,国家在整体布局时应该会考虑转移到其它地区。”
李明坤很诧异,这还分析起国家政策来了?
但见彭谦没有反驳,他也没再多说。
事实是,彭谦了解到一些风声,国家已经计划在推种子工程,他也在猜测陈家志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关系。
讨论过后,育苗场选址也就定了下来,元谋县农场。
不得不说,仲家凯找对了重点,也为育苗场提供了新的市场方向:为制种公司育苗。
同时长期对农户进行穴盘苗的推广。
短期内就能兑现的市场潜力甚至有让陈家志追加投资的冲动,不过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两百万已经够多了,不急于这一时。
有了结果后,陈家志也和马明进行了联系,告知了选择,并很快就开展了下一步工作。
最终在原县农场租下一块150余亩的地,用作育苗场和示范基地。
这可把仲家凯高兴坏了。
几乎对陈家志有求必应,需要集体用地用于建办公楼,仲家凯直接带着人去跑手续。
陈家志和彭谦等人都以为他会提‘专家楼’筹资的事,结果几天过去,愣是没听到过相关话题。
陈家志只好主动询问此事,并表示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听闻后,仲家凯却坚决拒绝。
“陈总,这怎么能行,你们才来,我就拿你钱,这影响太不好了。”
陈家志笑道:“这是我为国家种子产业发展的一片心意,钱也不多,两万块,以后育苗场也还要靠仲书记介绍各地的育种家和种子企业认识。”
说完,陈家志从包里拿出两万块钱的现金,直接塞到了仲家凯手上。
“这这实在是太难为情了。”
“仲书记,你就别推辞了,以后多给育苗场介绍几个客户就什么都回来了。”
“行,那我也不矫情了。”办公室里没其他人,仲家凯先是叫来村会计,把钱给了他,才又说:“再等十几二十天,应该就会有科研专家和种子公司的人来了,到时我肯定介绍你们认识。”
陈家志笑道:“哈哈,好,如果到时我还在元谋肯定要麻烦仲书记,这边的日常工作会由老李负责,专业上的事情则由彭老和纪松负责。”
仲家凯一口应下:“嗯,人我也都熟了,反正以后有什么事都尽管来找我。”
李明坤立马接着说:“现在还真有一事需要麻烦仲书记,育苗场和示范基地各需要一位懂技术的人才,还要劳烦仲书记推荐两个人。”
“你们呀,这不是麻烦我,是在给我送人情。”
仲家凯摇头笑了笑,拿出烟给两人发上,“要说懂技术的,我这里还真有人推荐。
以前县里有个单位县科委,给每个乡镇都配了有科技干事,也叫乡镇科技助理员,负责在农村对农科知识、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去年呢,随着党政机关精简机构,县乡科委也都要裁撤,各乡镇的科技干事也都在各自忙着找退路,但还有没有编制的乡镇科技助理员找不到退路,最终只能回家种田。
我们星火村就有一位这样的人才,从农中毕业后,又通过县科委的考试被聘为科技干事,干了8年时间。
种水稻、冬早蔬菜栽培、果树嫁接、科学养猪,可以说是样样都会,样样精通。
你们要有兴趣,我这就带你们去见见?”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岂有不见之理,很快,在仲家凯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山腰下。
仲家凯指着前面一栋土房子说道:“那就是王永祥的家了,这块水稻田也是他家的,长得不错吧,他那时天天在一个偏僻的穷村子推广‘双龙出海’水稻栽培技术,结果村民不理解,王永祥还因此背上了破坏生产的骂名,但最后采用‘双龙出海’栽培技术的300多亩水稻平均亩产超过了村里的最高记录,王永祥最后还上了县里的报纸 哦,还有那些柑橘树也都是他种的,还自己嫁接了蜜桔,每年也要卖一些钱。”
田野风光秀丽无双。
稻田、菜田、果树、鸡鸭,还有猪栏里隐约可见的几头大肥猪。
只看这家产,就知道王永祥种田确实很有一手。
“永祥,永祥!”
“谁呀?”
从水稻田的一角突然站起了一对古铜色肤色的男女。
王永祥比水稻高出不了多少,说着地道的土话,“仲书记啊,有啥事?”
仲家凯喊道:“快出来,给你介绍工作来了,外地老板投资的育苗场请你去当技术员。”
毕竟干了多年培训宣传工作,王永祥反应很快,他也知道村里拉来了投资。
不一会儿后,就把几人引进了家门,又叫老婆孩子去摘了成熟的蜜桔给几人解渴,随后才谈起了正事。
都不用过多介绍,只看王永祥家里农田的情况,就感觉仲家凯介绍的人靠谱。
招人的事很顺利。
元谋的工资水平远低于花城,陈家志给王永祥开的工资在当地很有竞争力。
王永祥答应的很干脆,也立马投入到了育苗场的建设中,同时还引荐了名原科委的乡镇科技助理加入。
一个粗糙的育苗场团队就这样慢慢成型。
期间,陈家志也和李秀、易定干、李才通过电话联系了几次后,菜场和档口得经营也很顺利。
据李秀说,最近行情好,八月份的利润不会比七月低,他也就不用急着回去。
元谋冬早蔬菜占全年蔬菜种植的八成以上,也就是说每年710月是元谋蔬菜用苗高峰期。
育苗场如果弄得快,说不定能赶上一趟末班车。
请: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