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第210章 废立之事

  赵云长枪凌厉,颇有一往无前的气势,没有花巧,但速度极快,直取中门。

  孙坚手里拿的是环首刀和手盾,这手盾其实就是大号钩镶,铁制的,像臂盾一样绑在前臂上,同时手里也有个把手。

  盾面和拳面都有尖刺,可以绞落对手的兵刃,这是武艺高强的刀盾手喜欢用的装备。

  不过,以短兵对长兵,天然就弱了一头,而且赵云长枪竟带出了刺耳风啸,孙坚不敢硬接,快速侧移避开了中路。

  两个蒙面兵士迎上来,试图阻拦赵云。

  这不是刺杀,而是军事突袭,孙坚的部队保持着五人一队的阵列,孙坚本人也和另外四人组成了一队,看起来配合相当默契。

  孙坚这一伍是传统的两刀盾两矛戟一弓,弓手在侧面,但没法对赵云射箭——孙坚侧移刚好挡住了弓手。

  这并不是意外…

  赵云一招刺罢脚下未停,长枪回环转身借力,单手扫出一个大圆,砸开刺来的长矛,顺势把另一个持戟的家伙逼退。

  枪杆刚回左手,看都没看,便再度向孙坚追刺而去,就像脑后长了眼睛一样。

  同时,赵云依然用孙坚挡着那已经拉满了弦的弓手。

  孙坚仍然没敢接赵云的快枪,再次向侧前方扑去,使了个虎跃翻滚地趟刀,试图切到赵云身侧砍其下盘。

  赵云枪长,且枪速奇快,孙坚不停留在赵云枪势正前方是正确的选择,也确实不应该招架——短兵在中距离招架长兵是没有还手之力的,后退躲避也只会被追击,只能向侧前方移动,贴近赵云,抢到其身边一步之内。

  这也使得外围的弓手仍然没法放箭,要不然很容易误伤孙坚。

  赵云显然知道孙坚只能有这个选择,头都没回,继续向前出枪,一枪戳倒刚才持矛攻击的蒙面卒,随后毫无征兆的一记回头望月。

  这枪速太快,以至于枪刃都没沾上太多血迹,如同一条银龙般直奔孙坚即将落地的位置而去。

  这一枪来得太突然,而且还预判了提前量——枪到孙坚面前时,孙坚刚好飞扑落地后翻滚了一圈,正待起身,立足未稳,根本无从躲避。

  孙坚亡魂大冒,拼命挥盾相格,枪盾交接火星直冒。

  也是孙坚运气不错,这勉强招架的一下虽然没能完全挡住赵云枪势,但使得原本冲着要害而来的枪尖稍微偏了偏,扎在盾侧,随后滑到左肩肩甲上。

  肩甲被这一枪直接撕裂,孙坚左臂肩头被刺出一道血槽。

  这一击之后,孙坚便彻底落了下风,赵云借枪势转身,开始粘着孙坚快速突刺。

  赵云这种打法是一人为伍的陷阵路数,和张飞倒是有点像。

  但与张飞不同的是,赵云依靠的不是绝对力量或猛烈的攻势,而是远超常人的预判能力。

  赵云每次出枪后,都能预先判断出对手的行动方式。

  或者说,他每次出枪,都是在逼迫对手只能有那么一两种应对方式,从而能一直不停的以攻代守,这是真的在用脑子格斗。

  这就使得赵云的速度看起来总是比其他人快两分——对手需要有一点反应的时间,而赵云却基本不需要反应时间,也就总是能抢到先机。

  原本被围攻的局面,现在倒是成了赵云一直盯着孙坚追击,无论赵云面向何方,实际上都是一直在追着孙坚打。

  而且赵云出手是没有花招的,每一枪都能致命。

  其它敌人要顾忌和援助孙坚,也就同样形成了以敌制敌的效果。

  这和关羽张飞不一样,关羽擅于正面破军一击制敌,张飞擅于寻敌之弱驱弱克强,而赵云则擅于预判先机在弱势中寻得先手——也正因为如此,赵云确实比张飞更适合做护卫长。

  不过,这种打法也是有限制的。

  由于赵云出手不会给人反应时间,身边的队友同样也来不及反应,因此赵云只能在身边没有友军时才能毫无顾忌,要不然容易相互阻碍甚至造成误伤。

  其实赵家的家传武学本身并不算稀奇,但也只有赵云练出了这种‘孤军作战时战力翻倍’的效果。

  眼下孙坚算是被赵云一个人包围了,手忙脚乱苦苦抵挡,已经无法指挥部队。

  许多敌人也围上去试图救援孙坚,但赵云虽身陷数十人包围,却依然能追着孙坚揍——被团团围住之后,没了对外围弓箭的担忧,赵云反而更猛了…

  赵云一个人将孙坚追得无暇指挥,这给刘备争取到了最重要的应对时间。

  其实这时间也只是十几秒而已,但足以让刘备组织身边的卫队。

  此时孙坚的手下也已经对刘备形成了半包围态势。

  卫队大多已经迎上敌人短兵相接,由于装备不全,一时间伤亡不小。

  毕竟只有赵云和祖茂这两个哨卫是全装,其他人原本都在吃饭,没穿甲,且身上只带了横刀。

  孙坚用刀盾没法对付赵云,卫队用横刀同样很难对付多兵种配合且甲胄齐全的敌人,而且外围还有弓手放箭。

  刘备没去冲杀,而是把桌案提起来挡箭往驿舍的马厩退去,一边退一边喊着:“祖茂,放马!”

  十几个近卫聚拢到了刘备身边,同样抬着桌案护住刘备向马群奔去。

  祖茂的位置离马厩最近,他本还在犹豫,但听刘备叫这一声之后,倒似乎不纠结了——刘备又没让他去砍孙坚,只是把马放出来而已。

  孙坚也听到了,一边抵挡着赵云的追击,一边喊着:“祖茂!可还视我为兄?”

  祖茂没回应,而是打开了马厩驱赶马儿。

  马群涌出,很多都往刘备身边跑,刘备并没有直接上马,而是让近卫们一同驱赶,将大多数马儿赶到战场中。

  上百匹马冲入战场,虽说乱糟糟的没人指挥,但也冲散了孙坚部队的战斗队形,而且卫队成员都是骑术精湛之人,见到马儿便飞身而上。

  由于是行军途中临时歇脚,驽马的马具并没有卸下来——战马压根就没上马鞍,行军时都是骑驽马的。

  双边马镫和高桥鞍在此时起了很大的作用,数十个卫队成员骑上了马。

  虽说是驽马,但只要是马,光靠其冲击力就能迫使敌人避让。

  而且,弟兄们的兵器都在马背上。

  有了马匹和长兵,卫队的实力可就不一样了,原本被压着打的卫队终于组织起了反击,敌人终于有了大量伤亡。

  同时,马匹也冲乱了赵云身边围着的敌人,赵云的节奏被打乱,便同样抓了匹驽马飞身而上,挥舞长枪继续冲杀。

  孙坚也总算因此得了喘息之机,有样学样,试图抓匹马用一用。

  但问题是,他抓到的是匹优质战马。

  那战马高大雄骏,是一等一的好马,只是没上马鞍。

  但赵云此时已经调转方向再次冲过来了,战场纷乱,也容不得孙坚再换一匹…

  裸马其实也能骑,孙坚抓着马鬃毛飞身而上,倒也确实骑了上去,随后从身旁小卒手里抽过一把长矛迎击赵云。

  很显然,刚才被压着打了那么久,孙坚多少有点不服气,觉着赵云是占了兵器长度的便宜…

  孙坚身手确实高强,以短兵面对赵云这么久却没被戳死,已经可以称为天下一流了,平时训练中连关羽张飞都不敢用短兵器和赵云对练。

  但孙坚显然不知道,骑着马的赵云才是完整形态…

  赵云驱马朝孙坚冲去,一路有不少人试图拦截,却被赵云一枪一个连续刺死十余人。

  随后两人骑马交错而过。

  但只此一个回合,孙坚便跌下马来。

  倒不是被捅死了,而是枪矛相交,巨大的力道直接将孙坚震落马下。

  赵云只是喜欢用脑子格斗而已,但并不代表他力气不大,孙坚骑着没马鞍的马和赵云对拼,落马是必然的。

  赵云急停回马又是一枪,刺倒了试图抢救孙坚的兵卒,驽马也因这记回马枪扬蹄而立,停在了孙坚身前。

  孙坚刚刚翻身坐起,赵云的长枪便已经指到了咽喉处:“全都住手!”

  孙坚身边的兵士急急停步,不敢上前。

  “真是好身手…”

  孙坚虽被赵云用枪抵着,但仍然真心实意夸赞了一句。

  “孙文台已被擒!尔等还不束手?!”

  赵云却是没回应,而是再次高呼。

  刘备已经和祖茂一同骑上了马,正在与敌人苦战,听赵云高喊已擒孙坚,赶紧让卫队一同高呼。

  此时,刘备的卫队已经死伤过半。

  这样的损失对刘备而言算不得胜利,这只是赵云单枪匹马建功而已。

  战场渐渐平静下来,但敌人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依然保持着合围的态势,只是没有再厮杀或放箭。

  孙坚手下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即便赵云的枪尖依然指着孙坚的咽喉,但孙坚没说投降,便没人束手,也没有解开包围。

  之前见到孙坚是在夜里,刘备没能仔细看。

  眼下隔得近了,孙坚的样子显得很好辨认。

  此人的眼睛有明显的凶相,眼神凌厉且眼白较宽,眉间眼骨突出,看起来很像虎目。

  这种特征就和刘备的大耳朵一样,只要认真看过,那就一定能记住。

  “孙文台,我自认没有与你结下如此仇怨,你也不至于有杀我之心,为何截杀我?”

  刘备带着卫队上前将孙坚围住,赵云腾出手来将孙坚身旁的人逼得退了几步。

  现在算是数百人围了刘备,而刘备围了孙坚。

  “孙某只是为了救祖茂…”

  孙坚肩头有伤,落马时大概也受了伤,坐在地上没动,任由刘备的卫队将其制住了。

  “茂无需人救,更无需杀人以救…”

  祖茂在旁边低声道。

  “祖茂,你弃我而去我不怪你…但你跟着刘使君,恐会丢掉性命的!”

  孙坚的音量突然提高了不少。

  刘备撇了撇嘴——孙坚显然是在说给其部下听…

  这是想让他的部下知道,不是他丢弃了祖茂,而是祖茂背弃了他…

  这手段可以理解,刘备也不在乎,刘备在乎的是,孙坚居然在被擒后还有心思搞人设弥补人心?

  “孙文台,眼下你的命在我手里…你竟还有心思考虑我袍泽之命?”

  刘备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刘使君,你的命同样在孙某手里…孙某不畏死,使君也不畏死乎?”

  孙坚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周围的人。

  实话说,刘备此时确实不敢杀孙坚,否则再被其部曲围攻,自家卫队里能活下来的可能只有赵云一人。

  “主君,孙郎…茂持孙郎为质,各自引军退去如何?”

  祖茂上前单膝跪地请求道。

  “…可以…不过我得先知道,是谁让你来的?”

  刘备点头,但依然在问孙坚。

  “孙某已经说了,是为祖茂而来…”

  孙坚依然不说,还闭上了眼:“祖茂,你若是恨我,不如现在便取我性命?”

  “怎么?孙文台,我本以为你是个豪杰,却没想到你竟敢做不敢当…”

  刘备心里已经明白这是个什么情况了,一边说话一边低下身,对孙坚耳语了一句:“有人监视你?不如你我并力杀之?”

  孙坚的部队里肯定有别的人,大概是孙坚的老板派来的监工,孙坚现在应该算是雇佣兵。

  孙坚当然不想死,他只是不愿当众透露指使者是谁——这意味着敌人多半还有大部队,刘备不能在这儿耗着。

  听了刘备耳语,孙坚睁开了眼,看着刘备犹豫了片刻,随后猛的看向刘备身后。

  刘备身后的一个蒙面人明显惊了一下:“孙文台,你不要妻儿性…”

  话还没说完,刘备转身便是一刀。

  那人脖子直接张得比嘴还大,血喷了刘备一脸。

  “现在能说了?何人让你来此?”

  刘备转身盯着孙坚:“给我个名字,你我便各自领军退去,这笔账我也不会算在你头上。”

  “陶丘洪。”

  孙坚随后挥手示意部下解除了包围:“孙某走投无路,需得靠他交连御史以免罪…此处不止某一军,荥阳还有数千兵马。某来此是为赶在你与部曲汇合前,取你节麾仪仗…”

  “取我仪仗?”

  刘备提着孙坚起身:“他要用我的旗号谋反?!”

  孙坚点头:“刘使君,贵部关张二位司马此刻刚入京畿…以你为名谋逆,无论是青州、冀州,亦或是雒阳…全都会信的。”

  这确实是实话了。

  关羽刚领军进了京畿地区…如果此时有人打出刘备的旗号和节麾造反,很多人都会信的,至少会半信半疑。

  同时,如果此时刘备被杀,关羽张飞多半会认为刘备是被朝廷所害,很有可能真的会举兵造反讨说法,那就会坐实陶丘洪等人的计谋…

  而陶丘洪,确实是会不择手段的害刘备的——陶丘洪是平原人,济南不少士人也被刘备坑成了太监,平原和济南目前都属于青州。(注:平原郡/国在汉代一直属青州,直到魏晋才归属冀州)

  现在刘备是青州刺史,陶丘洪当然不想让刘备活着去青州。

  陶丘洪确实控制着很多侍御史,孙坚之前的罪名不大,免罪之事,陶丘洪确实能办到。

  而且陶丘洪前不久刚被太尉府征辟为功曹掾,也就是太尉府二把手,征辟他的就是张温,但因张温落罪而去职。

  张温落罪,就是因为刘备孙坚袁术等人。

  孙坚解除了围攻,刘备也言而有信放走了孙坚。

  两边都有好几十人死伤,但最终各自收殓了部曲遗体,各走各路,谁也没提仇怨。

  刘备没将此事怪罪到孙坚头上,但也不打算让孙坚好过——刚到小平津,刘备便将此事通报给了何苗。

  之前白波军威胁雒阳,何苗的驻地迁到了小平津,而且这事本就归何苗这个河南尹管辖。

  不过,孙坚确实很鸡贼,就在刘备刚与关羽部队会合时,又再次见到了孙坚。

  孙坚也来了小平津,而且他也是来举告荥阳有人聚众谋反的,甚至就是当着刘备的面举告的。

  孙坚表示愿意当带路党,领朝廷大军平叛,并且乐意主动当先锋——既然孙坚要主动当先锋平叛,刘备要是一直揪着孙坚的罪过不放,那就属于不识大体了。

  有了前面刘备的通告,孙坚再来举告,这在何苗眼里倒是成了弃暗投明主动自首…

  何苗正缺人手,刘备要去青州,肯定不可能跟着何苗平乱,顶多顺路支援一下。

  而孙坚突然反正,还自愿承担最艰苦的任务,何苗当然颇为欣喜。

  至于孙坚身上那点罪名…在何苗眼里不值一提。

  即便是之前袭击了刘备,但只要能平叛,何苗仍然能帮孙坚重新洗白身份。

  不仅如此,三天后,袁术居然也跑来了——袁术得知了何苗向朝廷发去的急报,也是来平叛的。

  见到刘备在此,袁术还透露了个小道消息:“陶丘洪、许攸、王芬等人谋反之军可不止荥阳一处,此去青州需得小心些…”

  “公路兄如何得知的?他们邀你谋逆了?”

  刘备开玩笑的问了一句。

  “确实邀我了…他们打算废了当今天子,另立合肥侯…”

  袁术脸上有些怪异:“难道也邀你了?”

  “这倒没有,但他们试图抢我仪仗,想用我的名头谋反。”

  刘备叹气:“把事做得这么明显,这是生怕三族不死啊…”

  两人相视苦笑。

  其实不止他俩,曹操也是得了王芬邀请‘匡扶大业’的…

  请:m.llskw.org

大熊猫文学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